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国学根基,略参西法画艺——浅析关山月和傅抱石的绘画特点
本文关键词:立足国学根基,略参西法画艺——浅析关山月和傅抱石的绘画特点
【摘要】:在我国近现代美术史中,关山月与傅抱石是画坛上不可忽视的两位画家。从这两位画家的艺术实践经历和作品中,笔者感受到了他们力图创新的生活理想和为探求新的技法所付出的努力,感受到他们共同追求的"时代感"。他们在1959年为人民大会堂创作的《江山如此多娇》则是美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开拓了中国画的题材和意境。
【作者单位】: 南京艺术学院;
【分类号】:J205
【正文快照】: 近现代美术史上中国山水画的发展背景清末以来,中国文化与绘画面临着存亡绝续的危机。近现代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西画的观念、技法的大量输入,山水画的传统结构体系已经动摇。这种逐渐以西方的审美方式改造山水画,以西画为标准评判中国山水画这个成熟画种的文化冲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辅国;傅抱石与《长白飞瀑》[J];社会科学战线;1994年06期
2 辛小玲;;小议傅抱石的绘画理论与艺术实践[J];作家;2009年02期
3 孙国维;大画诞生记[J];记者观察;2004年06期
4 萧平;;待细把江山图画——江苏四老巨作赏[J];收藏家;1999年05期
5 ;关于“改造国画与国画家——傅抱石”部分的通信[J];画刊;2007年04期
6 闫立群;;笔墨淋漓 气韵生动——从馆藏傅抱石作品看其山水画的艺术成就[J];收藏界;2006年01期
7 陈渝;;“笔墨当随时代”——中国传统元素在海报设计中的时尚演绎[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08期
8 李西峰;;傅抱石山水画成因初探[J];丝绸之路;2010年12期
9 蔡友;;神飞扬兮思浩荡(下)——山水画欣赏[J];全国新书目;2009年21期
10 陈是吾;;主持人语[J];中国画画刊;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勇;;承袭的元素[A];“岁寒三友——诗意的设计”——两岸三地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文牧江;曾景祥;;湖南民间美术所面临的困境及应对措施初探[A];三湘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集(2004年卷)[C];2004年
3 李芹;;当代山水画现实主义创作的价值取向[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4 丁涛;;试论新金陵画派的现实主义精神[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5 陶明君;;江苏中国画创作现状与审美型态[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6 马鸿增;;关于《新金陵画派五十年》写作中的两个问题[A];城市文化与艺术审美[C];2008年
7 马鸿增;;现实主义精神与中国画的广阔前景[A];探寻美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2001—2006)纪念文集[C];2006年
8 马鸿增;;我对风格个性的几点看法[A];'2007中国画创作观摩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萧平;;谈中国画个性与风格的形成[A];'2007中国画创作观摩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芹;;从自然山水到胸中丘壑——20世纪山水画现实主义创作的审美取向[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孟凌云;省博傅抱石画展受欢迎[N];吉林日报;2008年
2 朱小钧;大师百年 其命唯新[N];中国文化报;2004年
3 叶宗镐;笔墨入禅 与佛结缘[N];中国商报;2007年
4 江洲;傅抱石“毛泽东诗意山水画”的历史意义[N];文艺报;2001年
5 高 鸿;“香山九老”怎变成“三老”[N];中国商报;2005年
6 傅二石;傅抱石《秋谷飞瀑图》[N];中国商报;2001年
7 惠子;拍场上的“龙头股”[N];中国商报;2001年
8 新华社记者 蔡玉高;傅画:专家教你鉴真伪[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9 梅墨生;傅抱石——发展中的笔墨[N];美术报;2004年
10 陆红梅;国画笔墨 异域风光[N];中国商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戈;踪迹大化·其命唯新[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2 龚文;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观念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3 潘缨;唐卡的审美意蕴和技法材料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詹凯;曲成而不遗[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5 姜美先;朝鲜后期画家赵熙龙绘画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
6 张平;书画装裱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7 段汉武;民国时期中国绘画史叙述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雷涛;石涛绘画美学思想中的士人精神[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9 蔡青;新中国“十七年”中国画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10 赵文江;中国山水画与日本风景画构图对比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博文;南京云锦织机设计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5年
2 李红霞;石何以美[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3 傅立宪;后现代主义:关于现代主义的“说谎者悖论”[D];南昌大学;2006年
4 孙丹昱;中日传统纹样民族性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陈政军;继承·借鉴·创新·专注[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6 金昌浩;论中国新写实主义油画[D];延边大学;2007年
7 许燕德;中国传统木版年画的意象性及其传承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8 张沪生;近代日本画的变迁对当代中国工笔重彩画发展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周来;现代纤维艺术初探[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10 包琳;包装设计中的以人为本[D];青岛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748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174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