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热的持续升温与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Abstract]:For some time, the "Chinese learning fever" has complicated reasons, both positive elements and negative factors. In order to make it develop healthily, it is necessary to correctly study and popularize the study of Chinese culture,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status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present Chinese social and cultural system, to distinguish the essence of the nation from the national slag, to respect history and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to emphasize both research and popular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we should take an objective and tolerant attitude towards the controversy of the "fever of Chinese learning".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文学院;
【分类号】:G1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曹大中;“屈原——爱国诗人”之我见[J];湖南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04期
2 祝沛章;;对当前“读经运动”的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1期
3 李中华;;对“国学热”的透视与反思[J];理论视野;2007年01期
4 张远山;欺世盗名的“读经”运动——兼及“文化保守主义”[J];书屋;2005年07期
5 穆昆;;“清官”的实质和《海瑞罢官》的“s狄庖濉盵J];学术月刊;1966年01期
6 崔自默;;“毋溺于旧学,幸甚”——有感于眼前的“国学热”[J];艺术评论;2006年03期
7 丛一;;理性地审视时下的“国学热”[J];中国质量;2006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田桂菊;;中国武术发展状态、存在的问题与思考对策[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卓敏;;对当前国学热的几点再思考[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3 龚维英;从内证看《天问》的著作权[J];社会科学;1984年04期
4 李有光;张金明;;对当代“国学”及其教育热潮的学理检视和深度追问[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黄亚娟;;当前“国学热”现象反思[J];价值工程;2011年35期
6 何勇刚;;小学读经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范国强;刘春花;;当代“国学热”的勃兴及其相关问题研究[J];理论月刊;2012年08期
8 赵婕;;大学生国学修养状况的调查[J];当代青年研究;2011年01期
9 刘敏;;现代新儒学在中国大陆30年发展历程研究[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年01期
10 金道行;;人间屈原的人格面具[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夏雪;近三十年儒学发展思潮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袁德润;当代中国基础教育与文化传统关系再认识[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石大建;“儒经”诵读思潮在民间社会的兴起及其动员机制[D];上海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德艳;国学启蒙教育对幼儿道德品质发展的作用及策略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钱玉君;现代新儒家思潮的传播与当代青年[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1年
3 史永平;当代中国亲权制度的伦理基础及其现代走向[D];吉林大学;2011年
4 袁洁;革命·消费·认同——当代中国红色文化的政治学分析[D];南京大学;2011年
5 周凤梅;小学国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价值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6 杨梅;中国现代化文化立场的哲学反思[D];苏州大学;2008年
7 佟春营;对“读经热”现象的考察与反思[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8 董蕾;国学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孙哲;小学生读经教育现状探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10 刘晶莹;中国动画创作中丝路文化题材资源研究与实践[D];陕西科技大学;201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志毅;再造中国文化之希望所在——浅谈近年来的国学研究[J];求是学刊;1996年04期
2 张莉;;对“国学热”的冷思考[J];人民论坛;2011年02期
3 陈来;“国学热”与传统文化研究的问题[J];孔子研究;1995年02期
4 黄济;;再谈如何看待“国学热”?[J];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01期
5 胡可涛;葛维春;;“国学热”现象的理性探析[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辛冠洁;应该更加积极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研究[J];孔子研究;1995年02期
7 白炜;;国学热:民族文化自觉与民族文化自信[J];榆林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8 赵莉;;浅谈中华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文化的影响[J];河北企业;2010年12期
9 孙祖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弘扬[J];才智;2009年08期
10 张克云;;一部严谨翔实的国学研究指南——读刘家忠等人新作《传统名著的大家解读》[J];潍坊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维;;台湾现代化进程中人文与科技的整合——辅仁学派的求索[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C];2010年
2 李德建;;老子的“道学”——大道科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活水源头(提纲式)[A];中国鹿邑老子学会——海峡两岸李氏恳亲会论文集[C];2003年
3 王树声;;继承传统文化促进和平崛起[A];首届中国老年人才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席瑜;;论孔子人本思想与中华传统文化[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5 李麟;;以儒成商——在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许嘉璐会长在首届中国长城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A];《中国长城博物馆》2008年第4期 (“首届中国长城论坛”专刊)[C];2008年
7 周桂钿;;孝的研究[A];和谐社会:社会公正与风险管理——2005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下卷)[C];2005年
8 刘西芳;;孔学研究是与非[A];孔学研究(第二辑)[C];1995年
9 关开澄;;用“四德一因果一心”梯次教化推动学术行为与规范建设[A];科学评价促发展 品质服务谋共赢——第九届(2011)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胡金望;;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与先进文化的建设卮谈[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逄金一;国学热:传统文化的崎岖开新[N];济南日报;2006年
2 特派记者 陈曦邋刘晓 沈文虹;让传统文化进一步走进青少年传统教育[N];南京日报;2007年
3 张卓;重返迷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N];中华建筑报;2006年
4 袁行霈;国学的当代形态[N];光明日报;2007年
5 陆梅;沪上学者反思国学热[N];文学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杜悦;什么是国学 什么是传统文化[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曹建文;存续民族的文化血脉[N];光明日报;2006年
8 赖少芬 卢迎新;学子冷漠,给“国学热”泼冷水[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9 记者 薛向群;黄帝祭祀与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召开[N];陕西日报;2005年
10 ;要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现实作用[N];人民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温搏;当代武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2 兰文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现代建构的双重文化进路[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李莉;中国传统松柏文化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4 吴nI南;无锡国专与现代国学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春姣;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文化批判[D];黑龙江大学;2004年
6 薛文礼;中国传统药业史论[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7 徐立钱;穆旦与英国现代主义诗歌[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8 赵宏志;中国个性伦理的萌发与展开[D];黑龙江大学;2006年
9 毛兵;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修辞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10 吴天智;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中的和谐观念及其当代转换[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朋颖;中华传统文化在台湾的传播与文化认同[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怡;对峙与融合—论《喜福会》的叙事魅力[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纪征;中华老字号品牌传播初探[D];重庆大学;2009年
4 李晶;新吟诵的兴起及其文化意义[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沈奕;国学公园建设初探[D];浙江大学;2011年
6 周丽;中国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7 孙明;基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价值的开发设计研究[D];东华大学;2010年
8 程慧芳;闽、台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谭溪;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谐发展的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10 黄艳丽;中国当代室内设计中对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本文编号:23105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310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