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的阵痛:新时期我国校外教育课程建设问题透视——对华东地区十二所校外教育机构的访谈分析
本文关键词:转型的阵痛:新时期我国校外教育课程建设问题透视——对华东地区十二所校外教育机构的访谈分析
【摘要】:新世纪以来,我国校外教育呈现由场馆建设(硬件)到内涵发展(软件)转变的态势,校外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及其如何与学校教育"一体两翼"、协同推动素质教育发展,成为当前校外教育理论、实践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内涵发展意味着深掘、内挖校外教育场所的育人潜力,从"蹦蹦跳跳"经验化、随意性的活动范畴向科学、高效且与学校课程有机沟通、衔接的规范化的课程体系迈进。本文通过对华东地区十二所不同类别的公益性校外教育机构负责人、教务管理人员及一线教师的访谈分析,揭示了当前我国校外教育课程建设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提出通过机构层面的课程建设低重心、针对性、自下而上的解决课程问题进而恢复校外教育机构的课程"造血"功能的重要性。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关键词】: 校外教育 课程 问题
【基金】:2014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少年宫教育课程建设研究”(项目编号:B14149)成果之一
【分类号】:G423
【正文快照】: 概要新世纪以来,我国校外教育呈现由场馆建设(硬件)到内涵发展(软件)转变的态势,校外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建设及其如何与学校教育“一体两翼”、协同推动素质教育发展,成为当前校外教育理论、实践工作者的重要使命。内涵发展意味着深掘、内挖校外教育场所的育人潜力,从“蹦蹦跳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丽颖;;中国校外教育发展的困惑与挑战——关于中国校外教育发展的三重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甘北林,崔向红;更新观念 创新体制 提高校外教育水平[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4年Z1期
3 康丽颖;现代校外教育的基本特征[J];教育评论;2001年01期
4 马丽军;校外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延伸[J];黑龙江教育(中学版);2003年26期
5 王朝阳;浅谈校外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独特功能[J];美与时代;2003年12期
6 陆士桢;中国校外教育的现状与前瞻[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7 赵萍,周晓东;设立校外教育基地的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05年09期
8 张世平;;在全国校外教育发展暨实践模式研究论坛上的讲话[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01期
9 ;北京与东京校外教育比较[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年01期
10 夏春秋;;制约校外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浅析[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任蕴梅;;校外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A];天津市继续教育优秀论文集[C];2004年
2 施泽民;;校外教育活动组织的滚轮式结构[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3 黄建明;陈敬;;构建校外教育的信息化舞台[A];普适计算及其软件新技术——第三届长三角计算机科技论坛文集[C];2006年
4 巴文丽;;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实践与思考[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5 鲁艳;;发展校外教育的关键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6 陆黎明;;“陶行知校外教育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A];2013年中国人物类博物馆、纪念馆陈列艺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包建永;加强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N];台州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陈金明 王丹;抓好校外教育 让青少年健康成长[N];中国教师报;2005年
3 记者 吕扬;把校外教育纳入教育事业整体规划[N];陕西日报;2002年
4 泰州市少年宫 张忠;校外教育不可忽视[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6年
5 通讯员 董艳春 驻县记者 徐凯;走在校外教育的最前沿[N];承德日报;2006年
6 何志东;校外教育的快速发展为首都青少年健康成长搭建了广阔的舞台[N];大众科技报;2007年
7 记者 沈雪梅;校外教育辅导站建设卓有成效[N];南通日报;2007年
8 沈雪梅;校外教育辅导站年底力争全覆盖[N];南通日报;2008年
9 王友文;北京海淀区探索校外教育新路径[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叶忠怀 黄仁川 陈晓娥 抚州市临川区政协;民营少儿校外教育培训市场须规范[N];光华时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辉;社会学视角下社区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2 牛菁;校外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培养途径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文渠;公益性校外教育政策的变迁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4 陈俊颖;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校外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建中;农民工随迁子女参与校外教育的现状与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刘登珲;回归自身功能的校外教育课程规划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7 吕萌;城市父母送子女参加校外教育培训的动机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8 张旭嵘;校外群众性教育活动现状与优化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9 刘建林;北京市家长对校外培训机构的需求现状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10 沈琰琰;关于宫本活动中教师多重角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1033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iaoyutizhilunwen/1103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