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宓论《三国演义》
[Abstract]:A continuation of Wu Mi's Diary records his excellent comments on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published three times in 1959 by Wu Mi, a master of Chinese studies. Wu Mi, undeterred by the prevailing customs, gave a high degree of evaluation of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with a sincere attitude, and expressed his own views on the "orthodoxy" problem and the portrayal of the characters. It fully demonstrates the spirit of truth-seeking and the academic pursuit of daring to tell the tru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tudy history of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it also has valuable academic value.
【作者单位】: 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
【基金】: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部区域文化研究中心2008年课题(XBZX0913)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41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云;;简论《三国演义》中的易主现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2 杨定勋;试论曹操的用人观[J];保山师专学报;2004年06期
3 罗莹;;成也义,败也义——小议刘备集团之成败[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罗莹;谭国应;;从创作实践看古代历史演义小说的信与趣[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张杏丽;;《三国演义》中刘备的明君形象[J];消费导刊;2009年11期
6 周晓琳;;从清代小说看《三国演义》的经典化[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8期
7 陈志勇;生命燃烧之曲——《三国演义》作者对英雄死亡的描写与感悟[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8 韩伟表;罗贯中著述研究举要——《三国演义》文献学研究之一[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1期
9 欧阳健;清代三大演义定本的形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10 沈伯俊;;“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说商兑[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闵庚旭;《三国志演义》早期文本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郭素媛;《三国演义》诠释史论[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张雯;诸葛亮言语交际策略的语用学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2 邹彬;《三国演义》在明清时期的传播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3 韩得志;《三国演义》“贼”义解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4 李晶;论小说评点的心灵化特征及其现代适用性[D];中南大学;2008年
5 钱耘云;互文性与翻译——《三国演义》罗译本评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6 何东;《三国演义》中诗词运用的艺术[D];延边大学;2007年
7 孙琳;略论明清小说中的军师形象及其文化意蕴[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8 潘演强;《三国演义》及其英译本文体学比较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茂华;我观《心香泪酒祭吴宓》之争议[J];文学自由谈;1997年05期
2 王泉根;'98重庆“吴宓学术研讨会”综述[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3 江弱水;“我是吴宓教授”[J];读书;2000年07期
4 刘达灿;纪念吴宓 走近吴宓[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杨焕亭;吴宓早期诗论概观[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3期
6 孙悦;吴宓在清华求学期间治学思想的摇摆与确立[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贡惠;读三国说"分合"——读《三国演义》有感[J];石油政工研究;2005年02期
8 王东明;建国以来《三国演义》主题研究综述[J];理论月刊;1995年03期
9 刘淑玲;吴宓与《大公报·文学副刊》[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1年04期
10 闻晴;全国第二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观点综述[J];中州学刊;198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喻斌;;曲直随剪裁 善恶任取舍——析《三国演义》中上庸之战的虚与实[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2 单长江;;《女仙外史》乃刻意模仿《三国演义》之作[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于雷;;无鲁鱼亥豕 倒新鲜别致——泛论《红楼梦》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与创新[A];红学论文汇编[C];2004年
4 金松姬;;张衡赋与庄子的自适思想[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5 余兰兰;;“神仙”式的军师——论《三国志平话》对诸葛亮形象的神化[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袁进;;连接古今的过渡小说——论《花月痕》的影响[A];山东近代文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7 韩石山;;热气腾腾的乡村政治闹剧——评《龙凤呈祥》[A];2003年中国小说排行榜[C];2004年
8 陈松柏;;《水浒传》作者考辨八说[A];水浒争鸣[第六辑]——2000年水浒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胡淳艳;;《水浒传》专制政体模式之解读[A];水浒争鸣[第六辑]——2000年水浒学会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金雅;;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探索——论姚雪垠的小说美学思想[A];纪念姚雪垠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新文学学会第26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蛟潭二中 王胜生;浅谈《三国演义》中的“易主”现象[N];学知报;2010年
2 刘自立;读吴宓书一隅[N];团结报;2000年
3 卢可思;吴宓与他的“性情诗”[N];中华读书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成长;鼎足三分梦 杂然赋流形[N];中国文化报;2010年
5 宋文佳;毛彦文:感情生活的啬与丰[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孙绍振;多智、多妒、多疑的审美循环[N];人民日报;2011年
7 汪荣祖;钱锺书评吴宓诗集[N];南方周末;2007年
8 冉利华;《三国演义》对反讽的运用[N];文艺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金莹;《三国》多少事,都付笑骂中[N];文学报;2010年
10 王天保;虚构的权力与理想的高度[N];文艺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蒋书丽;论吴宓中西融合的文化理想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赵美玲;中国古典诗歌在泰国当代的传播与影响[D];上海大学;2010年
3 孙媛;现代性视域中的吴宓诗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4 葛鑫;《史记》对四大名著的叙事影响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5 甄静;元明清时期《世说新语》传播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云;《三国演义》“择主”描写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邹彬;《三国演义》在明清时期的传播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3 古旭;《三国演义》研究三题[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4 沈晓云;《三国演义》文白相间的语言特点[D];宁波大学;2010年
5 韩得志;《三国演义》“贼”义解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6 种松;对《三国演义》中武术器械之探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7 李国帅;近现代三国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崔高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言语交际的语用分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9 肖艳丽;明末清初《三国演义》续书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10 徐彦峰;“权力的合理架构”:论中国封建社会的君臣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404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440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