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国学论文 >

章太炎之“王学”思想演变

发布时间:2017-06-15 18:03

  本文关键词:章太炎之“王学”思想演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明代"阳明学"大盛,至清代中衰,近代无数革命英豪重新钻研此学,以此作为激励士气、民心之重要武器,从章太炎之于"阳明学"的态度变化之始末,也同样反映出这种特色。起初,他以朴学家的眼光对于"王学"痛加贬斥,认为"王学"粗陋;步入革命洪流之后,对待"王学"之态度转而倾向于利用之以推动革命,而本质方面依然充满了质疑与猜忌,此与普遍认为之章太炎力图以"王学"、"佛学"汇入其新宗教论之观点有所不同;辛亥革命之后,章太炎潜心于国学之研习与传播,对于"王学"之整体认知亦发生了逆转,他重新肯定了王阳明的事功和学说,并力图以佛学化解王学之粗陋处,但对于王门后学依旧采取批驳之态度,纵观章太炎之王学思想变迁之始末,一定程度上可以窥探出清末民初士人对于传统文化之发展采取之态度与主张。
【作者单位】: 安徽工业大学工商学院;
【关键词】章太炎 阳明学 演变
【基金】:安徽省教育厅2014年度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民国初年威权政治研究》(项目号:SK2014A194)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B259.2
【正文快照】: 明末清初,士大夫再蹈亡国之痛,诸多前明遗民无不为之痛心疾首,在总结国家破亡的教训过程中,以王守仁为代表之“心学”不由得成了众矢之的,此无疑结束了“姚江学派”在明清中国思想史发展中的主流地位,并且日益被边缘化。清初王夫之对于晚明“王学”评论曰:“姚江王氏阳儒阴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国荣;;中国近代的唯意志论思潮与王学[J];学术月刊;1988年1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霞;论儒道生命观的理性精神及其历史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2 汪裕雄;艺境求索中的文化批判──宗白华美学思想评议之三[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刘小梅;;“诗意地栖居”与“现量”说的初步比较[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4 张学智;王夫之的格物知性与由性生知[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5 王保庆,李屏南;传统文化与党的思想建设[J];北方论丛;2002年05期

6 姚爱斌;;王夫之《诗·小雅·采薇》评语的症候式解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高尚荣;科学发展观的伦理透视[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胡义成;;张载关学新探——论关中文化边缘化后的哲学表现[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9 马鑫焱;;论张载神观的哲学解构[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郭锋航;;《西铭》的境界特质及其价值意蕴[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陈战峰;;张载《诗经》学与关学[A];中国宝鸡张载关学与东亚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朱义禄;;儒家“成人之道”发微[A];《与孔子对话——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活》第四集——上海文庙第四届儒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陈奇;陈瑜;;“天地万物与人原为一体”——王阳明的物我和谐观[A];和文化学刊(2011-2012)[C];2012年

4 赵德宇;;日本神道教变迁述论[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五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2 潘震;中国传统情感英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唐圣;圆觉主体的自由:牟宗三美学思想的核心问题[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国臣;中国传统文化“和谐思想”对中医药的渗透、影响与推动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惠萍;严复与中国近代文学变革[D];河南大学;2011年

6 赵炎峰;先秦名家哲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杨慧馨;中老年人太极拳健身运动处方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8 吴冠华;存形 传神 尚意[D];中国美术学院;2011年

9 陈高明;和实生物[D];天津大学;2011年

10 陈卫;孔子的人格[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庆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2 周广福;张载道德境界观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朱U,

本文编号:4530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4530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d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