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天问》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1 00:55
于《天问》研究史而言,民国堪谓其传衍历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学界对致远入深的民国《天问》研究却没有予以足够关注,颇令人有遗珠之憾。要之,大其门径的民国《天问》研究是千百年《天问》研究传衍的纽带与津梁,具有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可以说,这一时期的《天问》研究不仅逐步从楚辞的大家庭中剥离而展露出独立发展的自觉意识,而且在时风世情的沾溉下体现出综合多元的广阔视野和卓然自树的新变迹象。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天问》研究学者群体及其相关著述也渐滋增多乃至堂庑宏大,除了专门的《天问》研究之外,民国时期一些从事游戏文、诗歌、散文、戏剧创作的学人亦间或涉及《天问》的研究,这主要反映在他们的作品往往以“天问”或“问天”名篇上。当然,经过长期研究成果的历史积淀,这一时期的《天问》研究亦显露出对历代著述进行初步整合与评判的端倪,如集大成式的总结之作——游国恩《楚辞纂义》(含《离骚》、《天问》二卷)的横空出世无疑为其作了最好注脚。此外,民国《天问》研究不仅成绩卓著,亦影响深远,她不仅在方法、视阈等方面基本形塑和奠定了现当代《天问》研究的格局与范式,而且在研究精神上亦流泽惠远。同时亦需指出,民国《天问》研究也存...
【文章页数】:2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民国之前的《天问》研究概况
二、民国《天问》研究的后世审视与批评
第一章 民国《天问》研究的时代文化背景
1.1 社会世道移转与民国《天问》研究的历史分期
1.2 学术背景因革与民国《天问》研究的新变迹象
第二章 民国《天问》研究概貌
2.1 民国《天问》研究的前代嗣响
2.2 堂庑宏大的学者群体及其主要著述
2.3 渐趋开阔而多元的研究视阈
2.4 民国《天问》研究的治学特色
第三章 民国《天问》研究著述举隅
3.1 闻一多《天问疏证》刍议
3.2 刘永济《天问通笺》刍议
3.3 郭镂冰《天问校释》刍议
第四章 民国《天问》研究的学术史价值
4.1 民国《天问》研究的成就及意义
4.2 民国《天问》研究之不足
4.3 民国《天问》研究对后世之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民国《天问》研究主要著述(含论文)附表
附录(二) 民国《天问》音韵学研究附表
附录(三) 《天问》研究(1949—)主要论文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本文编号:3758885
【文章页数】:20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民国之前的《天问》研究概况
二、民国《天问》研究的后世审视与批评
第一章 民国《天问》研究的时代文化背景
1.1 社会世道移转与民国《天问》研究的历史分期
1.2 学术背景因革与民国《天问》研究的新变迹象
第二章 民国《天问》研究概貌
2.1 民国《天问》研究的前代嗣响
2.2 堂庑宏大的学者群体及其主要著述
2.3 渐趋开阔而多元的研究视阈
2.4 民国《天问》研究的治学特色
第三章 民国《天问》研究著述举隅
3.1 闻一多《天问疏证》刍议
3.2 刘永济《天问通笺》刍议
3.3 郭镂冰《天问校释》刍议
第四章 民国《天问》研究的学术史价值
4.1 民国《天问》研究的成就及意义
4.2 民国《天问》研究之不足
4.3 民国《天问》研究对后世之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民国《天问》研究主要著述(含论文)附表
附录(二) 民国《天问》音韵学研究附表
附录(三) 《天问》研究(1949—)主要论文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本文编号:37588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758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