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9 05:08
  文化自信是对于文化的价值以及发展适应性的认同、认知和践行,是将文化内涵不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重要表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精神、民族意识和民族品格在文化层面的集中表达,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和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文化自信的重要传统资源之一,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种文化资源和精神基础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有利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更好的继承和发展,有利于提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性的融合,有利于更好的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现代化建设,有利于更加坚定我国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视域下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分析首先要基于我们对中华民族五千年积淀的文化营养的充分自信。从“优秀”传统文化的区分标准入手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区分和筛选,进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进行了概念性界定,通过剖析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价值和社会功能,分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满自信的原因及对它提出创造性转化的价值所在。其次,我们对新时代伟大实践形成的历史契机充满了自信,文章分别从必要性、可能性、历史契机三方面详细论述了新时代已经具备了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的契机和条件。...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基本概念的界定
        1.文化
        2.中华传统文化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文化创造性转换
        5.文化自信
    (三) 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动态
    (四) 研究意义
    (五) 主要的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比较分析法
        3.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
    (六)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1.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2.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及其创造性转化的内涵
    (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涵义
        1.“优秀”传统文化的区分标准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基本内涵
    (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价值
        1.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2.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3.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源泉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支撑
    (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功能
        1.认同与整合
        2.教化和动员
        3.吸引和影响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契机
    (一)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必要性
        1.传统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
        2.传统文化社会功能的新时代发挥
        3.社会发展进步对文化的呼唤
    (二)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可能性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性和开放性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包容性与时代性
    (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的历史契机
        1.中华民族伟大新征程的开启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
        2.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转型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
        3.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塑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
        4.当代中国日益走进国际舞台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持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原则
    (一)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时代遵循
        1.适应国际、国内时代发展的需要
        2.适应当代中国主流文化建设的需要
        3.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需要
    (二) 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理论原则
        1.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
        2.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古为今用,开放包容
        4.继承传统,面向现代
四、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的路径思考
    (一) 形式的创造性转化
        1.概念性阐释
        2.实践性运用
        3.创造性转化
    (二) 内容的创造性转化
        1.坚持把握方向,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实现转化
        2.紧跟时代步伐,致力于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
        3.完善价值表达,增强传统文化内容转化的当代活力
    (三) 普及手段的创造性转化
        1.创新文化的话语表达
        2.转变文化的传承方式
        3.完善文化的发展环境
        4.优化文化的传播途径
    (四) 社会实践的创造性设计
        1.政治建设方面:从民本思想到民主法治思想
        2.经济建设方面:从传统革新精神到创新发展理念
        3.文化建设方面:从协同万邦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4.社会建设方面:从传统“和”文化到和谐发展思想
        5.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从古代朴素自然观到建设美丽中国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有关的论文目录
致谢



本文编号:35780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5780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6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