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马一浮与章太炎的国学观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2-17 04:59

  本文关键词: 马一浮 章太炎 国学观 出处:《中国哲学史》2011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马一浮和章太炎是近现代著名的国学大师。二人的国学观各有特色,在国学的性质层面,马一浮认为国学是经学,而章太炎视之为史学;在国学的研究方法上,马一浮采取的是宋学的义理取径,而章太炎更倾向汉学的"征信"精神;在国学的立场上,马一浮主张"儒佛互摄"而以儒为宗,章太炎肯定"佛儒相资",徘徊于真俗之际,却以佛法为高;在国学的价值判断上,马一浮主张日新,从六艺的超越性层面肯定自由、平等和真善美等时代价值,而章太炎提倡存古,更多地展现了为故国保存文化典籍、延续历史记忆的民族情怀。
[Abstract]:Ma Yifu and Zhang Taiyan are famous masters of Chinese culture in modern and modern times. Their views on Chinese culture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In terms of the nature of Chinese culture, Ma Yifu thinks that the study of Chinese classics is a study of classics, while Zhang Taiyan regards it as a study of history; and on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Chinese culture, Ma Yi-fu adopted the path of righteousness in Song Dynasty, while Zhang Taiyan was more inclined to the spirit of "seeking credit" in Sinology. In the position of the Chinese studies, Ma Yifu advocated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mutual photography" and Confucianism as the sect. Zhang Taiyan affirmed that "Buddhism and Confucianism" were "funded" and hovered at the time of truth and vulgarity. However, in the value judgment of Buddhism and Dharma, Ma Yi-fu advocated a new era and affirmed the values of freedom, equality,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from the transcendent level of the six arts, while Zhang Taiyan advocated the preservation of ancient times and showed more of the preservation of cultural classics for his country. National feelings that perpetuate historical memory.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哲学系;
【分类号】:K09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龚鹏程;;章马合论——章太炎、马一浮两先生所论国学之比较[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刘梦溪;“花开正满枝”——马一浮的佛禅境界和方外诸友[J];文艺研究;2005年07期

3 郑大华;;马一浮新儒学思想研探[J];中国文化研究;2006年04期

4 许总;;“国学”的定位与文化选择的“度”[J];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希希;;浅析胡适的实用主义思想[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01期

2 赵建永;;汤用彤留学汉姆林大学时期哲学文集发微[J];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6年03期

3 孙翔;;胡适视域中的儒教[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年06期

4 张光君;;“三常”法治观的刑法哲学之维[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3期

5 许章润;;立国语境下的政治建设——张佛泉先生建政与立国学思发凡[J];法学;2012年01期

6 卢毅;;章门弟子与五四思想革命[J];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7 田彤;;复返先秦:章氏国学讲习会[J];广东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8 孔兆政;;格义与反向格义:近代中国对康德哲学诠释的文化分析[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王晓卫;论佛教对北朝儒学的影响[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10 马鹏翔;;《新原道》的判教思想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佟大群;清代文献辨伪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杜运辉;张岱年人生哲学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刘海静;20世纪前半期的清学史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4 袁立莉;“东方文化派”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5 韩志伟;实践与辩证法——从对象性思维方式到实践性思维方式[D];吉林大学;2004年

6 江心力;二十世纪前期的荀学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7 王怡心;从道德自我到心灵境界——唐君毅形上学研究[D];北京大学;2004年

8 胡文生;学术·体制·人[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9 周霞;中国近代佛教史学探研(1900—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吴忠良;南高史地学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楠;贺麟文化哲学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韩毅勇;蔡尚思学术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晓波;二程之学在近现代中国[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春燕;贺麟的体用观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袁建军;20世纪新儒家的音乐观[D];西安音乐学院;2011年

6 韩伟;新心学的文化体用之辩[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薛君;梁漱溟生命哲学思想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8 何可可;论贺麟的文化哲学思想[D];中南大学;2010年

9 傅,

本文编号:15172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5172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3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