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启蒙教育课程实施的回顾与展望
本文关键词:国学启蒙教育课程实施的回顾与展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何琼
(江苏省江阴市辅延中心小学,214400)
摘要:学校以“国学启蒙教育”为特色课程,开发国学经典诵读课程,让师生在国学启蒙教育过程中立君子品,做有民族根基的、知书达礼的辅延人。实施策略有:加大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力度,整合国学经典诵读实践的平台,提高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施的效益,促进国学经典诵读课程的实施,,开辟国学经典诵读的新途径。创新国学教育,信奉国学立品,催生学校特色,实现童蒙养正,应成为不懈追求。
关键词:国学 启蒙 意义 措施 总结
辅延中心小学是泰伯化育之邦、季子逊耕之地、春申旧封之所——古城江阴的一所百年老校。学校自2000年以来,开展了国学启蒙教育实验研究。2001年10月,校课题《新世纪国学启蒙教育实验研究》被确立为省“十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2002年6月,学校举办了“全国首届国学启蒙学术研讨会”暨课题研究开题活动。2003年11月,举办了面向全国的中期研究成果展示活动。2005年,出版了校本教材《传诵经典》和《品味经典》等。2006年12月,学校举办了结题现场会,课题圆满结题。2011年5月,学校举办了江苏省首届“小古文”教学研讨活动。2012年,出版了《涵泳经典》校本教材6册。
何谓国学?广义上说,即指我国传统学术文化。国学启蒙教育实验研究既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更是深化新课改的需要。我校的国学启蒙,是指对学生进行国学的初步发蒙,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国学方面的入门知识和修养,以促进他们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同时明确了“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我校即以“国学启蒙教育”为特色课程,开发国学经典诵读课程,让师生在国学启蒙教育的过程中立君子品,做有民族根基的、知书达礼的辅延人。
一、意义:国学启蒙,穿越时空的教育追寻
经过历史长河的千淘万漉,国学中的精粹,仍以孔子的感慨、庄子的歌唱,浸润于万古传世的经典名篇中,从远古奔向未来,从洪荒奔向文明,启蒙着人类的思想,熔铸了民族的精神。捧读国学经典,相会历代圣贤,是对文化的传递,是对教育的追寻。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的一些诺贝尔奖得主在法国巴黎集会,发表共同宣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儿去寻找智慧。”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也说:“要让孩子们汲取传统文化的滋养,集成我们民族的优秀品格。”因此,国学启蒙教育既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是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即是我校经典诵读特色课程建设的宗旨与目标。
二、措施:童蒙养正,感受智慧的文化滋养
无论是《论语》、《老子》,还是唐诗宋词,都是历史的凝固,也是现实的观照;是文人的妙笔,古圣先贤的沉思,更是对真善美的渴望和追寻。童蒙养正,在经典诵读中,我们让学生感受圣贤的智慧,培养他们端正的品性和行为。
我校国学经典诵读教育课程实施的主要策略如下:
(一)充实教师文化底蕴,加大课程开发与建设的力度
第一,组织教师学习国学启蒙教育实施理念,了解在世界文化多样化、经济全球化越来越明显的形势下,传统文化教育的地位与形势、价值与作用;组织教师参与《诵读千古美文,提升人文修养》的主题演讲,鼓励教师投入到校科研课题《新世纪国学启蒙教育实验研究》的开发与建设中来。
第二,学校邀请专家来校作讲座,如台湾学者王财贵、北京学者郭齐家等,并购买《中华文化导读》丛书、《论语别裁》等分发给教师,以自学和集中辅导的方式,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促使教师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此外,邀请古诗文教育专家、特级教师来校上示范课,增强教师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信心与能力。
第三,组织教师大胆实验,认真填写《国学启蒙诵读实施手册》,不断反思,不断探索,总结经验,积累教法。学校还每年举办国学启蒙教育年会,让教师共同分享、学习国学启蒙教育教学的经验,全面充实教师的国学底蕴。
(二)开发诵读课程教材,整合国学经典诵读实践的平台
国学经典诵读,读什么?
中华文化,浩浩汤汤,五千年流传下来的国学经典浩如烟海,小学生读什么最好?最初,我校使用的是台湾教材《中华文化导读》,但发现有的篇目容量太大,晦涩难懂;而市教委等下发的《古诗文诵读》内容又太单调,容量也不够。教师一边学习研究,一边探索实践,以目标性、适宜性、系统性、趣味性为教材开发的原则,编写了以启蒙为本位,以开启智慧、培育新世纪人才为目标的特色系列教材。我们的系列教材有如下特点:
1.全面整合资源。
学校教育环境下的国学启蒙并非是对国学的学术研究,而是让学生感受我国真实的、多元的传统文化。因此,我们拓宽教材的范围,选用的内容既有《三字经》、《弟子规》、《笠翁对韵》等韵文,也有来自《论语》、《孟子》、《大学》以及其他诸子作品的节选,还有唐诗宋词、江阴地方文化以及当今学者所编的《中华成语千句文》等。
2.合理诠释价值。
传统文化的价值更多体现在“仁、礼、德、信、伦”等方面,选编教材内容时,我们一方面考虑其在现代生活中的理解,如“仁”是行为规范的核心,“礼”是行为规范的外壳,“德”是自我修养的规范,“信”是社会交往的规范,“伦”是家庭伦理的规范;另一方面,也剔除掉那些与现代生活及价值观不相符合的内容。
3.拓展教育时空。
在教材编写时,我们不仅注重了图文并茂,而且每一课都安排了几个栏目,如:经典驿站、助读园地、故事长廊、活动天地,把经典
和学科实践活动、课外阅读活动、生活实际等联系起来,实现了让教材融科学性、知识性、实践性为一体的目标。
(三)探索诵读教学模式,提高国学经典诵读课程实施的效益
国学经典诵读,怎么读?
