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配合中医经典培养特色中医人才之方向浅谈
本文关键词:国学配合中医经典培养特色中医人才之方向浅谈
【摘要】:[目的]了解传统中医师承师徒的人文素质和传承方式,结合现代中医大学教育现状,探索更适合中医特色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方法]首先结合当前中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讨论,继而从中医与传统文化之相承关系、老中医成才经验、社会卫生需求、中医自身学科发展特点等方面,探讨中医教育一种新的发展之路。[结果]分析出现代中医教育培养模式存在3种亟待弥补的问题:一是割裂了中医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二是忽略了中医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构建和培养方式。三是忽略了中医维护人民生命健康服务社会的功能。[结论]高等中医院校中医人才之培养在结合现代设施和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应充分吸收几千年来中医本有的传承经验和成果。
【作者单位】: 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关键词】: 中医教育 经典教学 国学 人才培养
【基金】: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2011年度立项项目(SCG101)~~
【分类号】:R-4;G642
【正文快照】: 中医学从其诞生就具有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双重属性,因此中医经典教学除了从临床角度重视4大经典即《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教学外,更应重视其根基,即国学的教育。4部经典的内容与国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中医教学应增加国学内容,一则有利于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致重;中医教育的三个重要环节(2)——兼论中医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中医教育》征稿启事[J];中医教育;2007年06期
3 ;《中医教育》征稿启事[J];中医教育;2008年03期
4 ;《中医教育》2009年征订启事[J];中医教育;2008年05期
5 ;《中医教育》2009年征稿启事[J];中医教育;2009年01期
6 张震中;张燕;;留学生中医教育初探[J];新疆中医药;2010年02期
7 肖正平;中医教育与全科医学[J];中医教育;1995年02期
8 弓家培;欧洲中医教育状况一瞥[J];中医教育;1996年06期
9 张天富,皮持衡;关于构建中医教育课程体系的设想的研究[J];中医教育;1998年04期
10 张旭伟,何耿之;在中医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卫生职业教育;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丽霞;刘铜华;;中医教育有关问题的理性思考[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2 陈绍红;钟赣生;;两种中医教育方式的的有效融合[A];全国第3届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王莉;;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以中医诊断的教学为例谈中医教育形式的开放[A];全国第十一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福文;;中医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探讨[A];中医药学术发展大会论文集[C];2005年
5 刘福文;;中医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探讨[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甘肃省针灸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杨思标;;台湾新生代中医教育之远景[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7 任廷革;;用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审视中医教育[A];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第二届理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8 林慧光;;中医教育学科建设现代化的思考[A];中医药现代化研究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1年
9 赵晶;;对现代中医教育模式的思考[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萃[C];2006年
10 丛丽;;加强案例教学 提高临证能力[A];第23届全国中医儿科学术研讨会暨儿科名中医讲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州中医药大学 郑洪 陆金国;中医教育艰难转型[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2 倪项根;我们的心态要更加平和[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3 记者 向佳;路志正对中医教育提出七项建议[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4 梁华龙;中医教育的“迷惘”[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5 杨悦娅;有关中医教育的思考[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杨志云;中医教育需要在四个方面加强[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7 张群豪;美国的中医教育[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8 陈国权;有感中医教育存在的几个问题[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9 上海市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庄琴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卫生学校 顾继昌;中医教育的古往今来[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10 纳葳 侯晓林;中医教育的“病根”在哪里[N];医药导报(中药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岩;北京四大名医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2 李晓莉;《伤寒论》中英文课堂有效教学的研究与比较[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董泽宏;民国时期的北平中医药发展史研究(1912-1949)[D];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
4 崔京艳;清朝传统医学教育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7年
5 韩宇霞;广东近代中医学校教育史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杨謦伊;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与专业教育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7 刘理想;近现代中医发展中的进化论思想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梦华;清代云南医学堂中医教育研究[D];云南中医学院;2013年
2 刘果;温病学案例教学法初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3 周黎;论中医院校大学生的特点及教育[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黄永秋;建国初期西医学习中医运动的研究(1955~1959)[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5 葛燕萍;民国时期中医教育思想的嬗变[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黄永;《温病学》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年
7 李梅;民国广东中医人名录编纂及相关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8 黄晓兰;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名中医培养模式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利民;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医自救运动[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佳;宋金元时代的中西医学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447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uoxuejiaoyulunwen/844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