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南朝《易》类义疏体式考

发布时间:2018-08-31 19:28
【摘要】:虽然《北史》云南朝易学好王弼之学,然而《南齐书》与《隋志》记载齐梁时郑学仍立为国学。通过对《易》类义疏文本的稽考,可证梁及以后南朝《易》类义疏在体式上都以王注为本。除此特点之外,南朝《易》类义疏虽本于王注,却好引他说或自立新说;南朝讲经之风盛行,《易》类义疏亦多以"讲疏"为名,然而梁以后《易》类讲疏体义疏在体例上与一般义疏趋同。
[Abstract]:Although the Northern History of Yunnan Dynasty learned Wang Bi's study well, the Book of Southern Qi and Sui Zhi recorded that Zheng Xue of Qi and Liang Dynasty was still established as a national school. Through checking the text of "Yi Yi", it can be proved that Liang and the Southern Dynasty (Yi) were all based on Wang's note in the style. In addition to this feature, although the Southern Dynasty's "Yi Yi" was originally based on the Wang's note, it was apt to lead him to say it or to be self-reliant. In the Southern Dynasty, the style of lecturing was prevalent, and the "easy to change" kind of righteousness was also often referred to as "stressing and expending." However, after the Liang Dynasty, the class of "Yi Yi" was similar to the general sense of meaning in terms of style.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齐鲁师范学院中文系;
【分类号】:B2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卫宁;;儒经义疏名义、体式考正[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蒋哲杰;魏晋六朝与晚期罗马的文化语言活动[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金鑫;《礼记正义》解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岩;《四书大全》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世文;;黄侃《手批尔雅义疏》同族词疏证[J];语言研究;2007年03期

2 王燕;;魏晋南北朝义疏的产生与影响[J];文学教育(下);2007年07期

3 叶征洛;《<文选>李注义疏》评议[J];浙江学刊;1987年03期

4 刘凯鸣;;《尔雅义疏》正补[J];文献;1994年02期

5 李亚明;《尔雅义疏》增附式释义述略[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6 柳菁;;《尔雅义疏》“通”[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7 柳菁;;《尔雅义疏》以“通”为训诂的得与失[J];长沙大学学报;2006年03期

8 胡世文;;《手批尔雅义疏》同族词疏证七则[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2年03期

9 李亚明;《尔雅义疏》增附式释义疏误略说[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94年05期

10 李亚明;《尔雅义疏》增附式释义疏误略说[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郑滋斌;;《论语集解义疏》道家学说对儒家学说之解说初探[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魏长宝;戴震的“字义疏证”学及其思想效应[N];光明日报;2004年

2 魏长宝;戴震的“字义疏证”学及其思想效应[N];光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卫宁;两晋南北朝儒经义疏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2 胡世文;黄侃《手批尔雅义疏》同族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3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柳菁;《尔雅义疏》“通”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于丽萍;《尔雅义疏》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3 李润生;郝懿行《尔雅义疏》同族词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4 朱方;邵晋涵《尔雅正义》与郝懿行《尔雅义疏》对比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胡海琼;《尔雅义疏》同族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张迎春;《孟子字义疏证》研究[D];安徽大学;2004年

7 孙莹;郝懿行《尔雅义疏》训诂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孔媛媛;《孟子字义疏证》训诂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超;郝懿行《尔雅义疏》“义同”类词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赵欣然;吴林伯《<文心雕龙>义疏》创作论辨要[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159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2159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27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