学者王财贵提倡的诵读教学方法是“拿起来,跟我读”,提倡学生“不求甚解”。但我们认为,用这样单调的方式,难以维持小学生诵读的兴趣和热情,也不符合教育学、心理学所倡导的规律。在儿童成长的关键期,我们的国学经典诵读教学注重了以下几点:
1.课内诵读方面。
(1)形式多样,激发兴趣。我们针对不同
年龄、不同教材,采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诵读:有学生自读、教师范读,有小组轮读、赛读,有配上各种节奏、各种游戏,甚至用歌曲的旋律唱读等等——使学生始终保持着浓厚的诵读兴趣,让他们在快快乐乐中诵读,在轻轻松松中积累。
(2)文道结合,理趣相融。以诵读为主,以理解为辅,重在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针对部分内容,教师也作必要的讲解和翻译,让学生初步理解经典文句所蕴含的道理。教师还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通过播放古典音乐烘托课堂气氛,通过展示故事片段加深内容理解,注重了思想性和趣味性的融合。
(3)触类旁通,学以致用。教师不光带领学生背熟经典,还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其他学科内容,适当理解并尝试应用经典中的一些句子,初步做到读书立品,学以致用。
2.课外诵读方面。
(1)遵循遗忘规律,确保及时复习。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发现的记忆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规律先快后慢。这就要求学生对诵读内容一定要做到及时复习,保证教学效率。
(2)合理安排时间,减轻学生负担。我们安排了每日三诵:早晨诵读,课前诵读,放学路上诵读。有的班级还把经典诵读作为集合的一种信号。这样见缝插针的诵读,让学生背得轻松、乐趣无穷,同时还养成了珍惜时间、自觉诵读的好习惯。
(四)营造环境氛围,促进国学经典诵读课程的实施
1.环境布置凸显特色。
辅延的长廊,廊廊有特色。汉字文化廊、民间艺术廊、格言警句廊、名人图像故事廊、自然科技廊等,图文并茂,引人入胜,寓教于乐,启人深思。
2.广播宣传营造氛围。
我校每天中午及放学时间,校园广播都会播出“古诗新唱”、“名家朗诵”等节目,进一步让学生受到经典诵读的熏陶感染。
3.举办活动搭建平台。
学校还搭建了各类活动平台,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学经典、用经典,不断提升文化素养与道德素养。例如,举办“国学启蒙小论坛”活动、“经典短信编写”活动;学校大队部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组织学生读《弟子规》精选,开展“读经典,省自身,改陋习”活动,并评出学校的“礼仪之星”,等等。
4.集体汇演展示成果。
学校每年都会组织国学经典诵读成果汇报活动,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国学经典诵读节目的展示。如,各班集体诵读;个别学生点击背诵;经典创编表演,把诵读内容编成各种各样的游戏、舞蹈、相声、剧本等进行活动表演;“相约星期一国旗下”诵读等。由每个班轮流展示近期诵读成果,每一次展示都让人耳目一新。
(五)与现代时尚相结合,开辟国学经典诵读的新途径
我校的国学启蒙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为了把国学经典与现代时尚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2009年圣诞节,学校邀请全国新经典课题组的专家、领导指点国学经典诵读的新路径。在他们的指引下,学校开发了以下“经典时尚”研究项目:
1.经典时尚短信研究项目。
这一研究项目旨在让学生学习经典,品味经典,运用经典,创编并传播文明高雅的短信,
以丰富生活,传播文化。2010年“三八妇女节”举行经典时尚短信首发活动后,围绕清明等传统节日,以及植树、节水等环保主题,开展了经典短信创编发送活动,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10年6月,“辅延经典时尚短信研究院”由江苏省少年儿童研究会少先队文化事业专业委员会正式挂牌成立。到2011年11月2日,辅延经典短信研究院共创编9800多条短信,通过辅延志愿者博客、家长网上学校专题链接,对外传播960条,家长志愿者手机发送2600多条,校信通共计发送832000多条。经典时尚短信,赋予了经典新的生命,闪烁着孩子智慧的光芒。
2.经典与儿童剧创作研究项目。
我们把国学经典的内容创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儿童剧,在舞台上表演,让学生感受经典的鲜活魅力。例如,我们把描写儿童的九首古诗,以鲜活一天的活动为线索,排成了一个融朗诵、音乐、舞蹈、歌唱为一体的节目,在无锡市中华经典诗文朗诵比赛中表演,获得了特等奖,并在颁奖典礼上再次演出。又如,我们把孔子周游列国时发生的故事编成了剧本,以说书的方式开头,融话剧、歌舞、音乐为一体,塑造了孔子作为万世师表的高尚而又平实的美好形象。
3.经典主题阅读研究项目。
这是我们准备开辟的综合实践可复制课程研究项目,主要研究方式是:每个学期围绕一个国学经典主题,搜集各方面相关的阅读资料,展开阅读活动。有植物专题研究,如“柳”文化主题阅读、“荷”文化主题阅读等;有动物专题研究,如“蝶”文化主题阅读;有自然风物专题研究,如“水”主题阅读、“山”主题阅读、“月”主题阅读等;有节日文化专题研究,如“清明节”主题阅读、“端午节”主题阅读等;有历史人物专题研究,如辛弃疾主题阅读、陶渊明主题阅读等,旨在让学生在主题阅读中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了解历史人物的民族精神。
