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学是一门国学——中山大学民俗学会的工作计划与早期民俗学者对学科的认识
本文选题: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 + 顾颉刚 ; 参考:《民俗研究》2017年02期
【摘要】:对于一个新兴的学科来说,初始的学术取向往往决定着学科的未来走向,初始的研究成绩则影响着学科的基础范式。从中国现代民俗学早期发展时期中山大学民俗学会的四份工作计划可以看出,不同民俗学倡导者对于民俗学的理解以及工作计划相去甚远。以何思敬为代表的西学主张和以杨成志为代表的人类学取向最后都没能成为中国现代民俗学的道路选择,究其最重要的原因,是因其实践成绩和原创精神的不足。何思敬只有学术主张,没有实际成绩,因而也就没有可供后人仿照的学术范本;杨成志借助他山之石,没有原创的理论和方法,其学术成就最后也只能被归入他山。早期民俗学者具有示范意义的学术成绩主要体现在顾颉刚等人的国学研究上,正是这一研究范式,成为后代民俗学者立足的根本和不断再出发的学术原点。学术史一再告诉我们:任何漂亮的学术主张都是纸上谈兵,唯有原创的学术成绩才是我们不断精进的立足根本。
[Abstract]:For a new discipline, the initial academic orientation often determines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discipline, and the initial research results affect the basic paradigm of the discipline. From the four work plans of the folklore society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 during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modern folklore in China,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understanding and work plan of folklore among different folklore advocates are very different. The western thought represented by He Sijing and the anthropological orientation represented by Yang Chengzhi failed to become the road choice of modern Chinese folklore.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is the deficiency of its practical achievements and original spirit. He Sijing has only academic ideas and no actual achievements, so there is no academic model for future generations to emulate. Yang Chengzhi has no original theories and methods, and his academic achievements can only be attributed to him in the end. The academic achievements of early folklore scholars are mainly reflected in Gu Jiegang's study of Chinese culture. It is this research paradigm that has become the fundamental and continuous starting point of folklore scholars. Academic history has repeatedly told us: any beautiful academic ideas are on paper, only original academic achievements are the basis of our continuous improvement.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分类号】:K890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陈岗龙;钟敬文先生与《歌谣周刊》[J];民族艺术;2002年02期
2 钟敬文;对待外来民俗学学说、理论的态度问题[J];民间文学论坛;1997年03期
3 高丙中;中国民俗学的人类学倾向[J];民俗研究;199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施爱东;;民俗学是一门国学——中山大学民俗学会的工作计划与早期民俗学者对学科的认识[J];民俗研究;2017年02期
2 戴建国;;民国民俗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述略[J];民俗研究;2016年05期
3 徐明君;;人民性:延安文艺的民俗学阐释[J];社会科学辑刊;2016年04期
4 王晓葵;;中国“民俗学”的发现——一个概念史的探求[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04期
5 吕微;;从类型学、形态学到体裁学——刘锡诚《二十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补注[J];民间文化论坛;2016年03期
6 安平;;民歌“色彩区”分类研究与区域音乐研究的肇始——以民歌分类问题为核心的学术发展史探究[J];音乐研究;2015年05期
7 漆凌云;周超;;刘守华民间故事比较研究述评——以“求好运”故事研究为例[J];民俗研究;2015年04期
8 吕微;;民俗学的哥白尼革命——高丙中民俗学实践“表述”的案例研究[J];民俗研究;2015年01期
9 张祖群;;试论端午节作为民族文化认同的符号特征[J];地方文化研究辑刊;2014年00期
10 张祖群;;端午节:基于文化认同的民俗转型意义[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钟敬文 ;民俗学:眼睛向下看的学问——在田传江同志与北师大研究生座谈会上的致辞[J];民俗研究;2001年04期
2 施爱东;私情歌谣与《吴歌乙集》风波[J];民俗研究;2001年03期
3 钟敬文;七十年学术经历纪程——《钟敬文学术论著自选集》自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敬文;口承文艺在民俗学研究中的位置[J];文艺研究;2002年04期
2 薛洁,吕连江,石收鸽;1991-2000年民俗学文献分析[J];民俗研究;2002年02期
3 胡鸿保,孙庆忠;尽责守土 锐意创新——关于《民俗学原理》的对话[J];民俗研究;2002年03期
4 山曼;民俗学的艺术视野——读张士闪著《艺术民俗学》[J];齐鲁艺苑;2002年04期
5 廖明君,刘晓春;民俗学的当下关怀[J];民族艺术;2003年03期
6 户晓辉;第6届国际民俗学暑期培训班侧记[J];民族文学研究;2003年02期
7 张文生;历史学与民俗学关系析论[J];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02期
8 陈泳超;我对于民俗学的学科理解[J];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03期
9 刘德龙;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民俗学"——读江帆的《生态民俗学》[J];民俗研究;2004年04期
10 ;山东大学民俗学研究所[J];民间文化论坛;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柳田国男;关敬吾;王汝澜;;民俗学研究的出发点[A];域外民俗学鉴要[C];2005年
2 萧放;;钟敬文与历史民俗学的学科建设[A];纪念钟敬文诞辰一百年座谈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钟敬文;;序言[A];域外民俗学鉴要[C];2005年
4 理查德·多尔逊;田小杭;;民俗学[A];域外民俗学鉴要[C];2005年
5 上野和男;陈秋帆;;都市民俗学[A];域外民俗学鉴要[C];2005年
6 石国义;;论民俗学在社会历史文化研究中的地位[A];水家学研究(四)论文集[C];2004年
7 肖立;;礼失求诸野:论钟敬文的民俗学研究[A];儒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7年
8 陶思炎;;回忆钟老的几点教诲与鼓励[A];民间文化的忠诚守望者——钟敬文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文集[C];2013年
9 刘铁梁;;村庄记忆——民俗学参与文化发展的一种学术路径[A];民间文化的忠诚守望者——钟敬文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文集[C];2013年
10 田克华;;传统民俗文化在当代的退位与升温[A];荆楚文化与民俗论丛——1997—2001湖北省群众文化获奖论文汇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王萍;云南省民俗学会成立[N];云南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新兰 沙岩;芬兰民俗学: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翟江玲;民俗学发展重在学科理论体系建设[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4 本报记者 杨敏;民俗学研究“盯上”网络空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5 ;民俗学小史[N];北京日报;2002年
6 曲彦斌;民俗学应为社会进步作贡献[N];光明日报;2002年
7 辽宁社会科学院 吴世旭;民俗学:先看懂自己[N];社会科学报;2004年
8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黄敏辉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蔡丰明;民俗学真到如此境地了吗?[N];社会科学报;2004年
9 李霞;民俗学向哪里去?[N];中华读书报;2006年
10 张晶;《中国艺术民俗学》略评[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龙;论新时期民俗学的发展阶段[D];山东大学;2007年
2 穆昭阳;中国现代民俗学发端史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3 王建梅;高校民俗教育实践的个案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年
4 王新艳;近代日本都市民俗学的发展对中国都市民俗学的借鉴意义[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盖新亮;常识——一个民俗学的范畴和研究向度[D];温州大学;2009年
6 廖尚可;顾颉刚早期民俗学理论与实践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杨春;民俗学田野调查的影视记录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8 娜布其;蒙古马鞍具的民俗学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9 琚利芬;洋节在上海发展转型的民俗学思考[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10 姚向奎;孙作云民俗思想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316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931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