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鸿雁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9 16:07
本文分为史论和文学观照两个部分,对构成唐宋鸿雁词前期积累的先唐鸿雁诗及鸿雁赋体文学先作清理,在此基础上分三章对唐宋鸿雁词进行具体分析。本文第一章为先唐鸿雁文学发展简论。对从《诗经》、《楚辞》时代到汉魏晋南北朝的鸿雁文学作品进行了概述性的分析和梳理。第二章从两个层面对鸿雁意象进行诠释,以展现其丰厚意蕴及抒情倾向。第一个层面为唐宋鸿雁词的意象类型,分别选取了“孤雁”和“秋雁”这两个典型;第二个层面展现了唐宋词中鸿雁意象表现漂泊怀乡、离愁别绪等八个方面的丰富意涵。第三章根据时代背景、个人经历和审美倾向的不同,分别展示了唐宋鸿雁词凄凉婉转、悲壮高远、空灵飘逸的迥异风格。第四章为唐宋名家鸿雁词比较研究。分别将苏轼和辛弃疾、吴文英和蒋捷的鸿雁词放在各自的历史背景下,展现其鸿雁词的共性和差异、时代特点及个人风貌。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章 先唐鸿雁诗赋源流与鸿雁意涵归类
第一节 《诗经》中的鸿雁母题——鸿雁文学考源
一、漂泊——《小雅·鸿雁》
二、相思——《国风·邶风·匏有苦叶》
三、秩序——《国风·郑风·大叔于田》
四、危难——《国风·郑风·女曰鸡鸣》
五、人民疾苦——《国风·唐风·鸨羽》
六、留恋之情——《国风·豳风·九罭》
第二节 《楚辞》中鸿雁意涵的增加
一、思君爱国
二、贤人失志
三、悲秋之叹
第三节 汉魏晋南北朝诗赋中鸿雁意涵的基本定型
一、三曹的鸿雁作品
二、阮籍和嵇康的鸿雁诗
三、汉魏晋南北朝鸿雁赋
第二章 唐宋鸿雁词的意象类型及丰富意涵
第一节 唐宋鸿雁词意象类型
一、霜多雨湿飞难进——孤雁
二、“寸肠万恨”话秋雁
第二节 唐宋鸿雁词的丰富意涵
一、漂泊怀乡
二、离愁别绪
三、相思情爱
四、兄弟情义
五、书信传递
六、爱国忧民
七、隐逸之思
八、沧桑情怀
第三章 唐宋词中鸿雁意象的审美风貌
第一节 凄凉萧瑟,婉转幽怨
第二节 雄浑悲壮,空旷高远
第三节 澄澈空灵,清旷超逸
第四章 唐宋词名家的鸿雁词比较研究
第一节 苏轼、辛弃疾的鸿雁词比较
一、“孤鸿”“断雁”无人省——不同的境遇,同样的孤独
二、“江南烟雨,孤鸿明灭”——个人超脱与时代羁绊
三、“冥冥天际暮鸿飞”——飘逸与沉郁的不同风格
第二节 吴文英、蒋捷的鸿雁词比较
一、“萧萧桧雪雁孤飞”——家国之愁
二、“数声柔橹趁飞雁”——家乡之思
三、“恁时飞来无情雁”——回忆恋情
四、“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人生感怀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说“雁”——李清照二词中“雁”之意象[J]. 张颖.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6(07)
[2]中国文人恋乡情结之文化成因解析[J]. 刘筠梅.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4)
[3]德莱塞小说中的城市空间透视及其意识形态[J]. 方成,蒋道超. 名作欣赏. 2006(12)
[4]浅论中国古代诗词中雁的意象问题[J]. 汪羽旎.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6(05)
[5]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雁意象[J]. 付春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12)
[6]论纳兰词的鸿雁意象[J]. 刘怀荣,宋巧芸.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7]雁意象探析[J]. 王翠霞.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6)
[8]中国古代鸿雁文化的道德色彩[J]. 姚立江.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3)
[9]《小雅·鸿雁》新论[J]. 宋金华.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06)
[10]寂寞心曲 孤傲情调——读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J]. 刘宗德. 文史知识. 1995(11)
本文编号:3414015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3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章 先唐鸿雁诗赋源流与鸿雁意涵归类
第一节 《诗经》中的鸿雁母题——鸿雁文学考源
一、漂泊——《小雅·鸿雁》
二、相思——《国风·邶风·匏有苦叶》
三、秩序——《国风·郑风·大叔于田》
四、危难——《国风·郑风·女曰鸡鸣》
五、人民疾苦——《国风·唐风·鸨羽》
六、留恋之情——《国风·豳风·九罭》
第二节 《楚辞》中鸿雁意涵的增加
一、思君爱国
二、贤人失志
三、悲秋之叹
第三节 汉魏晋南北朝诗赋中鸿雁意涵的基本定型
一、三曹的鸿雁作品
二、阮籍和嵇康的鸿雁诗
三、汉魏晋南北朝鸿雁赋
第二章 唐宋鸿雁词的意象类型及丰富意涵
第一节 唐宋鸿雁词意象类型
一、霜多雨湿飞难进——孤雁
二、“寸肠万恨”话秋雁
第二节 唐宋鸿雁词的丰富意涵
一、漂泊怀乡
二、离愁别绪
三、相思情爱
四、兄弟情义
五、书信传递
六、爱国忧民
七、隐逸之思
八、沧桑情怀
第三章 唐宋词中鸿雁意象的审美风貌
第一节 凄凉萧瑟,婉转幽怨
第二节 雄浑悲壮,空旷高远
第三节 澄澈空灵,清旷超逸
第四章 唐宋词名家的鸿雁词比较研究
第一节 苏轼、辛弃疾的鸿雁词比较
一、“孤鸿”“断雁”无人省——不同的境遇,同样的孤独
二、“江南烟雨,孤鸿明灭”——个人超脱与时代羁绊
三、“冥冥天际暮鸿飞”——飘逸与沉郁的不同风格
第二节 吴文英、蒋捷的鸿雁词比较
一、“萧萧桧雪雁孤飞”——家国之愁
二、“数声柔橹趁飞雁”——家乡之思
三、“恁时飞来无情雁”——回忆恋情
四、“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人生感怀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说“雁”——李清照二词中“雁”之意象[J]. 张颖.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6(07)
[2]中国文人恋乡情结之文化成因解析[J]. 刘筠梅. 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4)
[3]德莱塞小说中的城市空间透视及其意识形态[J]. 方成,蒋道超. 名作欣赏. 2006(12)
[4]浅论中国古代诗词中雁的意象问题[J]. 汪羽旎.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6(05)
[5]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的雁意象[J]. 付春明.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5(12)
[6]论纳兰词的鸿雁意象[J]. 刘怀荣,宋巧芸.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7]雁意象探析[J]. 王翠霞.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6)
[8]中国古代鸿雁文化的道德色彩[J]. 姚立江.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3)
[9]《小雅·鸿雁》新论[J]. 宋金华. 周口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06)
[10]寂寞心曲 孤傲情调——读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J]. 刘宗德. 文史知识. 1995(11)
本文编号:34140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414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