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的自负、自卑与自觉
本文选题:中国文化 + 文化自足 ; 参考:《齐鲁学刊》2011年04期
【摘要】:整体而言,在对待自身文化的态度上,中国人经历了由自足到自负,由自卑到自残,由自尊到自信的螺旋上升的心路历程,这给予当代中国文化重建的启示是,要在文化心态上保持不卑不亢,并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将古学、今学与西学结合起来,打造"新国学",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模式。
[Abstract]:On the whole, in the attitude towards their own culture, the Chinese people have experienced a mental process of rising from self-sufficiency to conceit, from inferiority to self-harm, from self-esteem to self-confidence. The inspiration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ulture is: In order to form a civilized model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e should keep the cultural mentality not too humble, and base o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combine ancient learning, modern learning and western learning, and create a "new Chinese culture".
【作者单位】: 青岛大学外语学院;青岛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G12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锋;;中国文化“走出去”:为什么? 如何“走”?[J];民主;2011年07期
2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J];中小学管理;1997年04期
3 ;中国文化的特点[J];中小学管理;1997年04期
4 于丹;;文化是一种呈现与沟通[J];北京观察;2011年08期
5 陆晓光;;照异国镜子看中国文化[J];书城;1998年11期
6 郑李卉;;中日文化之比较——从中国文化发展而去的日本文化[J];青年文学家;2011年10期
7 子月儿;;文化交流 天涯知己——侧写澳大利亚“中国文化年”[J];中外文化交流;2011年08期
8 代安;孙世麒;;羊涤生 中国文化的“公”、“立德”与“和”[J];东方养生;2011年08期
9 代安;胡元骏;;何莫邪 中国文化拥有幽默感[J];东方养生;2011年06期
10 刘辉;;春在,中国文化在[J];家具;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欧阳有旺;;中国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国际化竞争战略[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暨中国区域协调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永涛;;近代传教运动中传教士对中国文化的两种基本态度及简评[A];“传教运动与中国教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蒙;;全球化视角下的中国文化[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4)[C];2006年
4 邹广文;;全球化:中国文化的困境与突围[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5 鞠曦;;于丹《〈论语〉心得》批判之一[A];《国学论衡》(第四辑)[C];2007年
6 曲金良;;中国文化的本性与当代使命——基于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化宣言”述评[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7 孙兰英;;论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上)[C];2011年
8 王宗昱;;中国文化改造面临的任务[A];诠释与建构——汤一介先生75周年华诞暨从教50周年纪念文集[C];2001年
9 张恩韶;文军;;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文化软实力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10 涂可国;;试论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薛涌;中国文化的边界[N];南方周末;2005年
2 唐宋;向世界讲述中国文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3 刘丽娜;为中国文化解码[N];天津日报;2008年
4 肖春飞 孙丽萍;世界感受中国文化“软实力”[N];中国财经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梅柏青;顾晓鸣:做强成都版的中国文化[N];成都日报;2008年
6 张晖;杨先让:在海外传播中国文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7 叶隽(中国社会科学院外文所);侨易学三变背景下中国文化现代转型[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8 记者 肖意;擦亮“设计之都”名片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N];深圳商报;2009年
9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叶朗;展示中国文化中的普世价值[N];人民日报;2009年
10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叶朗;展示中国文化的深层之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包仕国;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安全的衍进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邓显超;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3 王颖;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樊淑敏;审美视阈中的土地崇拜文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5 俞晓敏;中国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韩恩珠;中韩两国儒文化意识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7 张世响;日本对中国文化的接受[D];山东大学;2006年
8 刘志国;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D];山东大学;2007年
9 欧培彬;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10 桂翔;文化交往规律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晓东;韦政通文化哲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2 陈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的境遇与发展思路[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3 张芾;康有为的中西文化观[D];苏州大学;2008年
4 付美云;韦政通文化哲学思想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5 郑琛;中国对外文化贸易发展的问题与对策[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6 谢玉亮;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发展问题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5年
7 李玉华;文化外交与中韩关系中的文化因素[D];暨南大学;2006年
8 李庆鑫;转型期中国文化的价值诉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D];黑龙江大学;2010年
9 曹翔;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高妙永;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724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072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