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社会性软件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13 10:32

  本文关键词:社会性软件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四川师范大学》 2013年

社会性软件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陈萍  

【摘要】:社会性软件是Web2.0技术发展下的一系列应用软件,具有个性化和社会化的特点,已在人们的工作、学习和娱乐中广泛应用。目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但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信息化学习环境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严重影响了教师培训效果,制约了教师专业成长,因此解决信息化环境问题成为当务之急。社会性软件可以构建以学习者个人为中心,既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要,又利于学习者之间相互交流、共享、协作的学习环境,将社会性软件应用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有望解决信息化学习环境相关问题,进而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一个更加符合学习需求的个人学习环境。 本文首先通过文献调研系统梳理社会性软件的起源发展,深入分析其定义和特征,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社会性软件的分类和教育功能,发现其具有提供学习平台、构建学习共同体、聚合学习资源、管理个人知识、激发学习动机、促进教师生态发展的功能。 其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从教师信息素养、社会性软件使用现状、教师对社会性软件的使用期望等方面分析社会性软件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应用的可行性,发现中小学教师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使用社会性软件的能力,并且非常期待将社会性软件应用于教师培训中。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皮尔逊双变量相关分析法深入挖掘影响中小学教师使用社会性软件的重要因素,发现学习者对社会性的认知水平、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是影响社会性软件使用效果的关键因素,其中学习态度和动机的相关性特别显著。 然后,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法在社会建构主义、学习共同体和知识管理理论的指导下构建基于社会性软件的教师个人学习模型(Teachers Personal LearningModel Based on Social Software,简称TPLMBSS),其建模过程主要包括五个步骤:(1)综合教学论、教学系统设计和教育传播学角度采用KJ法归纳合并教学要素,确定模型关键要素;(2)根据关键要素的逻辑关系建立系统要素表,画出有向图;(3)建立邻接矩阵,求出满足条件(A+I)~(K-1)≠(A+I)~K=(A+I)~(K+1)=M的可达矩阵;(4)采用可达集合、先行集合和交集对可达矩阵进行层级分解,得出各层关系示意图;(5)依据建模思想对类比模型进行修改和完善。 最后,设计TPLMBSS培训案例,依据“国培计划”地震灾区多媒体设备培训指导思想和目标,分别从培训准备阶段、短期培训中和培训结束后三个阶段进行案例设计和分析,发现TPLMBSS在中小学教师培训中能够保障教师培训时间、提高培训内容针对性、灵活选择培训模式、聚合优质资源、优化培训考核方式的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35.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蕊;;社会性软件支持下网络协作学习的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2 朱哲;甄静波;;基于社会性软件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模式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3 王雪峰;曹娟;;基于社会性软件的教师知识共享模型[J];电化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4 官海萍;朱欢乐;;构建个人学习环境的社会性软件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2年09期

5 张养力;吴琼;;教师培训中信息化学习环境问题与解决途径[J];继续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6 汤富源;许丽华;;一种基于社会性软件的非正式学习方法[J];农业网络信息;2008年04期

7 姚鸿志;钟连君;宋晔;;社会性软件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卢转华;丁楠;;Wiki和QQ在网络协作学习中的作用[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9 王文静;社会建构主义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10期

10 王蕊;李燕临;;社会性软件支持下教师专业发展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军辉;;高校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推进模式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2 朱元招;傅友福;王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体性”教学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7期

3 汪四清,刘东生;论现代化教学环境建设[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4 邱咏梅;高等教育主体形态的变化——关于后精英教育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5 雷鹏飞;束学军;;基于网络多媒体的大学英语学习设计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6 曹长德;;写记对于教师教学反思的意义[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7 许修兵;从“杨氏双缝干涉”教学改革初探现代教育技术在普通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8 田莺;宋晓丹;;《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网络课程的设计实现[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张一;;教学设计在职业培训中的应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牟洁;王世伦;;Web教学网页的视觉牵引初探[J];兵工自动化;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琛;韩瑛;;高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实证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2 唐昀峰;;双模式语言实验室辅助英语教学[A];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殷杰;;新时代造化科普创作新机遇——现代化传播模式召唤科普创作新境界[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四卷)[C];2010年

4 ;第六章 外语教学改革[A];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C];2008年

5 焦建英;任剑锋;;欧美媒体教育历史考察:理论模式述评[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聂荣华;;推行新型“双主”模式,推进教育创新[A];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新模式研究[C];2006年

7 叶晓玲;邱晓丹;;论精细加工理论和成分显示理论在课堂教学设计中的应用[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8 方群;邢程;;网络环境下融入情商元素的教学设计[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9 陈少丽;赵建华;;基于课堂的知识建构环境研究[A];信息技术环境构建与教学应用[C];2009年

10 吕文波;赵君香;;虚拟学习社区中网络教师指导活动研究[A];山东省远程教育学会第七届远程教育优秀科研成果评奖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学荣;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翔;汉字生成系统构建探索[D];西南大学;2011年

