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新与复古的变奏——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特点研究
本文关键词:求新与复古的变奏——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特点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自我意识 社会角色 行为动机 行为方向 教育思想
【摘要】: 心理史学趋向的教育史研究,在20世纪末初露端倪。因为出现时间比较晚,因此在以往的研究中,存在着概念界定模糊,研究范畴笼统,研究方法不当等问题。本研究试图运用以社会心理学概念和范畴为基础的心理史学研究范式,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三位教育家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特点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试图通过对三位教育家社会心理和行为特点的分析和探讨,能对当今中国教育和教育者,提供一些新的借鉴和启迪。 本研究在交代相关理论和研究思路的基础上,具体探讨了康有为、梁启超和严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所形成的自我意识、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不同,以及对行为动机和行为方向所产生的影响;分析了他们走上“教育救国”的社会心理基础以及他们的教育思想和具体教育实践的社会心理动机。通过具体分析得出结论:第一,从学源结构来看,他们都有着深厚的国学功底,都倡导西学,但其西学功底以及对西方的认识途径是不同的;第二,从思想道路来看,他们都经历了从维新到复古的转变,思想最终回归传统,但具体的思想之路又有所不同;第三,从教育思想来看,由于三者自我意识的差异,他们又各自具有自己独特的教育主张和具体行为方向。另外,通过对三位教育家的具体分析,本研究还就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独特性,以及三位教育家对当代教育者的启示进行了讨论。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256.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罗生;;从离异到回归——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轨迹[J];北京社会科学;1989年02期
2 周兵;心理与心态──论西方心理历史学两大主要流派[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3 杜环欢,甘杰;“维新领袖”与“封建教主”——康有为身份的两重性论析[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4 陶家俊;身份认同导论[J];外国文学;2004年02期
5 李波波;社会角色理论及其应用[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1995年02期
6 杨发祥;林晓兰;;社会转型与知识分子心态——对王国维自沉的一种社会学解读[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7 杜成宪,章小谦;关于教育史学评论的理论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1期
8 朱玉萍;张丽;;康有为女子教育思想述评[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8年S1期
9 周洪宇;;教育史研究改革管抒[J];教育评论;1991年02期
10 孙喜连,经柏龙;梁启超教育思想浅析[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静;;教育史学的想象力——后现代史学观与教育史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教育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胡志坚;[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邓友超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N];中国教育报;2007年
3 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周洪宇邋华中师范大学考试研究院副教授 但昭彬 长江大学副教授 陈竞蓉 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专业博士生 李高峰;[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本报通讯员 杨旎 潘聪平 本报记者 郭扶庚 吕型伟 蔡磊x";[N];光明日报;2007年
5 储朝晖;[N];光明日报;2009年
6 任松筠;[N];新华日报;2007年
7 王长乐;[N];科学时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长全;论晚清知识分子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心态历程[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2431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2431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