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文人结社与地方社会

发布时间:2018-06-26 04:34

  本文选题:虞山诗社 + 虞社文人 ; 参考:《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明清以来常熟地方文化发达,具体来讲科第鼎盛、人才辈出,藏书家藏书楼众多,虞山诗派、画派、琴派以及小说等领域均有较高成就由此而形成了较为浓郁的文化氛围。自明万历间拂水山房文社开始常熟文人形成了悠久的结社传统。近代以来受西学东渐影响常熟传统社会开始发生裂变。清末民初新旧鼎革,常熟旧学式微、国学不振、道德沦丧、世风日下,以士绅为主导的传统社会秩序趋于瓦解。基于此,,常熟文人于1920年组织虞山诗社以期保存国粹、发扬旧学。 虞社以常熟籍文人为主体,社员遍布全国。该社发行《虞社》期刊,多次组织大型的雅集联谊,在当时文坛产生较大影响。虞社成立后虽遭遇军阀过境、主持乏人、领导内讧等挑战,但是该社始终不断发展。面对日趋裂变的社会,虞社文人经历了由坚持复古到与时俱进、由个人爱好到关心社会、由研究文艺到涉足政治三个方面的较为明显的心路变化。1937年日寇入常,虞社彻底失去其生存发展的舞台。 虞社常熟籍文人,对常熟地方社会产生较大影响,为常熟社会裂变中传承做出了贡献。他们一方面通过传承旧学、保存国粹,坚守伦理、宣扬节孝,控制地方话语系统、积极纂修县志等方式维护日趋瓦解的传统社会秩序。另一方面他们亦积极调整自身适应裂变的社会形势,通过支持新学、开办报纸、应对社会危机、维护公共安全等方式来教化地方、开启民智、造福桑梓,并以此努力构建新的社会秩序。但是随着新式国家的建立、国家政权不断渗透地方,以虞社文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在地方社会中的主导力愈来愈小;虞社的建立、发展、解体表明在社会急剧裂变的过程中传统知识分子以文人结社的方式建立以其为主导的社会秩序的努力必将破产。
[Abstract]:Since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the local culture of Changshu has been developed, specifically in terms of the prosperity of the section, the number of talents, the collection of books in the books, the school of Yushan poetry, the school of painting, the school of Qin, and the novels, which have formed a relatively strong cultural atmosphere.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Ming Wanli, the literary society of Changshu began to form a long tradition of association. Since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learning on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began to fission in Changshu.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the old new and old revolution, the old school in Changshu, the national studies, the moral decay, the gentry dominated traditional social order disintegrated. Based on this, Changshu scholars organized the Yushan Poetry Society in 1920 to preserve the quintessence and carry forward the old school.
Yu she is the main body of the literati of Changshu, and the members of the society spread all over the country. It is a more obvious change from three aspects of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and art, from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and art to politics, from the insistence of the restoration of the old to the times, from the interests of the individual to the society, from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and art to the political involvement in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Japanese invaders, and Yu's society has completely lost its stage of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The Changshu literati of Yu society have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local society of Changshu and contribute to the inheritance of Changshu's social fission. On the one hand, they will maintain the traditional social order by inheriting the old school, preserving the quintessence, adhering to the ethics, promoting the festival filial piety, controlling the local discourse system, and actively compiling the county records. On the other hand, they also accumulate the traditional social order. To adjust itself to the social situation of fission, by supporting new schools, starting newspapers, dealing with social crisis, maintaining public safety and other ways to enlighten the place, open the wisdom of the people, benefit mulberry, and build a new social order. However, wit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state, the state political power is constantly infiltrating the place, and the knowledge of the Yu society as the representative. The leading power of the intellectuals in the local society is becoming smaller and smaller; the establishment, development and disintegration of Yu's society show that in the process of rapid social fission, the efforts of the traditional intellectuals to establish a social order dominated by the literati are bound to go bankrupt.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K2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若辉;奔向小康的带头人——记常熟市永丰工贸实业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沈天览[J];华人时刊;1996年10期

2 ;传承虞山派 锦绣常熟田——常熟书画作品展[J];书画艺术;2007年06期

3 姜若辉;;抓住机遇 艰苦创业——访常熟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局长兼经理王玉华[J];雨花;1995年02期

