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市学习型城市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0 06:57
作为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主体内容、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求,学习型城市建设已然成为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学习型城市发展战略的提出既响应了终身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号召,也描绘出了未来城市发展的美好蓝图。因此,建设学习型城市对提升城市活力、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学习型城市建设已经在北京、上海、天津、常州、太原、昆山等地陆续进行,并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效。但是关于学习型城市发展的研究多集中于大城市,有关中小城市建设学习型城市的成果相对较少。曲阜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著名的东方文化圣城,其特有的文化发展特色,为曲阜构建学习型城市提供了先天优势,使曲阜初步具备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首先对学习型城市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分析与界定,并总结出学习型城市具有的共性特征:学习理念的终身性;学习行为的全员性;学习机会的均等性;学习体系的社会性;学习方法的创新性;人际环境的和谐性。其次,通过实地调查和访谈,搜集曲阜城市发展现状的一手资料,并进行资料的系统整理和分析;再次,基于调查结果,客观、理性地分析了曲阜市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必要性及建设...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学习型城市建设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石
2.学习型城市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3.学习型城市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求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1.学习型城市研究的主要内容
2.学习型城市研究的趋势展望
(四)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五)相关概念界定
1.学习型城市
2.学习型社会
3.学习型组织
二、曲阜市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一)实施“八城同创”的应然追求
(二)实现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客观要求
三、曲阜市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现状
(一)建设优势
1.政府决策科学
2.文化积淀深厚
3.实践基础良好
4.著名旅游圣城
(二)存在的问题
1.尚未形成建设共识
2.建设任务不甚明确
3.终身教育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四、曲阜市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建议
(一)明确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目标定位
1.立足中小城市定位,打造特色县级市
2.明确阶段发展目标,实现逐步推进
(二)完善城市的终身教育体系
1.发挥基础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作用
2.利用高等教育的中心辐射功能
3.发挥继续教育的推动作用
4.凸显社区教育主阵地的优势
5.强化职业教育的重要功能
(三)彰显儒家文化的优势特色
1.继续举办孔子文化大讲堂
2.深入推进百姓儒学节建设
3.充分发挥孔子图书馆功能
4.推进孔子博物馆建设
5.丰富孔子文化主题演出
6.扩大免费游“三孔”的宣传力度
7.塑造街道特色文化
8.依托“背论语”推进全民阅读
(四)发挥旅游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1.改善交通,拓展旅游客源
2.打造品牌,发展特色旅游
(五)发展壮大城市的学习型组织
1.发挥学习型政府的领导力量
2.发挥学习型企业的核心影响
3.发挥学习型社区的载体作用
4.发挥学习型家庭的示范功能
(六)营造终身学习的文化氛围
1.启动全民学习活动周
2.建设全民学习网
(七)探索学习型城市的运行机制
1.增强动力机制
2.强化激励机制
3.完善投入机制
4.引入竞争机制
5.重视评价机制
五、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建设可持续学习型城市的墨西哥城声明[J]. 苑大勇. 中国成人教育. 2016(02)
[2]学习型城市视角下社区教育的价值取向[J]. 潘士君. 当代继续教育. 2014(05)
[3]比较视野下的学习型城市建设——从上海范式看温州路径[J]. 毛丽萍. 成人教育. 2014(10)
[4]泛在学习视角下学习型城市的建设试析[J]. 张欣.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14(05)
[5]《推进意见》指引我国学习型城市的建设——读《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J]. 叶忠海. 职教论坛. 2014(27)
[6]基于“北京宣言”框架下的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战略架构[J]. 丁红玲. 中国成人教育. 2014(17)
[7]韩国终身学习城市发展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 饶雨,李盛聪. 当代继续教育. 2014(04)
[8]学习型城市建设探讨[J]. 李全奎.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4(07)
[9]可持续学习型城市的内涵及启示[J]. 樊小伟. 成人教育. 2014(07)
[10]阐释《建设学习型城市北京宣言》的第一承诺——“Empowering Individuals and Promoting Social Cohesion”的意涵和践履[J]. 高志敏.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4(03)
硕士论文
[1]广州市创建学习型城市策略研究[D]. 王明臣.吉林大学 2015
