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儒学复兴运动的发展与前景
本文选题:儒学思想 + 复兴运动 ; 参考:《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摘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儒学开始走上复兴的道路。从1978年到2008年间,共召开了204次学术研讨会研究探讨历代儒学思想,取得了可观的学术成果;国际儒联开展了儒学普及运动与儒学高峰论坛等活动;从2004年开始,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纷纷成立,推动了普及汉语教育和文化交流活动;《儒藏》编辑工程开始启动,历代儒家经典和大儒全集纷纷出版;中国各高校纷纷成立国学讲坛,开设国学培训班课程;各地区的儒学学术活动也取得了巨大成就。展望未来,中国儒学复兴运动将走向体系化、现代化、大众化、信息化、制度化。
[Abstract]: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ese Confucianism began to take the road of revival. From 1978 to 2008, 204 academic seminars were held to study Confucianism in the past dynasties, and considerable academic achievements were achieved.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cholars carried out activities such as the Confucianism Popularization Movement and the Confucianism Summit Forum. Since 2004, th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Scholars has carried out such activities as the Confucianism Popularization Movement and the Confucianism Summit Forum. Confucius Institutes have been set up all over the world, which has promoted the populariz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and cultural exchanges; the editing project of "Confucianism and Tibet" has started, the complete collection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great Confucianism has been published in succession; and Chinese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have set up a forum for Chinese studies. Also, great achievements have been made in Confucianism academic activities in various regions. Looking forward to the future, the revival of Confucianism in China will move towards systematization, modernization, popularization, inform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作者单位】: 韩国中央大学校;
【分类号】:B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同六;记利玛窦讨论会[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7期
2 顾易生;;唐宋古文运动[J];语文教学通讯;1980年06期
3 覃星;对现代军事独裁政权的一种见解[J];世界历史;1981年03期
4 林耀华;从拉美之行看到的民族学问题[J];社会科学辑刊;1981年05期
5 ;作为政治家的朱熹[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1年06期
6 樊树志;;朱熹:作为政治家的评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7 张世英;;新黑格尔主义评介[J];教学与研究;1981年02期
8 来盛福;;试论韩愈的“道”[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9 潘定宇;介绍《潜力消亡》一书[J];阿拉伯世界;1982年02期
10 肖晓明;乔托壁画在抢修中[J];世界美术;198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傅云龙;;评朱熹的“道心”说[A];朱子学新论——纪念朱熹诞辰86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0年
2 乔匀;;紫禁城宫殿建筑与儒学思想[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一辑)[C];1996年
3 张祝平;;熙宁科举变革与《诗经》[A];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陈俊民;;道学与宋学、新儒学、新理学通论[A];“张载关学与实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王剑;;从吴宝秀看紫柏大师的经世原因[A];第八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6 张宗英;;浅析孔子“仁”学思想及其现代价值[A];萃英集——青海省教育委员会、青海省教育学会优秀教育论文集[C];2000年
7 傅铁山;;与邪教进行长期不懈的斗争是各宗教共同的任务[A];反对邪教 保障人权——中国反邪教协会第一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8 颜廷淦;翟华楠;;论儒学思想与医德教育[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9 郭洪涛;崔立新;;陈x河胫幸揭┭德訹A];国际传统医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10 崔为;王姝琛;;儒医面面观[A];国际传统医药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杜悦;儒家思想闪现活力[N];中国教育报;2000年
2 王琳;文化产业:21世纪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N];中国文化报;2000年
3 文/沈秋笛;南联盟总统选举追溯[N];辽宁日报;2000年
4 本报驻南斯拉夫记者 谢戎彬;塞尔维亚大选浅析[N];人民日报;2000年
5 和鸣;文化的眼光是没有阴影的[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6 韦定广;现代化、全球化与全球一体化[N];社会科学报;2000年
7 赵金山;董仲舒思想的普及性阐释[N];河北日报;2001年
8 欧阳;近代之境中的儒学[N];光明日报;2002年
9 胡绳武;章太炎的儒学思想[N];中华读书报;2002年
10 钱林森;外国作家与中国文化:交往与相互启迪[N];中华读书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岳兵;日本近代儒学思想研究(1868-1945)[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张明华;《新五代史》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张惠玲;当代美国政治中的新基督教右翼运动[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肖庆华;金苹果和银苹果——剖析韦尔蒂《金苹果》中的女性主人公[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2 张春凯;城市中心区道路交叉口空间与建筑形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3 刘钦春;宋恕儒学思想初探[D];西北大学;2002年
4 党延敏;对儒学思想当代价值的评价[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5 唐检云;论中国行政文化创新[D];湘潭大学;2002年
6 赵丽;论司马迁在中国儒学思想史上的地位[D];曲阜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斌;论人文主义者在近代英国发展中的作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8 李海棠;儒学在元代的影响[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9 娜日娅;儒学对元代蒙古族作家汉文创作的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杨俊;匛益儒佛融通思想初探[D];四川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0756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075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