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清华大学国学院与当代高校文学教育

发布时间:2018-03-16 18:00

  本文选题:清华大学国学院 切入点:文学教育 出处:《教育评论》2008年01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认为,清华大学国学院的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与传统的儒学教育大相径庭。所倡导的国学教育并非是对传统儒学的重复,而是立足于本土文化,以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在教学理念和实践上,开拓了中西文化交流的新途径,也创造了一种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模式。
[Abstract]: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purpose and training goal of the National College of Tsinghua University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education.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 education advocated by the university is not a repetition of the traditional Confucianism, but based on the local culture. In teaching concept and practice, it has opened up a new way of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and has also created a mode of combining academic research with talent training.
【作者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2005年教改项目《高校古代文学教改检讨》的附属性成果
【分类号】:I0-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贺志朴,霍艳霞;论中国近代艺术教育思想的逻辑发展[J];保定师专学报;1999年03期

2 郑国岱;王国维小说创作理论述评[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俞晓霞;;交融与超越:论王国维对德国美学美育思想的“中国式”改造[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李铎;论王国维的“隔”与“不隔”[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5 胡有清;夹缝中生存的现代文论支脉[J];江苏社会科学;1998年03期

6 张斌贤,王晨;大学“理念”考辨——兼论大学“理想”与大学“观念”[J];江苏高教;2005年02期

7 赵利栋;传统宇宙观的崩溃与王国维早年的思想危机[J];孔子研究;2002年04期

8 王娟娟;再论美国第一次退还部分庚款的决策过程[J];历史教学;2004年02期

9 秦维宪;;短暂的辉煌——纪念清华国学研究院成立八十周年[J];历史教学问题;2005年06期

10 王海涛;刘熙载与王国维美学方法论比较[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卫星;明清学校英语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杨平;康德与中国现代美学思想[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李丽;《人间词话》辨[D];暨南大学;2003年

4 钟以俊;美学视野中的学校教育及其变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5 张雪蓉;以美国模式为趋向:中国大学变革研究(1915—1927)[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邓小林;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教师聘任之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张克;颓败线的颤动[D];武汉大学;2005年

8 赵新林;Image与“象”——中西诗学象论探源[D];四川大学;2005年

9 王向民;民国政治与民国政治学[D];复旦大学;2005年

10 易彬;论穆旦诗歌艺术精神与中国新诗的历史建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学鲁;我国高校传统校区的建筑及其外环境更新[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1年

2 王海涛;从刘熙载到王国维——兼论中国传统美学的近代转型[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3 刘凌;王国维的“境界”理论[D];西北大学;2002年

4 傅琼;论美国介入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历程及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03年

5 冯柯;“空则有,有则空”[D];河南大学;2004年

6 邹启峰;尼采与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美学[D];安徽大学;2004年

7 杜安;王国维、朱光潜悲剧理论之审辨[D];贵州师范大学;2004年

8 黄丹;王国维美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于慧;中日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10 沈萍霞;清末民初的留美教育与中国教育近代化[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坤;;西方思维与文学教育的理论基点批判[J];学术研究;2011年05期

2 葛红兵;许道军;;中国创意写作学学科建构论纲[J];探索与争鸣;2011年06期

3 张大为;;走向理论的深处——关于“元文论”的若干问题[J];文艺评论;2011年05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葛红兵;;中国文学教育亟待改革[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3期(总第197期)[C];2010年

2 赵牧;;文学教育:关乎我们的未来?[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3期(总第197期)[C];2010年

3 金星;;文学教育路正长[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年第3期(总第197期)[C];2010年

4 朱水涌;;我们需要文学教育[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1年第2期(总第201期)[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铁舞;创意写作可以利用文学,但≠文学教育全部[N];文学报;2010年

2 赵牧;文学教育:关乎我们的未来?[N];文学报;2010年

3 赖大仁;当今何以还需要文学教育[N];文艺报;2011年

4 谭旭东;文学教育是文化发展的重要环节[N];文艺报;2011年

5 丁国旗;回归作为艺术教育的文学教育[N];文艺报;2011年

6 古风 贺巧梅;从“利用文学”到“不教为教”[N];文艺报;2011年

7 赵俊贤;期待文学教育不断优化[N];文艺报;2011年

8 葛永海;“文学教育”的总结与反思[N];文艺报;2011年

9 颜敏;语言与思想之于文学教育[N];文艺报;2011年

10 本版编辑邋姚文放 佴荣本 古风 苏保华;文学教育与文学的社会功能和现实价值[N];文艺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秦春;中国文学教育历史轨迹及价值反思[D];苏州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蓝世梅;文学解读理论与文学价值初探[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钱林晓;对大学非文学专业的文学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621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621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b5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