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近代国际视野下基于中华一体的民族认同、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

发布时间:2020-07-26 07:41
【摘要】:近代中国被动开放并融入世界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中国国家与中华文化渐渐以清晰的"自我形象"屹立于世界的过程:"血缘或种族身份"上,形成了"中华民族"这一涵括了境内各民族的、多元一体的民族共同体的全新概念,形成了中国境内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同属中华民族并据此区分"我中国人"与"他族"、外国民族的民族意识;"政治身份"上,形成了对自己所属国家"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的政治共同体的认知,并形成了以"中华"作为新政治共同体之名号的共识;"文化身份"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与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体认日趋清晰、日益强化,并形成了近代意义上的"国学"、"国粹"、"民族精神"与"文化中国"等概念。"中华一体"的历史意识与文化传统体现于近代国人的民族、国家与文化认同意识中,三种认同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对增强中华民族的整体性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苏娟;;2010年中国国家文化安全热点分析[J];文化艺术研究;2011年02期

2 ;《同舟共进》2011年第7期目录[J];书屋;2011年07期

3 ;编读往来[J];文化纵横;2011年03期

4 刘泽华;;关于天安门前竖孔子像问题答客问[J];史学月刊;2011年07期

5 胡沧泽;;闽文化第六讲 明清至近代时期的闽文化[J];政协天地;2011年07期

6 于志学;;探析强权文化与弱势文化之间的冲突[J];大众文艺;2011年14期

7 王美利;王晓榕;;试论五四民主精神对中国文化转型的影响[J];福建党史月刊;2011年10期

8 诸芳;;论和谐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J];红河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9 傅才武;陈庚;;国家文化体制的历史来源——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模式的结构化和制度化(1927-1949)[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戴晓东;;文化安全的三个辩证关系[J];社会科学;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光芒;;文化理论建构与民族认同问题[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2 陈道章;;论船政文化[A];闽都文化研究——“闽都文化研究”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3年

3 陈旭麓;;传统·启蒙·中国化[A];时代与思潮(1)——五四反思[C];1989年

4 ;时代与思潮(3)中西文化交汇目录[A];时代与思潮(4)——文化传统寻绎[C];1990年

5 冉光荣;;民族文化传承再析[A];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许纪霖;;一幕沉重的悲喜剧——40年代“融和”中西文化的回顾[A];时代与思潮(2)——中西文化冲撞[C];1989年

7 陈遵沂;;文化的历史选择与中国现代人文及科学精神的把握[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8 毛伟;;全球化与传统民族文化变迁[A];传统文化与先进文化构建[C];2004年

9 孟慧英;;试谈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特点[A];《民族遗产》(第一辑)[C];2008年

10 田文军;;冯友兰文化观刍议[A];“中国名辩学与方法论研讨会、道家与西方研讨会、冯友兰哲学思想研讨会”优秀论文精选[C];199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欧阳哲生;读“近代中国文化转型研究丛书”琐记[N];中华读书报;2009年

2 特约评论员 党国英;从共同文化入手凝聚民族认同[N];南方周末;2009年

3 宋钻友 本报记者 陈恒才;近30位香山籍名人叱咤上海滩[N];中山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龚丹韵;公祭复苏,现代化征程中的价值寻根?[N];解放日报;2007年

5 记者 高艳鸽;立体展现近代中国文化转型进程[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6 来建强邋沈汝发;闽都文化古为今用[N];华东旅游报;2008年

7 袁永君;不以兴衰论文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8 本报记者 何馨;开拓性的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专题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9 耿云志;文化转型研究的意义与研究框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10 新华社记者 来建强邋沈汝发 福建日报记者 卢雅;打造四大文化品牌 闽都文化古为今用[N];福建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佟春霞;文化殊异与民族认同[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戴晓东;加拿大: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安全[D];复旦大学;2004年

3 雷晴岚;(亻革)家“哈冲”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严墨;碎片化到重构[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袁立莉;“东方文化派”思想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兰堞;寻求多样性中的统一[D];四川大学;2007年

2 王柳润;观看羌历年[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3 兰如阳;文化诠释力:人的意义存在的伦理学视角[D];贵州大学;2008年

4 林伟;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的融合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5 黄骞;多元文化主义与澳大利亚民族认同[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连燕春;价值的冲突与抉择:论严复与中国传统文化[D];厦门大学;2008年

7 徐飞;多元文化关系中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法理思考[D];新疆大学;2008年

8 汤淑红;试论全球化下的文化变迁[D];山西大学;2008年

9 王慧东;鄂温克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幼儿教育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10 平锋;族群记忆、文化认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7704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27704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5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