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论王小波的国学观

发布时间:2018-05-25 19:48

  本文选题:国学 + 王小波 ; 参考:《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摘要】:当代作家王小波对国学、国学热持否定态度,其理由是国学过于僵化、教条化,阻碍了文化人在知识领域的创新。与五四新文化人的国学观相比,王小波并没有从本质上否定国学,而是认为国学在知识的量上太少。如果说在五四是因为国学过于陈腐、不利于国民性的完善从而遭遗弃的话,那在王小波,则是因为国学视野狭小,不利于知识分子有所作为。这两种国学观都源于古希腊,前者体现出知识的实用性,王小波则强调知识的纯粹性。事实上,对国学全盘否定并非明智之举,国学不但不能遭受歧视,它还应该面向未来,积极拓展。
[Abstract]:The contemporary writer Wang Xiaobo holds a negative attitude towards the study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craze of the study of Chinese culture because of its inflexibility and dogmatism, which hinders the innovation of intellectuals in the field of knowledge. Compared with the view of Chinese culture of the May 4th New Culture, Wang Xiaobo does not negate it in essence, but thinks that it is too little in the quantity of knowledge. I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s because the Chinese culture is too trite,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national character and abandoned, then in Wang Xiaobo, it is because of the narrow vision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intellectuals to do something. Both of them originated from ancient Greece. The former embodies the practicability of knowledge, while Wang Xiaobo emphasizes the purity of knowledge. As a matter of fact, it is not wise to deny the study of Chinese culture completely. It should not be discriminated against, but should be oriented to the future and expand actively.
【作者单位】: 宁波教育学院中文系
【分类号】:I206.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段金柱;在小说里思考存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与《黄金时代》比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罗松涛;由诗之言到说之语——从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诗之阐释看其语言之思[J];北方论丛;2005年02期

3 江峰;;客观与主观:当代课程哲学的两种知识观评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4期

4 夏思永;肖正;;“顺其自然”与“征服自然”——中希古代健身理念的比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5 王天成;先验逻辑与直观[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4期

6 相秀丽;现代化:从熟人社会到生人社会[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05期

7 周晓风;经典的焦虑——当前文艺思潮的审视[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8 赵学乾;超验存在与现实存在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9 王海燕;;苏格拉底的“反讽”及其当代意义[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李伟华;;文坛摇曳的流星——王小波小说价值简论——论王小波的想象方式和写作立场[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大为;;“诗意人类学”:中国古典诗学与解构主义的精神会通[A];中国新诗一百年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学森;社会主义信念建设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杨学功;本体论哲学批判[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何颖;多维视野中的非理性及其价值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2年

4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邢占军;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量表的编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6 熊在高;当代境遇中的价值论研究与现代性问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刘宏斌;认真对待平等[D];复旦大学;2004年

8 冯霞;人学视野中的人文体育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曹孟勤;生态伦理哲学基础的反思[D];清华大学;2004年

10 李磊;信仰与理性的汇融——斐洛思想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世涛;论近代英国经验论实体学说的演变[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革新;返回存在之源[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3 王宏;加入WTO的效应——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看[D];黑龙江大学;2002年

4 李海青;批判的价值——休谟哲学的反形而上学倾向[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金松兰;论韩国基督教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社会影响[D];延边大学;2003年

6 张家铣;从规范世界到意义世界[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7 张高宏;亚里士多德的存在学及其对海德格尔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3年

8 于建雪;对报纸深度报道先锋意识的美学思考[D];河北大学;2003年

9 林丹;熊十力“体用”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10 李菁;古典存在论的现代转向[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敖;;生活的别名[J];诗选刊;2011年08期

2 涂鸦;;消失的疼痛[J];男生女生(银版);2008年11期

3 钟茜妮;;王小波:权力话语下的反抗叙事者——以《黄金时代》为例[J];群文天地;2011年16期

4 孙香我;;没有情书像什么爱情(外一篇)[J];雨花;2011年09期

5 韩亮;;通向“轻逸”的小径——从卡尔维诺看王小波的小说创作[J];当代小说(下);2011年06期

6 冯志金;;论王小波创作思想的冲动性[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6期

7 房伟;;另类的目光与另类的生存——王小波同性爱题材小说研究[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秦瑶;;钱钟书与王小波幽默艺术比较分析[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张中驰;;发现唯有小说才能发现的——评《批判与想象——王小波小说研究》[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沈万九;;既然活着……[J];学习博览;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福湘;;复调小说——王小波的一种解读[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方铭;;前言[A];《春秋》三传与经学文化[C];2009年

3 顾奎相;;第五讲 话说历史上的宋江[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7——辽海讲坛·第五辑(历史卷)[C];2009年

4 安然;;幽默散文的背景与现状[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韦文;;“断裂”丛书即将出版[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1)[C];1999年

6 周冰心;;边际与突围——一个正在崛起的文学“代内单元”现象研究[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7 刘殿祥;;“杀蠹的芸香”:闻一多国学研究的思想价值取向——闻一多国学研究经典的当代意义[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8 徐妍;;“80后”写作现象分析[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5.2)[C];2005年

9 马旷源;;论知青文学——读《中国叙事·中国知青文学》[A];云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文学评论选[C];2007年

10 ;作者索引[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鲁小五(记者);被分解的王小波[N];中国邮政报;2003年

2 王艳春 (湖北);王小波杂文过度引用罗素[N];文艺报;2010年

3 雷格;纪念文本专家王小波[N];华夏时报;2002年

4 稻壳;我这样纪念王小波[N];华夏时报;2002年

5 本报驻京记者 夏榆 实习生 周瑜;王小波,就像一个接头暗号[N];南方周末;2005年

6 吴妍 采访整理 李小K;重整王小波[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7 王俊红;少给王小波抹黑[N];吉林日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鲁大智;网络上的王小波:与时尚同流或继续特立独行[N];中华读书报;2003年

9 王谦;深深烙着“王小波Logo”的文字[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10 吕志青;沉静之思与阅读之乐[N];文艺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袁红;王小波小说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张川平;主体建构与困境救赎——王小波及其文学世界[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3 江志全;王小波“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4 李曙豪;解构与颠覆的喜剧[D];苏州大学;2006年

5 龚敏律;西方反讽诗学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6 王际兵;悖谬与救赎[D];暨南大学;2008年

7 葛涛;互联网上的“作家迷”虚拟社区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5年

8 吕永林;个人化及其反动[D];上海大学;2008年

9 房伟;艰难的生成与暧昧的整合[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俞敏华;形式的表象与深意[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东霞;王小波的接受史和流传史[D];吉林大学;2004年

2 吴志峰;作为自我认同资源的王小波[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卓怡;独创与局限[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李道柏;反抗奴役[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5 田玉功;自由的诗篇[D];扬州大学;2005年

6 陆杰;重写的故事——王小波与现代汉语文学[D];暨南大学;2002年

7 苏艳丽;寄沉痛于幽默[D];吉林大学;2004年

8 李伟华;论王小波小说中的几个重要问题[D];河北师范大学;2004年

9 石寒;王小波小说叙事艺术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10 常凌;知青文学视野中的王小波小说[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93445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193445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e6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