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福义国学视角语法研究与其三维学术思想
发布时间:2017-05-03 19:06
本文关键词:邢福义国学视角语法研究与其三维学术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博士学位论文《邢福义国学视角语法研究与其三维学术思想》,主要是通过对邢先生在《光明日报》国学版上发表的系列国学视角语法文章进行精细阅评,从而达到总结和阐释邢先生三维学术思想的目的。 笔者选择这一论题的原因有三: 第一,截至到2012年12月31日,邢先生已发表489篇文章,其中《中国语文》29篇,《光明日报》19篇:主编、参著与独著了51本书,其中个人独著21本。3本独著《语法问题发掘集》、《汉语语法学》、《汉语复句研究》已分别荣获了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由于邢先生文章多,篇幅长,信息量大,笔者学力及能力有限,所以只选取了邢先生研究领域里的一个侧面——国学视角,进行“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式的研究。 第二,邢先生发表在《光明日报》国学版上的国学视角语法文章,都是邢先生70岁以后研究相当成熟的代表之作。这些文章都涉及到了语法学,有的直接与语法结合,有的涉及得少些,但都与语法相关。通过对这些“短小精悍、简明扼要”的国学语法小文章的深入阐释,可以破译和发现邢先生是如何将国学与语言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 第三,笔者通过对邢先生发表在《光明日报》国学版上的12篇国学视角语法文章和3篇不在国学版上发表但与国学紧密相关的语法文章的精细体察,发现:邢先生这些文章的构架都是由三大思想维度来支撑的,即邢先生的语法思想、国学思想和传授学思想。 因此,本博士学位论文在结构上分为上编、下编和附注三大部分。 上编是笔者运用文史评论的方式,借助语言学理论,对邢先生的12篇国学视角语法文章进行解读和阐释。笔者的每篇评论不是“面面俱到”,而是选取一个“突出亮点”,进行深入挖掘,力求将邢先生的特色阐释得比较全面,从而发掘出邢先生做研究的奥秘。具体从小句审解、用词辨察、结构组配、特异说法等四个方面展开: (一)小句审解:主要对《“人定胜天”一语话今古》、《漫话“有所不为”》和《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3篇文章进行剖析与阐释,发现邢先生在对小句“人定胜天”、“有所不为”、“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进行研究分析时,研究的重点各不相同,“人定胜天”侧重于古今辩证思维的审解;“有所不为”侧重于对语言事实的关注与尊重;“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侧重于对语言应用的指导。 (二)用词辨察:主要对《“救火”一词说古道今》、《说广数》、《“诞辰”古今演化辨察》3篇文章进行剖析与阐释,发现邢先生在对词“救火”、“四”、“八”、“诞辰”进行研究传授时,传授的方式各不相同,对“救火”一词,在传授过程中注重充分设问的引导;对广数“四”和“八”,在传授过程中注重数字文化的讲解;对“诞辰”一词,在传授过程中注重传授艺术的锤炼。 (三)结构组配:主要对《“X以上”纵横谈》、《“十来年”义辨》、《“生”、“死”与“前”的组合》3篇文章进行剖析与阐释,发现邢先生在对结构“X以上”、“十来年”、“生前”、“死前”进行研究挖掘时,挖掘的方法各不相同,对结构“X以上”,挖掘的方法是探讨、发掘和思索;对结构“十来年”挖掘的方法是不懈地追踪;对结构“生前”、“死前”挖掘的方法是表里值小三角。 (四)特异说法:主要是对《俚俗化北味说法“一+名”》、《在广阔时空背景下观察“先生”与女性学人》、《“起去”的普方古检视》3篇文章进行剖析与阐释,发现邢先生在对特异说法“一+名”、“先生”与女性学人、“起去”进行研究验察时,验察的角度各不相同,对特异说法“一+名”,验察的角度侧重于语法格式的文化视角;对特异说法“先生”与女性学人,验察的角度延伸到了时间、空间、地域、文化、效果、应用实践等多个视野;对特异说法“起去”,验察的角度侧重于普方古大三角的视角。 下编是在上编具体研究的基础上,提炼总结出的三维理论。笔者运用文史评论的方式,借助语言学理论、国学理论和传授学理论,对邢先生的三维学术思想进行细化。在进行阐释细化的过程中,笔者又列举了邢先生的大量研究实例,进行事实论证,力求让读者“看得懂、用得上、信得过”。具体从语法思想、国学思想和传授学思想三个方面展开: (一)邢先生的语法思想:笔者通过对邢先生研究历程的深入考察,总括出了邢先生的七大语法理论,如“小句中枢说”、“句管控”、“两个三角”、“三个充分”、“动词核心名词赋格”、“语表趋简语义兼容”、“词性判定法”等。 (二)邢先生的国学思想:笔者通过对上编12篇国学视角语法文章的精细评说,以及对下编直接反映邢先生国学思想的3篇重要文章《重视语言研究的“向”和“根”》、《国学精魂与现代语学》、《“国学”与“新国学”》的深入研究,发现邢先生具有“儒道合一”的国学思想。其儒家思想表现为:天下情怀和力行意识;其道家思想表现为:人法自然和逆向思维。 (三)邢先生的传授学思想:笔者选取了邢先生经典的教育语录“治学之道学风先导”、“抬头是山路在脚下”、“让学生永远站在问号的起跑点上”和“亦师亦友志在高山”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与阐释,发现邢先生的这四条语录,在中西方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里都可以找到类似的证据,因此,这四条语录可以堪称为现代经典教育观,值得大力推介。 《孟子·万章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附注是笔者在三年攻博期间,围绕邢先生的学术和人生,发表地个人拙见。尽管笔者功力肤浅,但钻劲较足,10篇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研究、探讨、追踪、验察邢先生的为人为文,尽力使得上下编关于邢先生学术思想的阐释更为准确,更为丰满。 如果说上编是邢先生三维学术思想的引领,那么,下编则是邢先生三维学术思想的细化。如果说上下编是研究邢先生三维学术思想的话,那么,附注则是研究邢先生的学术人生。本博士学位论文将学术思想和学术人生结合研究,力求达到“知人论世”、“文人合一”的境界。 写作本文,基于一个朴素的追求:中国要跟世界接轨,要在与世界对话过程中听到自己的声音,语言学研究也必须重视总结自己的东西,更好地认识自己。
【关键词】:邢福义 国学视角 语法文章 三维学术思想 语法思想 国学思想 传授学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146
【目录】:
- 内容摘要5-8
- Abstract8-17
- 上编17-196
- 第一章 关于小句审解18-46
- 1.1 评说《“人定胜天”一语话今古》的辩证思维18-31
- 1.1.1 现象与本质的辩证18-20
- 1.1.2 内因与外因的辩证20-22
- 1.1.3 主观与客观的辩证22-23
- 1.1.4 古义与今义的辩证23-26
- 1.1.5 个体与整体的辩证26-31
- 1.2 评说《漫话“有所不为”》对语言事实的关注与尊重31-37
- 1.2.1 比较语言事实的典型程度31-32
- 1.2.2 比较语言事实的语里含义32-33
- 1.2.3 比较语言事实的语表形式33-34
- 1.2.4 比较语言事实的语用价值34-35
- 1.2.5 比较语言事实的思想内涵35-37
- 1.3 评说《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对语言应用的指导37-46
- 1.3.1 对“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语言理论的探究37-39
- 1.3.2 对“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现实应用的指导39-43
- 1.3.3 推及到所有“世代沿袭名言”现实应用的指导43-44
- 1.3.4 笔者对“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误用原因的语言学解析44-46
- 第二章 关于用词辨察46-77
- 2.1 评说《“救火”一词说古道今》的设问魅力46-54
- 2.1.1 在设问中充分观察46-47
- 2.1.2 在设问中充分描写47-48
- 2.1.3 在设问中充分解释48-51
- 2.1.4 充分设问的价值51-54
- 2.2 评说《说广数》的数字文化54-68
- 2.2.1 辨察数字的文化现象54-57
- 2.2.2 考察数字的文化价值57-60
- 2.2.3 丰富数字的文化理论60-68
- 2.3 评说《“诞辰”古今演化辨察》的传授艺术68-77
- 2.3.1 国学传授的真与美68-69
- 2.3.2 国学传授的情与理69-71
- 2.3.3 国学传授的小与大71-73
- 2.3.4 笔者对“诞辰”一词的思考73-77
- 第三章 关于结构组配77-118
- 3.1 评说《“X以上”纵横谈》对语言问题的探讨、发掘和思索77-96
- 3.1.1 在逻辑中探讨问题77-79
- 3.1.2 在探讨中发掘问题79-82
- 3.1.3 在发掘中思索问题82-84
- 3.1.4 在思索中追踪问题84-96
- 3.2 评说《“十来年”义辨》的追踪信念96-106
- 3.2.1 对概数“来”字语形结构的追踪96-99
- 3.2.2 对概数“来”字语义蕴涵的追踪99-103
- 3.2.3 对概数助词“来”形义辩证的追踪信念103-106
- 3.3 评说《“生、死”与“前”的组合》的小三角研究106-118
- 3.3.1 反义语素同义词的语表形式研究107-109
- 3.3.2 反义语素同义词的语里意义研究109-113
- 3.3.3 反义语素同义词的语用价值研究113-115
- 3.3.4 良好文品 贯穿始终115-116
- 3.3.5 笔者对反义语素同义词的思考116-118
- 第四章 关于特异说法118-196
- 4.1 评说《俚俗化北味说法“一+名”》的语法格式文化118-137
- 4.1.1 “一+名”语法格式的文化渊源118-119
- 4.1.2 “一+名”语法格式的文化内涵119-121
- 4.1.3 “一+名”语法格式的文化价值121-130
- 4.1.4 发掘方言现象传承中华文化130-135
- 4.1.5 笔者对“一+名”语法格式的思考135-137
- 4.2 评说《在广阔时空背景下观察“先生”与女性学人》中的多角度研究137-155
- 4.2.1 对“先生”一词的内涵研究138-141
- 4.2.2 对“先生”一词与女性的关系研究141-147
- 4.2.3 对“先生”一词用于女性学人的理论探究147-152