3 徐红梅;民族服饰文化传承中的图像记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张丽;在线实践共同体培育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林齐;军队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构成及交往实践教育模式的实现[D];上海大学;2011年

6 吴国英;高校人文社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冯锐;基于案例推理的经验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赵可云;教育技术实验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伟;大学英语移动学习系统模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ZIN YU MYINT(黄金英);缅甸小学本土化汉语教材建设探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林;社会互动视角下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传播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高越飞;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结构构成与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张维佳;上海市通用少儿英语口语星级考试网络辅助课件的设计与评价[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张琳;基于电子学档的在线作业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张悦哲;农村信息化培训自学教材的设计与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雷慧;基于影视作品的对外汉语课件设计[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温会宝;基于个人知识管理的虚拟学习社区的设计与实现[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任爽;多媒体环境下数学教师教学行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巧雁;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丽;仝艳蕊;;远程学习中社会性交互策略和方法[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8期

2 李燕临;郭酉函;黄春梅;;解析社会性软件及其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2期

3 张静芬;;从默会知识的视角看社会性软件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远程教育;2008年02期

4 董京峰;王伟娟;朱立波;;社会性软件促进非正式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9年07期

5 谢舒潇,吴芸,谢雨萌,李招忠;在校大学生数字化学习特征调查与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6 余胜泉,毛芳;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7 马秀峰;李晓飞;;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索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8 王蕊;;社会性软件支持下网络协作学习的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9 南国农;;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10 朱哲;甄静波;;基于社会性软件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模式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1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明;Blog、Wiki在协作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喜来;对国内Wiki发展的多元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陈慧;Web2.0及其典型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陈美;基于Web2.0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学习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郑越;我国Web2.0发展现状与趋势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6 王一清;Wiki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PBL)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晶;基于Blog的中小学教师个人知识管理的研究与实施[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谢景政;基于Blog的中学教师个人知识管理模式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玉霞;网络学习者知识共享模型设计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赵黎;教师的知识共享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会晏;按市场经济的规则完善企业产权制度[J];社会科学战线;1999年01期

2 刘剑;;马克思自然美论刍议——学习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札记之一[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古琳;;人的社会性与社会化之辨——对社会“化”的几点思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胡恒钊;;西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特点及其借鉴意义[J];学术论坛;2010年05期

5 庞海坡;;论从认识主体到实践主体——主体的社会性凸现的必然结果[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6 蒋树铭 ,任广田;论鲁迅的人道主义思想[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3期

7 卢忠兴;;论法的本质属性——对法的阶级性、社会性和继承性的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01期

8 靳青万;论高校学报的社会性与社会效益[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6期

9 张尚仁;论作为人与社会中介的组织[J];现代哲学;1987年01期

10 杨张乔;关于青年人格问题的社会学考察[J];浙江学刊;198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其沛;战秀琴;金星;吕微微;;婴儿的社会性情绪及其对早期德育的启示[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2 徐霞;季浏;姚家新;苏文涛;;社会性体格焦虑与人口统计学、身体锻炼变量的关系的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3 张永江;王志意;;水土保持社会性应用价值浅析[A];中国水利学会2002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张永江;;水土保持社会性应用价值浅析[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5 辛向阳;;“宜居城市”的社会性[A];建设宜居城市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静;;浅论老年人在年节文化活动中的社会性[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7 刘志红;;中职校学生攻击性行为的分析与干预[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常征;曹苏;;中国社会性演进的特点[A];江苏省性学会第六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9 刘佳燕;;论“社会性”之重返空间规划[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10 戴生岐;;人的发展三题[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李刚殷;[N];工人日报;2003年

2 杭纪宣;[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3年

3 建苗;[N];计算机世界;2004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梁慧星;[N];人民法院报;2004年

5 伍学焱;[N];大众科技报;2000年

6 杨凤岗;[N];中国民族报;2009年

7 记者 徐宜军;[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8 闫晓天 上海中医药大学;[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9 童曦;[N];中国档案报;2001年

10 张艳 本报记者 薛婧;[N];黑龙江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静;中西方人“社会性”比较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2 徐霞;社会性体格焦虑的测量及其与身体锻炼之间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3 董宏建;网络环境下教师跨学科协作学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谭晶华;川端康成文学的艺术性·社会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李峰;乡村教会的组织结构及其运行机制[D];上海大学;2004年

6 赵宝春;中国消费者伦理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何汉明;基于角色的多智能体社会模型研究与应用[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8 余冰;西街社会[D];中山大学;2008年

9 熊兵娇;实践哲学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10 赵健;学习共同体[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艳;初中语文网络学习共同体中社会性交互的设计[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萍;社会性软件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年

3 周淑艳;专业发展背景下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裴雯雯;高校教师网络学习共同体构建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杨金萍;基于教学平台的远程教育学习共同体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张文杰;基于网络学习共同体的问题解决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方宏强;促进中学物理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学习共同体的设计[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郭海月;高校组织气氛与研究生学习共同体的影响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陈梦琳;论高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构建[D];河南大学;2010年

10 顾加额;大型社会性公众活动应急预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社会性软件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90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1390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c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