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要为“浙学”张一军——王国维的文化心态与学术追求

发布时间:2019-10-08 00:54
【摘要】:王国维号称"史学大师"、"国学大师",其生涯不过半百,然造述惊人。其所涉及的学术领域之广,并世罕有其匹。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故蔚为一代宗师。若将王氏一生的学术成就归结起来,其前期成就主要在文学,包括文艺批评、诗词与戏曲史研究,他融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哲学、美学理论为一炉,著有腾誉士林的《红楼梦评论》、《人间词话》,迄今仍被学术界奉为经典名著。王氏匪夷所思地沉潜于西方哲学家那布满艰涩而又幽邃的思想丛林,采撷下盈溢着文化芬芳的花蕾,并播撒在近代那贫瘠的美学园圃中,堪称将西方美学系统引入中国并使其独立为一门学科的第一人。王氏后期,学术重心转入对金甲文字、汉晋简牍、汉魏石经、敦煌卷子、古器物学的考释,仍是当代史坛无法逾越的学术空间;王氏于商周史、蒙元史等方面的研究,更是生面别开,创获尤多。至于传统的"说文"学、训诂学、音韵学、版本目录学、校勘学,亦皆渊萃卓如;王氏纯熟地以小学沟通学术之林,诚为其治学中的一大法宝。就其治学特点而言,大抵有四:一是视野开阔,气象宏深,大气包举;二是果于自信,而又不武断、更不师心自用。对学术自由的笃信和力行,是王氏作为一个成熟学者的重要标志;三是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与独立意识。王氏自觉地追求学术上的"无我之境",即注重学术、知识本身相对存在的客观价值与长远效用,并强调学术上的"三无"主张;四是方法科学,观念先进。尤以其"二重证据法"和"阙疑法"为著。胡适、吴宓等人之所以极力聘请王氏入主清华国学研究院,不仅缘于王氏卓荦的学术成就,他们同时也看到了王氏身上所透发的那种强烈的学术魅力与超凡气象。环顾近现代学术界,大家辈出,却鲜有像王氏这样的旷世奇才,在哲学、经学、小学、文学、史学、美学、考古学、戏曲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逻辑学、版本目录学、古器物学等各个方面丰饶地展开。
【作者单位】: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
【分类号】:K2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秀仁;再论绰尔城(塔子城)历史地理诸问题[J];求是学刊;1980年04期

2 王慎行;v佟雒目际蚚J];人文杂志;1980年05期

3 郭和平;写壮阔之景 抒深远之意——读《登鹳雀楼》[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1980年00期

4 王振铎;一个文艺学说的形成——从“境界”到“意境”[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5 叶朗;石涛“画语录·尊受章”的解释问题[J];美术研究;1980年04期

6 蓝华增;说意境[J];文艺研究;1980年01期

7 傅晓航;戏曲史科学的奠基人——读《王国维戏曲论文集》[J];文艺研究;1980年02期

8 叶朗;艺术形式美的一条规律[J];文艺研究;1980年06期

9 陈元晖;王国维的美学思想[J];哲学研究;1980年05期

10 陈元晖;王国维的美学思想(续)[J];哲学研究;198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许祖华;;新时代的恋旧情结——闻一多的文化心态研究[A];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1999年

2 刘德昌;;对西江苗族文化现象的思考[A];苗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3 杨恩成;杜晓勤;;论杜甫的文化心态结构[A];唐代文学研究(第五辑)——中国唐代文学学会成立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暨第六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4 钱中文;;文学理论:在新世纪的晨曦中[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杜书瀛;;百年扫描——中国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回顾[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陈太胜;;现代性进程里的文学理论[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7 卢佑诚;;关于古代文论研究的两点看法[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徐亮;;论文学时代的文艺学[A];“新中国文学理论五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赵绪成;;纪念甲骨文发现100周年甲骨文与商代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甲骨文书法展开幕词[A];江苏纪念甲骨文发现100周年甲骨文与商代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1999年

10 张俊之;;罗振玉对甲骨文书法的贡献[A];江苏纪念甲骨文发现100周年甲骨文与商代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岱年;中国文化的要义不是三纲六纪[N];北京日报;2000年

2 江林昌;新学问大都由于新发现[N];中国教育报;2000年

3 金谷子;灯火阑珊处[N];中国教育报;2000年

4 孙红敏;一个人和他经历的历史[N];重庆商报;2000年

5 孙燕;在现实与历史间思考[N];中国文化报;2000年

6 李学勤;夏商周文化的异与同[N];中国文物报;2000年

7 黑龙江 王德祥;中华诗词随手查[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0年

8 刘文锁;尼雅河的古代文明[N];光明日报;2000年

9 赵洛;元曲:大都?中都?[N];光明日报;2000年

10 包崇肖;作家的乏学与作品的乏力[N];工人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朝明;旧籍新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田旭东;20世纪中国古史研究主要思潮概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3 骆冬青;二十世纪中国政治美学与文艺美学[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4 刘蔚;宋代田园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郦波;王世贞文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李丽;《人间词话》辨[D];暨南大学;2003年

7 高一农;汉赋专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李瑞明;雅人深致[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朱惠国;中国近世词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10 黄晖;现代诗学中的审美主义:中国与西方[D];苏州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珩;人性论与先秦管理思想[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2 肖宗泉;浅论新时期文化心态小说[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3 马军英;试论康德对王国维和巴赫金美学思想的影响[D];郑州大学;2001年

4 王海涛;从刘熙载到王国维——兼论中国传统美学的近代转型[D];四川师范大学;2001年

5 赵万法;栖居与漂泊[D];安徽大学;2001年

6 丁增武;路遥小说论[D];安徽大学;2001年

7 秦竞芝;陈寅恪与新考据学[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宋兵;清真词接受史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李娜;反盗版的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2年

10 王宏;加入WTO的效应——从文化哲学的角度看[D];黑龙江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5460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5460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f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