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继续教育论文 >

工读学校治理模式下的教师身份建构

发布时间:2021-05-26 19:56
  工读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工读教师身份的特殊性。而研究者作为一名工读教师的特殊身份,决定了对该问题研究特有的局内人视角和内在体悟。本研究以W市M学校为个案,通过对工读教育发展历史和工读学校教师身份建构的文献梳理,以及对M学校实地考察、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等质性研究方法,尝试运用社会建构理论对工读教师的身份建构问题进行学理分析与实践反思。论文共五章。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对教师身份认同、身份建构以及工读教育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了综述。第二章,一个称为工读学校的地方。通过大量的第一手资料白描式地呈现了工读学校这一介于普通学校和传统监狱之间的特殊教育形态,深入分析了在这一特殊场域下工读学校对于工读生身体治理与思想治理的“双重治理”过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控制者反被控制”、“治理者反被治理”的治理逻辑,为工读学校教师身份建构研究埋下了伏笔。第三章,工读学校治理模式下的教师主体身份。作为论文的主体部分,着重描述了治理模式下工读教师身份建构的微观过程,分析了 M学校工读教师的生存状态,呈现了工读教师身份建构的形成机制与演变过程,重点描述了工读教师在入职后身份构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身份建构过程... 

【文章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27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学位论文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缘起
        一、边缘群体触动时代教育脉搏
        二、局内人内心世界的自我拷问
        三、坚守自我的小众研究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关于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的研究
            (一) 身份、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
            (二) 身份认同与身份建构理论
            (三) 教师身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
            (四) 教师主体身份构建及其影响因素
        二、关于工读教育领域的研究
            (一) 关于工读教育的研究
            (二) 关于工读学校的研究
            (三) 关于工读学生的研究
            (四) 关于工读教师的研究
        三、小结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
        二、进入研究现场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
        四、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分析
        五、研究的伦理问题
第二章 一个称作工读学校的地方
    第一节 工读学校:一种介于传统学校与监狱的特殊教育形态
        一、空间的布局:全景式的监控
        二、接收的对象:行为不良学生
        三、教育的改造:培养合格社会公民
    第二节 制度的规制:对工读生的治理
        一、身体的治理:新生期教育
            (一) 新生报到
            (二) 理发、内务和规范
            (三) 军训生活
            (四) “自我考核过五关”
            (五) 我的“小转变”
            (六) 军训会操暨开学典礼
        二、思想的治理:稳定期教育
            (一) 个体目标管理
            (二) 思想教育改造系列讲座
            (三) 道德重构
            (四) 社会化“改造”
        三 小结
第三章 治理模式下的工读教师主体身份建构
    第一节 社会关系网络下的工读教师身份建构
        一、“一知半解”:局外人眼里的工读学校
            (一) 社会大众:没听说过
            (二) 学生家长:很少知道
            (三) 教师家属:不理解
        二、“朝不保夕”:局内人眼里的工读学校
            (一) “低人一等”的“另类教师”
            (二) “灰色区域”下的多重压力
            (三) “夹缝生存”的教师队伍
            (四) “存废之争”的职业恐慌
        三、小结
    第二节 执勤关系下的工读教师身份建构
        一、管教与值勤:工读教师的身份失衡
            (一) 24小时全方位“监视”
            (二) 执勤过程“身心疲惫”
            (三) 扮演“多重角色”
            (四) 常态化的“班级执勤例会”
            (五) 特殊的职业素养
        二、权威下的抗争:工读教师的身份焦虑
            (一) “强硬”的教师形象
            (二) 严厉的《管教执勤学生规范》
            (三) 工读生的“抗争”
        三、突发性事件的应对:工读教师的身份恐慌
            (一) “挑衅”与“抗教”:不断触及执勤员的“底线”
            (二) 在校“逃跑”:执勤员犹如“天塌了”
            (三) “捉拿”工读生:执勤员像“警察”一样“办案”
        四、小结
    第三节 教学关系下的工读教师身份建构
        一、初入课堂:工读教师的身份想象
            (一) 工读生:天使还是魔鬼?
            (二) 教学:与普通学校有何异同?
            (三) 普通教材:工读生能适应吗?
        二、深入课堂:工读教师的身份迷茫
            (一) 课堂上“乱象”层生
            (二) 传统教学模式严重受挫
            (三) 教学成为“独角戏”
            (四) “仅有”的成就感
            (五) “等死”或“逃离”
        三、小结
    第四节 管理关系下的工读教师的身份建构
        一、职责承担的“多”“重”“难”
            (一) 学生工作“多”
            (二) 常规工作“重”
            (三) 家长工作“难”
        二、制度考核下的繁琐与无序
            (一) 工作计划的“迷茫”
            (二) 工作例会的“繁琐”
            (三) 目标考核的“焦虑”
        三、管理条例的“全覆盖”
            (一) “全方位”的教学考核条例
            (二) “全天候”的管教执勤条例
            (三) “一日四查”的考勤条例
            (四) “多级审批”的请假条例
        四、小结
第四章 治理模式下工读教师身份建构存在的问题
    一、“受损身份”:工读教师社会身份“污名化”
    二、“多重角色”:工读教师专业身份“泛化”
    三、“监狱化”色彩:工读教师文化身份“危机”
    四、“雇佣工人”:工读教师主体身份被“遮蔽”
    五、“获得感”缺失:工读教师群体身份“缺席”
第五章 反思“治理模式”:重塑工读学校的教育属性
    第一节 治理模式“监狱化”:对工读学校本源性问题的探讨
        一、工读学校的性质是学校,还是“监狱”?
        二、工读教育的属性是教育,还是“管制”?
        三、工读生的身份是学生,还是“少年犯”?
        四、管教执勤员的身份是教师,还是“监狱警察”?
        五、小结
    第二节 “去监狱化”:工读学校“治理模式”的重塑
        一、实施“去污名化”,重建工读学校的“学校身份”
        二、构建“关怀文化”,重建工读学校的“教育身份”
        三、实行“管教分离”:重建工读教师的“专业身份”
        四、参与“实质管理”,重建工读教师的“主体身份”
        五、走向“道德意义”,重建工读教师的“群体身份”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4: 工读教师身份建构访谈提纲
    附录5: 工读教师身份建构访谈记录
    附录6-11: M学校的相关表格资料
    附录12-16: 《初三(1)班管教执勤学生规范》
    附录17: 田野札记
在读博士期间相关学术成果情况
后记:从自考生到博士生——我的30多年教育生活史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教师学术身份建构的动态性考察[J]. 葛晖.  当代教育科学. 2017(10)
[2]学校里的“陌生人”:交流轮岗教师身份建构的类型学分析[J]. 王夫艳,叶菊艳,孙丽娜.  教育学报. 2017(05)
[3]社会建构论视阈下残疾污名的形成及消解[J]. 关文军,颜廷睿,邓猛.  中国特殊教育. 2017(10)
[4]师范生教师专业身份建构的叙事研究[J]. 谢淑海.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1)
[5]加强五类重点青少年群体违法犯罪预防工作的思考[J]. 周传国,杨连生.  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03)
[6]叙事视角下的英语教师身份建构的个案研究[J]. 张丹.  英语教师. 2016(11)
[7]我国英语教师身份建构研究述评[J]. 岳婷婷.  英语教师. 2016(09)
[8]两难空间的教师专业身份建构——中国社会文化视角下的案例分析[J]. 张立平.  教育学术月刊. 2016(01)
[9]教师专业身份认同及其教师教育意蕴[J]. 谢淑海,熊梅.  教师教育学报. 2015(06)
[10]教师身份认同建构问题新探[J]. 刘洋.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33)

