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鸿铭及其文化建设思想
[Abstract]:Gu Hongming was forgotten because his political views were conservative and out of tune with the times. However, in the modernization drive today, rethinking Gu Hongming's thought, we can find his unique contribution. Gu Hongming first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modernization". He advocated adopting the expanding spirit and progressive concept of western culture and taking a road of modernization based on tradition, which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he West. I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he creatively studied Chinese studies so that they could get out of the old way and enter the background of world culture. He founded Sinology and translated Chinese classics, so that western scholars can really understand the true spirit of Chinese culture. Gu Hongming is an active cultural builder.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西《双休日》杂志社;
【分类号】:G12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旭霞;试论张之洞的廉洁观[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2 陈占彪;眷顾·弃绝·超脱——试论辜鸿铭、鲁迅、林语堂对传统文化的三种价值取向[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广勇;社会变迁中的中国近代教育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邓永芳;文化现代性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3 方厚升;辜鸿铭与德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志龙;一位儒臣的政治诉求[D];安徽大学;2005年
2 宁宁;论张之洞外交思想[D];安徽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海燕;钱宏;;辜鸿铭及其文化建设思想[J];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11期
2 宋媛;游子归乡与文人传教——辜鸿铭林语堂对外文化介绍的同与异[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3 宋媛;游子归乡与文人传教——辜鸿铭、林语堂对外文化介绍的同与异[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4 包恒新;辜鸿铭文明观平议[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9年04期
5 卢素琼,祝远德;西学东渐大潮中的反向文化传播[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04期
6 周良发;;辜鸿铭、杜亚泉、梁漱溟中西文化观比较[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7 张启安;张畅;;论辜鸿铭的中西文化观[J];教书育人;2006年S1期
8 黄珊元;;战争的出路与中国文明——读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有感[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9 黄玉萍;;论辜鸿铭文化保守主义的悲剧色彩[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年06期
10 王蒙;;文化传统与无文化的传统[J];读书;1989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佳;;传统文化与社区先进文化建设[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2 陈沛沛;杨枝青;杨杏林;张晶滢;肖芸;苏丽娜;;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思想造就了“海派中医”[A];全国第十八次医古文研究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缪品枚;;畲族与闽东传统文化[A];畲族文化研究(下册)[C];2003年
4 冯敏;;凉山彝族传统文化与改革[A];民族学研究第十辑——中国民族学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5 田峰;;传统文化与晋江文化的现代化[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孙媛媛;张小平;;谈色生“辉”——论中国五色的象征意义[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韦英生;;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应重视发展少数民族文化[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金英;;传统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变迁——以安顺屯堡文化为例[A];“社会学与贵州‘十一五’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东阳;高申春;;中国传统文化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学意义[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8年全国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黄学良;;中国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初探[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威;首届克州“玛纳斯”国际文化旅游节在阿合奇开幕[N];克孜勒苏报;2007年
2 冯其庸;文化振兴需广开“才路”[N];人民日报;2007年
3 新华;利用节假日弘扬传统文化[N];中国旅游报;2007年
4 见习记者 禹媚邋记者 何腾江 通讯员 曾木华;黄圃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N];中山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何沙洲 实习记者 吴闻莺;传统文化是一笔大财富[N];经理日报;2004年
6 陈四四;行走在挑剔的目光中[N];四川日报;2007年
7 著名学者 文怀沙;尊重传统不等于开倒车[N];人民日报;2008年
8 王玉梅邋程晓龙;媒体要积极推进传统文化发展[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9 主讲人 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 刘梦溪;国学与传统文化[N];九江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郑照魁;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N];南方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方厚升;辜鸿铭与德国[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2 廖君湘;南部侗族传统文化特点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3 包仕国;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安全的衍进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李海英;朝鲜民族稻草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东e,
本文编号:2483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483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