[2]学习型城市标准研究[D]. 宋永芳.华南理工大学 2015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学习型城市建设研究[D]. 翁远霞.曲阜师范大学 2015
[4]学习型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估研究[D]. 王彬.东北财经大学 2013
[5]英国建设学习型城市的保障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D]. 王嘉慧.山西大学 2012
[6]杭州学习型城市推进机制研究[D]. 唐海艳.杭州师范大学 2012
[7]构建福州学习型城市的探索[D]. 熊月林.福建农林大学 2011
[8]英国学习型城市建设机制研究[D]. 王红云.首都师范大学 2009
[9]济南市学习型城市构建研究[D]. 智萌.山东师范大学 2009
[10]关于我国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初步探索[D]. 段安斌.厦门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29187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学习型城市建设是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石
2.学习型城市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3.学习型城市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求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1.学习型城市研究的主要内容
2.学习型城市研究的趋势展望
(四)研究设计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五)相关概念界定
1.学习型城市
2.学习型社会
3.学习型组织
二、曲阜市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必要性
(一)实施“八城同创”的应然追求
(二)实现城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客观要求
三、曲阜市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现状
(一)建设优势
1.政府决策科学
2.文化积淀深厚
3.实践基础良好
4.著名旅游圣城
(二)存在的问题
1.尚未形成建设共识
2.建设任务不甚明确
3.终身教育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四、曲阜市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建议
(一)明确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目标定位
1.立足中小城市定位,打造特色县级市
2.明确阶段发展目标,实现逐步推进
(二)完善城市的终身教育体系
1.发挥基础教育的起点和基础作用
2.利用高等教育的中心辐射功能
3.发挥继续教育的推动作用
4.凸显社区教育主阵地的优势
5.强化职业教育的重要功能
(三)彰显儒家文化的优势特色
1.继续举办孔子文化大讲堂
2.深入推进百姓儒学节建设
3.充分发挥孔子图书馆功能
4.推进孔子博物馆建设
5.丰富孔子文化主题演出
6.扩大免费游“三孔”的宣传力度
7.塑造街道特色文化
8.依托“背论语”推进全民阅读
(四)发挥旅游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1.改善交通,拓展旅游客源
2.打造品牌,发展特色旅游
(五)发展壮大城市的学习型组织
1.发挥学习型政府的领导力量
2.发挥学习型企业的核心影响
3.发挥学习型社区的载体作用
4.发挥学习型家庭的示范功能
(六)营造终身学习的文化氛围
1.启动全民学习活动周
2.建设全民学习网
(七)探索学习型城市的运行机制
1.增强动力机制
2.强化激励机制
3.完善投入机制
4.引入竞争机制
5.重视评价机制
五、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建设可持续学习型城市的墨西哥城声明[J]. 苑大勇. 中国成人教育. 2016(02)
[2]学习型城市视角下社区教育的价值取向[J]. 潘士君. 当代继续教育. 2014(05)
[3]比较视野下的学习型城市建设——从上海范式看温州路径[J]. 毛丽萍. 成人教育. 2014(10)
[4]泛在学习视角下学习型城市的建设试析[J]. 张欣. 高等继续教育学报. 2014(05)
[5]《推进意见》指引我国学习型城市的建设——读《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J]. 叶忠海. 职教论坛. 2014(27)
[6]基于“北京宣言”框架下的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战略架构[J]. 丁红玲. 中国成人教育. 2014(17)
[7]韩国终身学习城市发展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 饶雨,李盛聪. 当代继续教育. 2014(04)
[8]学习型城市建设探讨[J]. 李全奎.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4(07)
[9]可持续学习型城市的内涵及启示[J]. 樊小伟. 成人教育. 2014(07)
[10]阐释《建设学习型城市北京宣言》的第一承诺——“Empowering Individuals and Promoting Social Cohesion”的意涵和践履[J]. 高志敏.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4(03)
硕士论文
[1]广州市创建学习型城市策略研究[D]. 王明臣.吉林大学 2015
[2]学习型城市标准研究[D]. 宋永芳.华南理工大学 2015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学习型城市建设研究[D]. 翁远霞.曲阜师范大学 2015
[4]学习型城市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估研究[D]. 王彬.东北财经大学 2013
[5]英国建设学习型城市的保障体系及对我国的启示[D]. 王嘉慧.山西大学 2012
[6]杭州学习型城市推进机制研究[D]. 唐海艳.杭州师范大学 2012
[7]构建福州学习型城市的探索[D]. 熊月林.福建农林大学 2011
[8]英国学习型城市建设机制研究[D]. 王红云.首都师范大学 2009
[9]济南市学习型城市构建研究[D]. 智萌.山东师范大学 2009
[10]关于我国创建学习型城市的初步探索[D]. 段安斌.厦门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1291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129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