中国画色彩探研
发布时间:2017-10-15 13:31
本文关键词:中国画色彩探研
【摘要】: 作为中国优秀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画,经过了千年的发展变化,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模式和形式语言,尤其中国画色彩在色与墨的对峙中形成了鲜明的民族性特点。回顾近代中国百年历史,中华民族受尽列强的欺压,长期形成的民族自卑心很严重,认为西学比国学更科学。长期以来我们非常熟悉的是西方三原色原理,在美术界占统治地位的是西方色彩学,透视学和解剖学理论,而对我们中国传统的色彩学却知道的较少,甚至处于无知状态,竟然用科学与不科学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画色彩,认为中国画色彩弱。色彩既是民族绘画形式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又是创造新的艺术形式不可缺少的方面。面对这种局面,作为中国画的实践者,就有必要对中国画的色彩规律作出寻根溯源的探讨。本文从纵向中国画色彩发展历史中,屡清色彩发展脉络和色彩的形式语言。从横向色彩的本质中探析出影响色彩变化与发展的哲学因素与社会存在因素。并且在中外色彩的比较中,探求中国画色彩的发展趋势,为中国画色彩的守护和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国画色彩 民族性 科学 哲学 表象 本质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J21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英文摘要5-8
- 引言8-9
- 一、中国画色彩发展与演变概述9-13
- (一) 重色轻墨时代的色彩现象9-10
- (二) 重色重墨时代的色彩现象10-11
- (三) 重墨轻色时代的色彩现象11-13
- 二、中国画颜料13-16
- (一) 石色13-14
- (二) 水色14-16
- 三、中国画色彩形成与发展的原因16-23
- (一) 传统哲学观对色彩的影响16-18
- 1. 五行与五色16-17
- 2. 儒家思想与五色17
- 3. 道家思想与黑白17-18
- 4. 禅与黑白18
- (二) 社会存在对色彩的影响18-23
- 1. 政治、经济与色彩18-19
- 2. 绘画理论家的态度与色彩19-20
- 3. 绘画技法与色彩20-23
- 四、中国画色彩的发展取向23-27
- (一) 中西方色彩观的异同23-24
- (二) 中国画色彩的转型与多元化24-25
- (三) 中国画色彩的守护与发展25-27
- 结论27-28
- 参考文献28-30
- 后记30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加敏;;浅论中国画的色彩[J];青年文学家;2013年2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朱琳;任熊绘画语言的“融合性”形式特征[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小蕾;唐朝工笔人物画设色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3 于哲;中国画色彩现代性建构的问题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037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037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