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锺书与新批评
发布时间:2017-10-18 03:06
本文关键词:钱锺书与新批评
【摘要】: 钱锺书既有深厚的国学功底,又广泛吸收了西方思想文化成果,将二者融会贯通。他高度重视文学与文化研究中的语言维度,通过语言分析来把握文学本质,从汉语特性出发考察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以文学文本为关注中心、注重文学语言研究的新批评对钱锺书学术思想体系的建立起到了重要作用。 钱锺书从语言本质入手,揭示语言的文化属性及其对意义的建构;以言意关系为基本命题,探究主体之意的传达、接受与语言的关系。他对语言重新加以审视,并深入到言意关系问题,认为这种关系是人类文化面对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从语言入手,钱锺书不仅把文学看作一个系统,更注重把文学置于文化系统中加以考察,显示了广阔的文化眼光。 依据其语言观,,钱锺书深刻地阐述了语言对文学的规定性。他从语言角度切入文学研究,通过文学与非文学的比较探讨文学本质特征,肯定形式的价值,阐明文学是以语言营造的审美的艺术世界。 在对比喻、通感、悖论、反讽等语言现象和“象”的分析过程中,钱锺书的观点方法与新批评的语义学有相通之处。但他立足汉语特色,从语言多义性见出汉语与中国文化的内在关联。他以中国古典文学、文化为对象,结合古代文学思想,融入文化与心理因素,从而对新批评的理论作了重大发挥。这些探究表明,种种文学技巧手法其实是文学依据特定文化语境所采用的言说方式与表达策略,钱锺书由此实现了对语言的文化解释。 在文本解读过程中,钱锺书与新批评都十分注重语境的作用。钱锺书运用了循环阐释法,包容了新批评的细读与中国古代的训诂法,又讲究部分与整体的双向互动,应用现代阐释学理论,其文体策略表现为建构多重话语世界的“互文性”。新批评主要是把互文性作为一种解读方法,目的仍在寻求相对稳定的文本意义与结构;钱锺书对互文的运用则使多重话语对话,文本成为开放体。 d\硕士学位论文 WhV MSI义Sn正狠 一 最后,本文指出,钱锤书从事的其实是‘语言批评”,以语言为立足点,通 过语言分析把握文本的内在意义与外在指涉,在文化的大语境中对各种话语进 行解读。由于他领会了汉语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内在联系,站在融会中西的高度 来反思传统文化,因而钱锤书的思想不仅以文学为观照的中心,也涵盖了文化 领域;不仅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也是指向未来的。
【关键词】:钱锺书 新批评 语言批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I206.09
【目录】:
- 内容摘要3-5
- Abstract5-8
- 绪论8-10
- 1 语言研究的文化视野10-18
- 1.1 语言作为文化产物13-15
- 1.2 言意关系问题探讨15-18
- 2 文学特性的语言研究18-26
- 2.1 文学审美性的语言维度19-23
- 2.2 语言艺术特性分析23-26
- 3 文学语言的文化解释26-38
- 3.1 比喻29-33
- 3.2 通感33-34
- 3.3 正言若反34-36
- 3.4 语象36-38
- 4 循环阐释与多重话语构建38-48
- 4.1 循环阐释38-42
- 4.2 多重话语构建42-48
- 结语48-50
- 参考文献50-54
- 后记54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定家;以本文为中心的合理性及其局限——浅论英美新批评的形成、发展和影响[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黄平;;“文本”与“人”的歧途——“新批评”与八十年代“文学本体论”[J];当代文坛;2007年05期
3 郭艳娟;传统·个人·现代性——重新评价艾略特的《传统与个人才能》[J];当代外国文学;2001年04期
4 王连生;论反讽在中国近年小说中的呈现[J];当代作家评论;1993年03期
5 程亚林;布鲁克斯和“精制的瓮”及“硬汉”[J];读书;1994年12期
6 金德万;;原型批评——文化的积淀和神话的复兴[J];湖北社会科学;1987年06期
7 王岳川;文艺方法论与本体论研究在中国[J];广东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8 蓝仁哲;新批评[J];外国文学;2004年06期
9 刘川鄂;;新世纪文学批评的新策略——批评名家的理由[J];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10 孙成贵;夏莉;;《秋颂》中的张力——新批评观中好诗的质素[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本文编号:10525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052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