4 小鲁;;常熟世界服装中心即将落成[J];流行色;2009年05期

5 陈从周;;常熟铁琴铜剑楼[J];文物;1959年03期

6 海虞众;;《常熟翁氏》评析[J];博览群书;2003年12期

7 沈秋农;;毛泽东关心常熟[J];档案与建设;2009年04期

8 巴泽民;;繁荣演出市场 打造文化品牌——常熟市锡剧团传承创新中求发展[J];剧影月报;2008年04期

9 张小兰;;稳步 扎实 健康 勤奋——江苏省常熟市文化馆印象[J];文化月刊;1996年06期

10 郑有贵;常熟市村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及相关问题辨析——以四个村为个案[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常熟市畜禽良种场[A];中国猪业高峰会暨中国畜牧业协会猪业分会成立大会会刊[C];2003年

2 吴启琳;;明成化、弘治时期的地方豪强与地方社会——以《皇明条法事类纂》为核心的考察[A];明史研究论丛(第十辑)[C];2012年

3 王德和;杨定华;朱利群;陈苏宏;何劳;吴莉茵;吴凤华;曹红苇;钱越;韦昌谦;;常熟市10年病残儿医学鉴定资料分析[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4 王振忠;;晚清民国时期的徽州宗族与地方社会——黟县碧山何氏之《族事汇要》研究[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陆金元;徐永昌;毛虎根;;常熟市豌豆枯萎病的发生情况和治理对策[A];2003’华东植物病理学术研讨会暨江苏省植物病理学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3年

6 赵利栋;;新政、教育与地方社会的变迁——以1904年无锡毁学案为中心[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5年卷[C];2005年

7 朱明;李建龙;崔颖;;常熟市构建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研究[A];中国生态学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荟萃[C];2006年

8 牛建强;;于谦与明宣德、正统间的河南地方社会[A];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卷第1期)[C];2008年

9 张培刚;郭素君;;长三角城镇密集区城乡统筹状态测度研究——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宋锦荣;陆建华;;常熟市国有批发企业集约化经营的启示[A];“连运杯”商业企业集约化经营与提高经济效益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军;民警杜建军荣膺“常熟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N];苏州日报;2006年

2 顾晓晖;崇川常熟开展安监合作[N];南通日报;2008年

3 毛巧珍;飞雪迎春到[N];中国档案报;2006年

4 常纪宣;“廉花”盛开常熟[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6年

5 李国洪;履行检察职能 打造和谐农村[N];江苏经济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刘晓东;常熟“四两拨千斤”效应[N];江苏经济报;2007年

7 记者  商中尧;常熟农村“一会二站”全覆盖[N];苏州日报;2006年

8 钱新才;倾情调解护和谐[N];江苏经济报;2007年

9 ;自主创新育精品 常优水稻常出新[N];江苏科技报;2007年

10 ;让放心品牌更闪亮[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冯玉新;界域变动与地方社会[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柴玲;水资源利用的权力、道德与秩序[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3 谢杲馥;“市”说新语—清末民初朱家角镇的地方社会结构[D];上海大学;2012年

4 衷海燕;儒学传承与社会实践[D];厦门大学;2003年

5 周t ;清代广东盐业与地方社会[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6 冯玉荣;明末清初松江士人与地方社会[D];复旦大学;2005年

7 仲兆宏;晚清常州宗族与社会事业[D];苏州大学;2010年

8 王霞蔚;金元以降山西中东部地区的宗族与地方社会[D];南开大学;2010年

9 张国平;我国县域科技创新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魏峰;宋代迁徙官僚家族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坡;文人结社与地方社会[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2 林瀚;潮客之间:经济视野下的汀韩流域地方社会及族群互动(1860-1930)[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3 余少奇;清代江西漕政与地方社会[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日华;英国法律传统与中世纪地方自治[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5 褚宏伟;常熟市旧城改造模式及问题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6 张玉琦;常熟市小城镇建设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7 马建峰;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问题和对策[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秦惠忠;加快完善常熟市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9 邓峰;明末山东灾荒与社会应对[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廖艳彬;江西泰和县槎滩陂水利与地方社会[D];南昌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0691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0691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d0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