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文化与西晋诗风新变
发布时间:2024-12-19 05:10
本文研究河洛文化与西晋诗风的生成关系。全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梳理河洛文化的相关概念及其主要特征。“河洛”,是黄河与洛水的并称,指代黄河与洛水交汇的地域。学界对河洛区域范围有“四至”的认定。西晋时期河洛文化圈的范围较大,是狭义的中原文化。河洛文化是指以洛阳为中心的、以夏、商、周三代传统文化为主干的中国古代黄河与洛水交汇地域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河洛文化与西晋诗风相关联的特征主要有三个:根源性,是指夏、商、周三代的河洛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传统性,是指以河洛地域为定都之地的传统和以德为核心的礼乐文化传统;嬗变性,着重探讨了河洛地域崇情传统的嬗变和学风的嬗变。 第二章考察河洛文化与西晋诗人的内在关联。河洛文化与西晋诗人产生关联的媒介是洛阳:洛阳是河洛文化的中心地域,河洛文化与西晋政治、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在洛阳占据着主导性地位;洛阳又是西晋诗人的主要集结地,西晋诗人共有75位,有确切记载居洛经历的是62位,占西晋诗人总数的83%。与河洛地域相关的诗歌数量,占西晋诗歌总量的90%以上。 第三章考察河洛地域礼乐文化传统与西晋诗歌的雅正之风。河洛地域的礼乐文化传...
【文章页数】:33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范围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范围
第二节 学术史的回顾
一、基础资料整理方面
二、综合研究方面
三、西晋诗歌专题研究方面
四、与河洛地域文化相关的西晋诗歌研究方面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主要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河洛文化及其主要特征
第一节 河洛文化的界定
一、“河洛”释义
二、河洛区域及文化圈的的范围
三、河洛文化的概念
第二节 河洛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根源性
二、传统性
三、嬗变性
第二章 河洛文化与西晋诗人的内在关联
第一节 洛阳:河洛文化的集中体现之地
一、河洛文化与西晋政治的关联形态
二、河洛文化与西晋文化的关联形态
第二节 西晋诗人的空间分布:主要以洛阳为集结地
一、西晋诗人的籍贯分布
二、西晋诗人向洛阳的轮动
第三章 河洛地域礼乐文化传统与西晋诗歌的雅正之风
第一节 先秦河洛地域的礼乐文化传统
一、夏、商二代礼乐文化的形成
二、周代礼乐文化的发展
第二节 西晋政治、学术于先秦河洛地域礼乐文化传统的承继
一、西晋政治于礼乐文化传统的复归
二、西晋学术于礼乐文化传统的复归——以“王肃反郑”为视点
第三节 西晋宫廷雅乐的复古践履与雅乐歌辞的繁盛
一、晋前宫廷雅乐流变考略
二、“仪形古昔、合乎经礼”西晋宫廷雅乐体系的创制原则
三、西晋宫廷雅乐歌辞的繁盛
第四节 西晋诗人的礼乐文化身份认同与诗歌的雅正特色
一、西晋一朝于《诗经》礼乐价值的体认
二、西晋诗人的礼乐文化身份认同——以“雅颂”诗学观为中心
三、西晋诗歌的雅正风貌
第四章 河洛地域崇情之风与西晋诗歌的“缘情”风貌
第一节 先秦河洛地域的崇情传统
一、《诗经》所见河洛地域的崇情之风——以婚恋诗为中心
二、河洛地域“郑声”的崇情特征
第二节 河洛地域崇情传统的嬗变及对“缘情”诗学观的启引
一、河洛地域崇情传统在汉晋时期的嬗变
二、河洛地域崇情思潮于“缘情”诗学观的启引
第三节 西晋诗歌中的“缘情”风貌
一、西晋诗歌中的“儿女”之情——以傅玄、张华为中心
二、西晋诗歌中的“伤逝”之情——以潘岳、陆机为中心
第五章 河洛地域清谈学风与西晋诗歌的“绮靡”特质
第一节 河洛地域清谈学风与士人审美取向的迁变
一、洛下游谈学风与京都尚美之风的兴起
二、河洛地域清谈学风与士人审美取向的转型
第二节 河洛地域清谈之美于西晋“绮靡”诗风的启引
一、清谈影响诗风的关节点——清谈士人与诗人的交会
二、清谈语言之美于西晋诗歌的渗透
三、清谈之尚“清”与西晋诗歌的清美质素
第三节 西晋诗歌的“绮靡”风貌——“以太康之英”陆机为例
一、辞采清绮
二、流韵绮靡
三、析文绵密
