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复译与译者话语权建构策略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07 23:42
文章以《墨子》在历时语境中的两种复译本为例,从传播学五要素,即主体、内容、受众、媒介与效果等方面探析中外复译者在话语权建构策略上的异同及深层次原因,综合考虑译者话语权建构的效果及影响来评价典籍复译,为当下国学典籍的海外英译提供启示与借鉴。
【文章来源】: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01)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中外译者话语权建构策略比较
(一)话语主体:中外译者模式选择
(二)话语内容:译作类型与策略选择
(三)话语对象:读者类型比较
(四)话语平台:翻译中介选择
(五)话语反馈:译评比较
三、中外译者话语权建构策略异同对于典籍外译的启示
(一)典籍复译要有明确的读者定位,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
(二)注重翻译中介作用,确保典籍外译传播效果
(三)坚守典籍外译的文化立场,培养高素质人才
本文编号:3270593
【文章来源】: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01)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中外译者话语权建构策略比较
(一)话语主体:中外译者模式选择
(二)话语内容:译作类型与策略选择
(三)话语对象:读者类型比较
(四)话语平台:翻译中介选择
(五)话语反馈:译评比较
三、中外译者话语权建构策略异同对于典籍外译的启示
(一)典籍复译要有明确的读者定位,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
(二)注重翻译中介作用,确保典籍外译传播效果
(三)坚守典籍外译的文化立场,培养高素质人才
本文编号:32705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270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