4.经典与学生写作研究项目。
如学生儿童诗歌创作、古体诗创作、文言文习作研究等。学校已建成延陵国学启蒙网站,邀请古典诗词专家评点、修改学生的作品,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也提高了学生的创作水平。2011年,我校该网站荣获全国第五届软件制作一等奖。
三、总结:传世经典,古今对话的千年弦歌
传世经典,在千年的岁月中长歌浩叹,既有欢歌,也有呐喊。昨天是今天的历史,今天是明天的历史,在历史的文化中漫步采撷,传统便在这里升华,文化便由此更生。
如今,辅延国学启蒙教育历经十余年,国学立品,践行经典,学生在国学启蒙教育中提升素养,修炼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读一些经典,加强积累。经典古籍,皆为千古名篇,是体现中华语言的瑰宝。诵读经典有利于学生对成语、典故、唐诗宋词名句的积累,也符合当今语文课程改革中关于积累的指导要求。
第二,懂一些道理,培养习惯。文以载道,文道结合。学生先通过对经典的积累,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体悟涵泳。通过经典诵读,学生在学习、生活、待人处事等方面逐渐明晓事理,培养了良好的习惯。
第三,养一份静定,优化心理。静定是学生学习品质中一项可贵的品质。这份“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静定,通过历代圣贤的谆谆教诲,通过极富审美情趣的唐诗宋词,传递给学生,成为学生精神生命的一部分。
第四,悟一些文化,熏染品性。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历经千年流传至今的国学经典作品,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浓缩。直面经典,捧读欣赏,才能从其简洁、精确、优美而富有哲思的行文中,了解文化,修身养性。
第五,练一份童子功,增强语感和记忆。学生在诵读中获得了语感,提高了汉语言文字素养,还增强了记忆力。事实表明,读过经典的学生在初中学习语文,尤其是背诵古文比其他学生明显轻松。
国学启蒙教育提升了办学品位,丰厚了学校内涵,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学校被评为“全世界国学经典诵读示范学校”、“无锡市首批经典诵读示范学校”、“无锡市十五科研先进学校”、“江阴市首批十佳书香校园学校”。省内外多家媒体、学校,慕名前来采访学习。除国学经典诵读课程之外,武术、棋类、形体等课程的实施也已形成规模,屡获各类嘉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国学启蒙教育课程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作长期艰苦的努力和探索,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国学素养,让教师用国学底蕴去开启学生的智慧。学校将在国学启蒙教育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一是整体构建学校文化。
国学教育不是一个单纯的、局部的教育工作,应把它视作一种学校文化来营造。学校文化建设,人,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国学教育,更是应该关注到教师的培养引导。因为真正的国学教育不仅需要“以文化人”,更需要“正己化人”。
二是创设多样化的课程载体。
课程改革,整合是其主要的思想。要善于将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凡有利于学生素养提升的资源,都可以成为教师课堂教学的信息,国学教育也不能例外。我们应将国学教育的内容与当前的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中,凸显国学教育的内容,唯有如此,国学教育才能与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三是抛却“重形轻质”的功利思想。
在重视国学教育的价值取向,将它看成是拯救中国文化的工程来抓的同时,还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国学教育既不是“洪水猛兽”,也不是“灵丹妙药”,如果纳入科学健康的轨道,就能内化为综合素质;如果“重形轻质”,那将得不偿失。因此,国学教育的生态建设至关重要。
创新国学教育,信奉国学立品,催生学校特色,实现童蒙养正,将是我们的不懈追求。
本文地址: 转载请注明。
相关阅读:
上一篇:悦纳教育哲学视域下的活动方法指导——以综合
下一篇:以历史为支撑,植下一颗“中国心”——结合《
本文关键词: 国学 启蒙教育 实施 课程
本文关键词:国学启蒙教育课程实施的回顾与展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77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17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