第六章 洛下诗人雅集对西晋诗风的启引
第一节 雅集:洛下诗人雅化的行为方式
一、洛下诗人雅集考
二、“群”意识与“依附”意识——洛下诗人雅集的文化内涵
第二节 洛下诗人雅集空间的审美指向对西晋诗风的启引
一、华林园——启引典雅纯正的审美取向
二、金谷园——启引私我之情的抒发
三、洛水边——触发诗人情感及对美的崇尚
第三节 洛下诗人雅集中的文学活动对西晋诗风的启引
一、雅集带动诗歌创作——以赠答诗为例
二、雅集带动诗文品评——审美体认与竞胜意识并存
三、雅集带动诗文传播——以左思三都赋为例
结语
征引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期成果
本文编号:4017708
【文章页数】:33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范围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范围
第二节 学术史的回顾
一、基础资料整理方面
二、综合研究方面
三、西晋诗歌专题研究方面
四、与河洛地域文化相关的西晋诗歌研究方面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主要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河洛文化及其主要特征
第一节 河洛文化的界定
一、“河洛”释义
二、河洛区域及文化圈的的范围
三、河洛文化的概念
第二节 河洛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根源性
二、传统性
三、嬗变性
第二章 河洛文化与西晋诗人的内在关联
第一节 洛阳:河洛文化的集中体现之地
一、河洛文化与西晋政治的关联形态
二、河洛文化与西晋文化的关联形态
第二节 西晋诗人的空间分布:主要以洛阳为集结地
一、西晋诗人的籍贯分布
二、西晋诗人向洛阳的轮动
第三章 河洛地域礼乐文化传统与西晋诗歌的雅正之风
第一节 先秦河洛地域的礼乐文化传统
一、夏、商二代礼乐文化的形成
二、周代礼乐文化的发展
第二节 西晋政治、学术于先秦河洛地域礼乐文化传统的承继
一、西晋政治于礼乐文化传统的复归
二、西晋学术于礼乐文化传统的复归——以“王肃反郑”为视点
第三节 西晋宫廷雅乐的复古践履与雅乐歌辞的繁盛
一、晋前宫廷雅乐流变考略
二、“仪形古昔、合乎经礼”西晋宫廷雅乐体系的创制原则
三、西晋宫廷雅乐歌辞的繁盛
第四节 西晋诗人的礼乐文化身份认同与诗歌的雅正特色
一、西晋一朝于《诗经》礼乐价值的体认
二、西晋诗人的礼乐文化身份认同——以“雅颂”诗学观为中心
三、西晋诗歌的雅正风貌
第四章 河洛地域崇情之风与西晋诗歌的“缘情”风貌
第一节 先秦河洛地域的崇情传统
一、《诗经》所见河洛地域的崇情之风——以婚恋诗为中心
二、河洛地域“郑声”的崇情特征
第二节 河洛地域崇情传统的嬗变及对“缘情”诗学观的启引
一、河洛地域崇情传统在汉晋时期的嬗变
二、河洛地域崇情思潮于“缘情”诗学观的启引
第三节 西晋诗歌中的“缘情”风貌
一、西晋诗歌中的“儿女”之情——以傅玄、张华为中心
二、西晋诗歌中的“伤逝”之情——以潘岳、陆机为中心
第五章 河洛地域清谈学风与西晋诗歌的“绮靡”特质
第一节 河洛地域清谈学风与士人审美取向的迁变
一、洛下游谈学风与京都尚美之风的兴起
二、河洛地域清谈学风与士人审美取向的转型
第二节 河洛地域清谈之美于西晋“绮靡”诗风的启引
一、清谈影响诗风的关节点——清谈士人与诗人的交会
二、清谈语言之美于西晋诗歌的渗透
三、清谈之尚“清”与西晋诗歌的清美质素
第三节 西晋诗歌的“绮靡”风貌——“以太康之英”陆机为例
一、辞采清绮
二、流韵绮靡
三、析文绵密
第六章 洛下诗人雅集对西晋诗风的启引
第一节 雅集:洛下诗人雅化的行为方式
一、洛下诗人雅集考
二、“群”意识与“依附”意识——洛下诗人雅集的文化内涵
第二节 洛下诗人雅集空间的审美指向对西晋诗风的启引
一、华林园——启引典雅纯正的审美取向
二、金谷园——启引私我之情的抒发
三、洛水边——触发诗人情感及对美的崇尚
第三节 洛下诗人雅集中的文学活动对西晋诗风的启引
一、雅集带动诗歌创作——以赠答诗为例
二、雅集带动诗文品评——审美体认与竞胜意识并存
三、雅集带动诗文传播——以左思三都赋为例
结语
征引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期成果
本文编号:40177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4017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