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学龄前自闭症儿童融合的双模块课程设计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2-01-24 03:13
对自闭症儿童提供有效支持能够切实提高融合教育的质量,课程支持是融合教育支持中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特殊教育中心的融合教育团队在为四名学龄前自闭症儿童半日融合教育提供支持的过程中,将幼儿园课程和特教康复训练有机结合,形成融合教育双模块课程体系。经过三年实践,取得了较好的融合效果,四名个案全部顺利进入普通小学。
【文章来源】:现代特殊教育. 2019,(15)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图2双模块课程内容
现代特殊教育基础教育研究二〇一九年八月程也相应采取了阶梯模式。第一阶梯是针对3—4岁处于幼儿园托班到小班阶段的自闭症儿童,第二阶梯是针对4—5岁处于幼儿园小班到中班阶段的自闭症儿童,第三阶梯是针对5—6岁处于幼儿园大班到进入小学前阶段的自闭症儿童。第一、二阶梯课程都是由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训练、认知沟通、社会适应和生活自理六部分构成,第三阶梯课程则是由主题活动构成(见图1)。二、双模块课程内容的确立(一)以儿童的评估结果为课程内容的起点融合教师团队使用《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核(第三版)》《感觉统合量表》[2]以及相关康复评估系统对四个个案进行了评估。通过对比四个个案的评估结果,发现四个个案的重度异常主要集中在小肌肉、大肌肉、情感表达、社交互动、行为特征—非语言和适应行为等方面。其中情感表达和社交互动是四个个案能力最弱的方面,这两个方面也就是课程需要侧重之处。(二)解决儿童幼儿园适应问题是课程的关键点自闭症儿童由于受其核心障碍的影响,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他们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情绪行为方面的问题[3],如不会与人正确沟通交往、没有安全意识,这些问题往往会成为影响他们幼儿园融合质量的关键问题。融合教育团队通过去幼儿园观察、听课,以及与幼儿园教师沟通,找出四名自闭症儿童适应幼儿园环境及与普通儿童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并设计了相应的课程内容来解决这些问题(见图2)。三、双模块课程的实施融合教育双模块课程主要是通过融合教师团队在特校的康复训练来实施的。由于这四名自闭症儿童年龄较小,主要是通过各种活动来实现各种目标。为了提升自闭症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针对同一目标
本文编号:3605728
【文章来源】:现代特殊教育. 2019,(15)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图2双模块课程内容
现代特殊教育基础教育研究二〇一九年八月程也相应采取了阶梯模式。第一阶梯是针对3—4岁处于幼儿园托班到小班阶段的自闭症儿童,第二阶梯是针对4—5岁处于幼儿园小班到中班阶段的自闭症儿童,第三阶梯是针对5—6岁处于幼儿园大班到进入小学前阶段的自闭症儿童。第一、二阶梯课程都是由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训练、认知沟通、社会适应和生活自理六部分构成,第三阶梯课程则是由主题活动构成(见图1)。二、双模块课程内容的确立(一)以儿童的评估结果为课程内容的起点融合教师团队使用《自闭症儿童心理教育评核(第三版)》《感觉统合量表》[2]以及相关康复评估系统对四个个案进行了评估。通过对比四个个案的评估结果,发现四个个案的重度异常主要集中在小肌肉、大肌肉、情感表达、社交互动、行为特征—非语言和适应行为等方面。其中情感表达和社交互动是四个个案能力最弱的方面,这两个方面也就是课程需要侧重之处。(二)解决儿童幼儿园适应问题是课程的关键点自闭症儿童由于受其核心障碍的影响,适应环境的能力较差,他们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情绪行为方面的问题[3],如不会与人正确沟通交往、没有安全意识,这些问题往往会成为影响他们幼儿园融合质量的关键问题。融合教育团队通过去幼儿园观察、听课,以及与幼儿园教师沟通,找出四名自闭症儿童适应幼儿园环境及与普通儿童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并设计了相应的课程内容来解决这些问题(见图2)。三、双模块课程的实施融合教育双模块课程主要是通过融合教师团队在特校的康复训练来实施的。由于这四名自闭症儿童年龄较小,主要是通过各种活动来实现各种目标。为了提升自闭症儿童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针对同一目标
本文编号:3605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360572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