博士论文
[1]实习支教生教师专业身份建构过程的叙事研究[D]. 谢淑海.东北师范大学 2016
[2]福柯的治理术研究[D]. 安婕.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5
[3]小学校长权力运作[D]. 王坤.南京师范大学 2014
[4]认同与建构:学科教学论教师的专业身份研究[D]. 侯小兵.西南大学 2013
[5]我国高中英语教师身份认同研究[D]. 寻阳.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2
[6]自我的寻求[D]. 李茂森.华东师范大学 2010
[7]教师是谁[D]. 李清雁.西南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特殊教师”的主体身份建构—中小学班主任制度的历史社会学分析[D]. 汪靖云.南京师范大学 2016
[2]被改革的教师[D]. 王若雪.南京师范大学 2016
[3]高中英语初任教师身份认同的个案研究[D]. 车进翠.山东师范大学 2015
[4]转型期农村小学教师身份认同研究[D]. 刘鑫.聊城大学 2015
[5]农村新手教师身份认同问题研究[D]. 童冰洁.南京师范大学 2015
[6]叙事视角下的优秀大学英语教师的职业身份建构的个案研究[D]. 杨蒙.苏州大学 2014
[7]中学优秀英语教师身份建构实证研究[D]. 杨盼盼.海南师范大学 2014
[8]我国工读教育研究[D]. 徐琼.华东政法大学 2013
[9]师范生教师身份认同研究[D]. 冯虹.浙江师范大学 2012
[10]农村教师身份认同研究[D]. 吴金平.山东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2069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32069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d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