- 4.2.4 对“先生”一词用于女性学人的实践建议152-153
- 4.2.5 笔者对“先生”一词的思考153-155
- 4.3 评说《“起去”的普方古检视》的研究程序155-196
- 4.3.1 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155-157
- 4.3.2 用事实证明自己的观点157-165
- 4.3.3 用理论解释自己的观点165-174
- 4.3.4 用务实说出自己的疑问174-175
- 4.3.5 笔者对“起去”一词的思考175-177
- 4.3.6 笔者的启示:学术的进步源于否定177-196
- 下编196-340
- 第一章 邢福义的语法思想197-250
- 1.1 邢福义的研究历程198-205
- 1.1.1 练步期(19561965年)198-199
- 1.1.2 求悟期(1966年—1989年)199-201
- 1.1.3 寻己期(1990—今)201-205
- 1.2 邢福义的语法理论205-250
- 1.2.1 “小句中枢说”205-212
- 1.2.2 “句管控”212-220
- 1.2.3 “两个三角”220-227
- 1.2.4 “三个充分”227-234
- 1.2.5 “动词核心名词赋格”234-239
- 1.2.6 “语表趋简语义兼容”239-242
- 1.2.7 “词性判定法”242-250
- 第二章 邢福义的国学思想250-302
- 2.1 邢福义“儒道合一”的思想251-260
- 2.1.1 邢福义的儒家思想251-254
- 2.1.2 邢福义的道家思想254-260
- 2.2 评说《重视语言研究的“向”和“根”》对语言研究未来的展望260-276
- 2.2.1 语言研究的现状260-269
- 2.2.2 语言研究的未来269-276
- 2.3 说《国学精魂与现代语学》对国学与语言学接轨的探究276-288
- 2.3.1 国学与语言学接轨的理论探究276-277
- 2.2.2 国学与语言学接轨的实践印证277-288
- 2.4 评说《“国学”与“新国学”》对当今国学的预测288-302
- 2.4.1 探讨“当今国学”丰富的内涵288-290
- 2.4.2 思索“当今国学”产生的背景290-293
- 2.4.3 发掘“当今国学”发展的道路293-296
- 2.4.4 肯定“当今国学”传播的平台296-298
- 2.4.5 笔者对“当今国学”的思考298-302
- 第三章 邢福义的传授学思想302-340
- 3.1 治学之道学风先导304-316
- 3.1.1 倡导“务实学风”304-307
- 3.1.2 主张“反省自己”307-312
- 3.1.3 重视“引导后辈”312-316
- 3.2 抬头是山路在脚下316-321
- 3.2.1 “抬头是山路在脚下”的阐释316-317
- 3.2.2 “抬头是山路在脚下”的践行317-319
- 3.2.3 “抬头是山路在脚下”的影响319-321
- 3.3 让学生永远站在问号的起跑点上321-327
- 3.3.1 “让学生永远站在问号的起跑点上”的阐释321-323
- 3.3.2 “让学生永远站在问号的起跑点上”源于中西方323-324
- 3.3.3 “让学生永远站在问号的起跑点上”的践行324-327
- 3.4 亦师亦友志在高山327-340
- 3.4.1 “亦师亦友志在高山”的阐释327-332
- 3.4.2 “亦师亦友志在高山”的践行332-340
- 参考文献340
- 附注340-355
- 国学研究与传授学355-357
- 评说《“国学”和“新国学”》一文\ “当今国学”的曑注357-363
- 邢福义:看透方块字的奥妙363-371
- 评说《漫话“有所不为”》对语言事实的关注与尊重371-410
- 吕叔湘慧眼识后辈378-384
- 邢福义的老顽童启示384-389
- 走出语言学的语言学家邢福义389-398
- 一部“新而不难,全而不杂”的好教材398-400
- 一本值得推荐的语言学教材400-405
- 《从“诞辰”古今演化辨察》看语言的规范问题405-410
- 后记410-41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俭明;;要重视特征的研究与描写[J];长江学术;2006年01期
2 汪国胜;;汉语学科的现状与发展[J];长江学术;2008年04期
3 詹卫东;80年代以来汉语信息处理研究述评──作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应用背景之一[J];当代语言学;2000年02期
4 邢福义;从海南黄流话的“一、二、三”看现代汉语数词系统[J];方言;1995年03期
5 邢福义;;说“您们”[J];方言;1996年02期
6 邢福义;说“兄弟”和“弟兄”[J];方言;1999年04期
7 邢福义;小句中枢说的方言实证[J];方言;2000年04期
8 邢福义;说“句管控”[J];方言;2001年02期
9 邢福义;“起去”的普方古检视[J];方言;2002年02期
10 邢福义;有关“起去”的两点补说[J];方言;2002年03期
本文关键词:邢福义国学视角语法研究与其三维学术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35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43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