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试述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4-06-06 02:40
  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古代社会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历史,对古代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传统文化的引领下,古代中国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均居于领先地位。然而,近代以来,中国依然承袭落后的封建主义生产方式,在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都落后于西方各国,甚至落到被动挨打的地步。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能动作用。文化对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适应社会发展的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进步,相反,则会阻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流,对社会发展影响最大,直到现在,部分传统思想仍然影响着现代中国的发展。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今天,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协调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国传统文化概述主要对文化的涵义、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做出界定;第二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历时态考察,主要从五四时期我国思想家对传统文化的批判、马克斯·韦伯的儒教伦理观、海外新儒家的主张以及国内学界的见解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三部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述
    1.1 文化的涵义
    1.2 传统文化的意蕴指向
    1.3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1.3.1 重视伦理道德
        1.3.2 倡导和谐统一
        1.3.3 追求稳定
        1.3.4 强调以人为本
第2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历时态考察
    2.1 五四时期我国思想家对传统文化的批判
        2.1.1 陈独秀激进主义的文化观
        2.1.2 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
        2.1.3 胡适的“全盘西化”论
    2.2 马克斯·韦伯的儒教伦理观
        2.2.1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2.2.2 马克斯·韦伯对儒教伦理与西方宗教伦理的对比研究
    2.3 海外新儒家的主张
        2.3.1 杜维明的新儒学思想及其特点
        2.3.2 刘述先的新儒学思想及其特点
        2.3.3 余英时的新儒学思想及其特点
    2.4 国内学界的见解
第3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关系的共时态分析
    3.1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文化根基
        3.1.1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与现代化
        3.1.2 注重人格尊严、强调道德自觉的主张与现代化
        3.1.3 以“仁”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准则与现代化
        3.1.4 以义为重的义利观与现代化
        3.1.5 尊崇自然的生态伦理观与现代化
    3.2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矛盾冲突
        3.2.1 重农抑商、重本轻末的经济发展观与现代化的冲突
        3.2.2 根深蒂固的血缘宗法思想与现代化的冲突
        3.2.3 传统道德观与现代化的冲突
        3.2.4 淡薄的法制观念与现代化的冲突
        3.2.5 严重的守旧意识与现代化的冲突
第4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4.1 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4.1.1 从唯古崇古到锐意创新的文化价值取向
        4.1.2 从均平思想到层级富裕思想的经济价值取向
        4.1.3 从官本位到多元化的政治价值取向
        4.1.4 从重义轻利到义利并重的道德价值取向
    4.2 在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中构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2.1 创新传统民本思想,推进社会民主法治化
        4.2.2 实现传统“义分则和”思想,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4.2.3 弘扬“以诚载道”的传统,建立仁爱互助的人际关系
        4.2.4 发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奋斗精神,使社会充满活力
        4.2.5 倡导传统“和合”文化,实现社会安定有序
        4.2.6 阐释“天人合一”的观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致谢
研究生履历



本文编号:39901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39901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5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