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学的制度建设及其运作
本文选题:现代史学 + 制度建设 ; 参考:《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摘要】:关于20世纪以来我国现代史学的建设历程,以往论者关注的重点,多集中在理论、方法、现念或学术成就的总结方面。从制度层面上说,中国现代史学的制度建设酝酿于清末,几经曲折,至20世纪20年代,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机构与学术团体的组织等方面已初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体制。它的运作,对以后直至当代中国的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一体制,就其基本框架而言,显然仿自西方近代的学术运行模式,其间虽也有人注意到对某些传统制度的借鉴问题(如清华国学研究院之兼采旧书院制度等),但总的来说,效果不著。另一方面,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其对西方制度的引入实际上又是残缺不全的,最明显的是没有建立起自己较为稳定和独立运作的社会性学术基金资助体系(当时较为规范的这类机构,其资金来源多半与国外有关),以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某些学术研究事业的持久正常开展。
[Abstract]:A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modern historiography in China since the 20th century, the focus of the previous scholars is mainly on the theory, method, present thought or the summary of academic achievements. From the institutional level, the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was conceived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after several twists and turns, in the 1920s, in the professional setup,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l, The organization of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academic groups has formed a relatively complete system. Its operation had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historiography in contemporary China. As far as its basic framework is concerned, it is obvious that this system is modelled on the modern western academic operation model. Although some people have also noticed the problems of drawing lessons from some traditional systems (such as the Tsinghua Academy of Chinese Studies and the old academy system, etc.), it is generally stated that It doesn't work. On the other hand, due to the restrictions of various conditions, the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institutions is in fact incomplete. The most obvious is the absence of a more stable and independent system of funding for social academic funds. Most of its sources of funds are related to foreign countries, which to some extent affect the lasting and normal development of some academic research undertakings.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分类号】:K09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白生;“我与我周旋”——自传事实的内涵[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陈曦;从“文史异辙”看“正史”传记的缺憾[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于翠玲;论官修类书的编辑传统及其终结[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王菊梅,宋秀珍;梁启超的文化史研究述评[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12期
5 杨柏岭;梁启超学术价值观中的“善疑”思想[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徐新平;提高新闻史教学的吸引力[J];当代传播;2004年04期
7 王宇晖,任秀珍;试论档案用户教育的基本模式及其主要内容[J];档案管理;2002年06期
8 覃兆刿;瞻望新世纪——档案宣传的战略性思考[J];档案与建设;1998年02期
9 覃兆刿;;论兰克史学的档案取向及其在欧美和中国的影响[J];档案学通讯;2006年06期
10 覃兆刿;从一元价值观到双元价值观——近代档案价值观的形成及其影响[J];档案学研究;2003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何玉兴;社会群体沟通平衡问题学理资源探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田旭东;20世纪中国古史研究主要思潮概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罗筱玉;宋元讲史话本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李扬眉;方法论视野中的“古史辨”派[D];山东大学;2005年
5 王连龙;《逸周书》源流及其所见经济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6 权绘锦;转型与嬗变[D];武汉大学;2006年
7 徐朝旭;中国古代科技伦理的起源与形成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王楷;荀子伦理思想研究[D];北京大学;2008年
9 苏海舟;“破茧之初”:1978年前后中国农村与农民的生存状态及地区差异[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洪良;《檀弓》散文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2 逄锦波;论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的理论构成[D];青岛大学;2002年
3 梁洁;中国近代实证主义史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陈志扬;传统传记理论的终结:章学诚传记理论纲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陈秋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普通高中教育经费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刘刚;隋唐时期类书的编纂及分类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7 赵岩;论梁启超“诗界革命”[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8 杨修雯;论新课程条件下历史教师角色转换[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魏秋芳;徐中先生的建筑教育思想与天津大学建筑学系[D];天津大学;2005年
10 付荣;梁启超文学思想的大众化取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傅永新;;永远开始的文化中国史[J];中国图书评论;2010年02期
2 赵琪;赵迎欢;;药品商业贿赂的伦理学反思[J];中国药事;2010年02期
3 高英杰;;发展公共艺术应当坚持制度与文化并重[J];美与时代(上半月);2010年02期
4 王林燕;;中国经济社会诚信缺失现象的文化因素分析——从中国文化诚信观与西方“经济人”假设的角度[J];河南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5 ;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 筑牢一线党支部“安全屏障”工程[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0年01期
6 姚俊廷;;“品德”的诉求及其限度[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刘凌霞;;诚信重建重在制度建设[J];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8 胡阿祥;;主持人语:“回顾”与“展望”绝非“小道”[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崔海亮;;廖平经学思想初探[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关注基督教两会自身建设[J];天风;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登述;;论加强行政效能建设的必要性及对策[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熙瑞;刘金程;;系统变革与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内涵[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曾燕;叶宁;邹晓玲;;探索适合医院实际情况的医用耗材管理[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五届青年委员会第一次年会暨2010年《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陈郁韩;;医用耗材安全使用体系的构建[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五届青年委员会第一次年会暨2010年《中国医疗设备》杂志社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彭晓江;;创建学习温馨型班级集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6 麻宏隆;;对构建“和谐校园”的几点看法[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7 韦耀武;花洲;;创建和谐校园与教师发展课题成果报告之一 三大重点创建和谐校园环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西卷)[C];2010年
8 翟志勇;;新课程背景下对上海市普通中学理科实验室人员岗位归属问题的思考与建议[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7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陈小梅;;高校心理委员制度的运作及问题探析[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10 吴家礼;;关于高职院校教育科研工作机制的建设研究——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科研工作机制的案例分析[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天津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力军 年文 邢斌;镇安参合农民人均补偿1613元[N];商洛日报;2010年
2 记者 肖国强 通讯员 俞欣;新增药物配备基层医院[N];浙江日报;2010年
3 记者 周琳;省纪委监察厅机关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加强建设提升水平[N];福建日报;2010年
4 重庆市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协调 明确重点 狠抓落实[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5 记者 侯永锋;“三建三送”开创非公企业党建新局面[N];辽宁日报;2010年
6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李君如;科学化的基本精神是按规律办事[N];人民日报;2010年
7 董宏君 王薇 盛若蔚 (本报记者 董宏君 王薇);阳光党务助推基层民主[N];人民日报;2010年
8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抓党建 转作风[N];深圳特区报;2010年
9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林尚立;中国反腐体系的基本框架[N];文汇报;2010年
10 记者 余勤 通讯员 颜新文;抓紧解决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N];浙江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远翔;基于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当代中国城市设计制度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2 杨伟敏;制度本体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3 胡民;中国构建和实施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4 熊海帆;中国保险业反洗钱制度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5 邹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中的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6 戴小明;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宪政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盛伟;中国农业保险制度建设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8 王建文;全球化视野下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成长[D];苏州大学;2006年
9 彭文民;中国共产党制度建设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玲;人力资源价值评估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静;我国公务员退出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2 黄建友;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看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建设[D];西北大学;2009年
3 丁刚;长春市政府采购制度探析[D];吉林大学;2009年
4 郭崇江;制度建设与企业发展[D];厦门大学;2009年
5 郭云峰;共和国初期中共宣传机制研究(1949-1956年)[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6 熊蕾;我国食品召回制度建设探讨[D];暨南大学;2009年
7 梁义;制度建设与社会转型[D];山东大学;2009年
8 郭新华;我国腐败问题的制度分析[D];山东大学;2009年
9 刘立明;试论我国水权制度的构建与完善[D];吉林大学;2009年
10 李漫;促进村民自治健康发展的路径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0497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049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