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理论视角下的《论语》话语分析
发布时间:2018-01-16 19:44
本文关键词:评价理论视角下的《论语》话语分析 出处:《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位列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他深邃的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是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论语》一书是孔子思想的载体和集中体现。国学大师南怀瑾曾说过:“孔子学说与《论语》本书的价值,无论在任何时代、任何地区,对它的原文本意,只要不故加曲解,始终具有不可毁的不朽价值,后起之秀,如笃学之、慎思之、明辨之,融会有得而见之于行事之间,必可得到自证。”自《论语》编纂成书两千多年来,历代学者从文本考证、文字训诂、思想内涵等方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信息的工具,语篇是承载思想的有机整体。外语界对《论语》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译研究(《论语》译本与译者的研究和对比)。目前从话语分析的角度去探讨《论语》的还不多。 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新发展,它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在对人际意义研究中发展起来的新词汇语法框架,关注的语篇中可以协商的态度和评价,为我们阐释语篇的人际意义提供了一个新的框架。《论语》中充满了孔子及其弟子对为人、为学、为政等方面的态度和评价,里面充满了人际意义的表达。因此评价理论,这一正在发展中的人际功能理论,成为解读《论语》中评价意义的理想框架;而《论语》,这一评价理论还未曾过多涉猎的语篇,成为体现该理论阐释力的新语料。 本论文从《论语》中按奇偶抽样,选取了十篇作为语料,运用标注工具Annotool对语料进行了赋码,然后运用检索工具Antconc对评价资源的分布特征做了细致的定量和定性分析。基于此分析,我们发现《论语》中所体现的态度以积极为主,这种积极的态度更容易缩小与读者的人际距离。通过情感、判断、鉴赏等评价手段,尤其是判断手段的大量运用,孔子及其弟子在《论语》中构建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意识形态,并以此为基础组织形成一个新的拥有共同价值观的共同体。为了能够将更多的读者团结到这一积极的共同体中,《论语》借助于介入和级差资源,首先将自己的主张置于多声背景下,通过压缩性对话资源,压制或排除其他的声音,使自己的主张更加可靠,更具说服力。另外通过扩张性对话,承认其他观点的存在,使自己的姿态更加开放,邀请更多的读者参与到对话中,借机说服更多的读者同自己结盟。级差资源中强势和明显聚焦的运用有效地放大了孔子的声音,姿态更加清晰,并处于强势地位,因此更具说服力,从而团结更多的读者。 本研究尝试运用评价理论探讨《论语》中的评价意义,为《论语》的研究和解读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推动外语界《论语》研究的发展。同时也进一步验证了评价理论的实用性和阐释力,拓宽其应用范围,对评价理论在古汉语中应用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Abstract]:Confucius is a great thinker and educator in ancient China . His profound thought has exerte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Chinese culture , and it is a valuable spiritual wealth for all mankind . The evaluation theory is a new development of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 It is a new framework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ystemat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in interpersonal meaning research . It provides a new framework for the interpersonal meaning of discourse . Based on this analysis , we find out the existence of other points of view by means of compression dialogue resources , then press or exclude other voices , so as to make their opinions more reliable and more persuasive . In addition , through expansive dialogue , more readers are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dialogue , so as to persuade more readers to play with themselves . This paper attempts to use the evaluation theory to explore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evaluation in the discourse analysis , and to provide a new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for the research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discourse theory ,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search of the foreign language community . At the same time , the practicability and the explanation force of the evaluation theory are further verified , and the application scope is widened , and some useful revelations are provided to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valuation theory in ancient Chinese .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H315.9
【引证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王爽;评价理论视角下英文求职信的态度资源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志明;《论语集注》与《论语集解》训诂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3 邹文君;2010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的评估语言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郎淑文;《论语》英译中人际意义的建构:评价之态度系统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5 张帆;奥巴马首次访华演讲的评价性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卫奎萍;评价理论视角下《红字》中的人物塑造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4345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434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