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红学历程
[Abstract]:From the end of the 19 th century to the beginning of the 20 th century, this period is the transition period of our country's academic. This includes not only the change of academic subject, but also the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research from comprehensive subject to individual specialization. The true meaning of red science should be said to be established from the participation of three people who are called masters of Chinese culture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 The red school of the 20th century is connected by several great climaxes: firs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new red school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century; second, the critique of the red school in the 1950s; thirdly, the popularity of the red school in the 1970s; and fourth, the trend of the pluralistic red school in the eighties and nineties. Since the 1920s and 1930s, history, literature, philosophy, economics, sociology, chemistry, geology and biology have gradually become specialized subjects. Various kinds of experts also appeared one after another. Call it "critical Redology" in the 1950s
【作者单位】: 中国艺术研究院
【分类号】:I207.41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梁扬,谢仁敏;新时期《红楼梦》语言研究述略[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2 曹诣珍;《红楼梦》语言研究的对象及方法述略[J];红楼梦学刊;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梁扬;谢仁敏;;新时期《红楼梦》语言研究述略[A];广西语言文学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宋颜莉;范式建构:余英时“新典范说”对传统红学研究方法论的突破[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梦溪;红学三十年[J];文艺研究;1980年03期
2 侯志英 ,陈士农 ,尹俊忠;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上)[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年05期
3 凌江;江苏红学会在宁成立[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82年03期
4 邓遂夫;一部别具风格的红学专著——读舒芜《说梦录》[J];天津社会科学;1983年06期
5 邢莉;蒙古族红学评点家哈斯宝的小说理论[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6 冯其庸;红学随想[J];红楼梦学刊;1986年04期
7 何思玉;关于建立“红学史学”的建议[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8 光之;;县级红学刊物——《平湖红学》[J];红楼梦学刊;1990年01期
9 谭朝炎;评邓遂夫《红学论稿》[J];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1年04期
10 张银堂;俞平伯的“钗黛合一”说是一种美学评断[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张杰;;新发现高鹗会试履历中的籍贯与生年[A];第二届国际满学研讨会论文集(上)[C];1999年
2 徐建春;;20世纪徐学研究的两个重大转折——纪念徐霞客逝世360周年[A];徐霞客逝世360周年纪念活动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3 何永康;;皓皓之白 察察之身——在纪念蒋和森先生诞辰75周年暨江苏省红楼梦学会2004年年会上的讲话[A];红学论文汇编[C];2004年
4 陈友龙;;物换星移 文化长存——在纪念蒋和森先生诞辰75周年暨江苏省红楼梦学会2004年年会上的讲话[A];红学论文汇编[C];2004年
5 江慰庐;;破解开了“曹雪芹写的碑文”之谜——“曹寅篆额”碑铭发现纪实[A];红学论文汇编[C];2004年
6 刘丽丽;;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之今读[A];2006贵州省首届古典文学与民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丽丽;王云阁;;留得枯荷听雨声——关于网上《红楼梦》诗词评论的综述[A];2006贵州省首届古典文学与民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煦;俞平伯对《红楼梦》的研究[N];光明日报;2000年
2 张楠;百年《红楼梦》原是盗版曹雪芹原刊本浮出水面[N];工人日报;2000年
3 王巍;程甲本《红楼梦》尘埃出浴[N];河南日报;2000年
4 ;对红学专家的访谈[N];河南日报;2000年
5 胡文彬;睿藻仙才盈彩笔[N];人民政协报;2000年
6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 胡文彬;王蒙眼中的《红楼梦》[N];人民政协报;2000年
7 甯甯;提倡严谨的学风[N];人民政协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俞小石;“红学”期待重大突破[N];文学报;2000年
9 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初级会计资格《经济法基础》试题[N];中国财经报;2001年
10 王宝生;填补《红楼梦》版本史上的空白[N];中国化工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邓江权;多元化语境中的贾宝玉形象比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兴龙;诗性智慧视野中的《红楼梦》神话系统原型剖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燕翠;永恒之美的追求[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邓艮;初期白话诗坛坐标上的俞平伯[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030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4030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