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大学适应性调查研究——以武汉地区高校为例
发布时间:2022-02-09 10:47
能否适应大学生活是少数民族预科学生进入大学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能否很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影响着预科教育的质量以及预科生自身的成长成才。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在课业学习、人际交往、心理心态和日常生活等方面存在适应性问题。从社会、学校、教师、在校大学生以及预科学生自身等层面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能够帮助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推动预科教育的不断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文章来源】: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39(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研究设计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二) 研究假设
(三) 样本基本情况
三、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大学适应性问题的表现
(一) 学习方面
1. 学习自主性较差。
2. 学习压力较大。
(二) 人际交往方面
1. 语言障碍和习俗间隔。
2. 对原有社会支持系统的过度依赖。
(三) 心理方面
1. 缺乏归属感, 自尊与自卑交织。
2. 缺乏稳定感, 迷茫与焦虑并存。
(四) 生活方面
1. 饮食与汉族大学生存在差异。
2. 自然生活环境的改变。
四、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适应性问题的改进策略
(一) 社会层面
(二) 学校层面
(三) 教师层面
(四) 在校普通大学生层面
(五) 少数民族预科生自身层面
五、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研究[J]. 郭文波,王露. 改革与开放. 2017(11)
[2]文化的多元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适应[J]. 包根胜. 贵州民族研究. 2016(05)
[3]民族院校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思考[J]. 邓群,赵常兴,曾晓丽. 中国成人教育. 2014(13)
[4]内地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问题研究[J]. 李德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03)
[5]“90后”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及对策[J]. 黄艳,田辉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21)
[6]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研究——从高中与大学衔接的视角[J]. 黄兆信,李远煦. 中国高教研究. 2010(05)
硕士论文
[1]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与对策[D]. 康立芳.华中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16869
【文章来源】: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39(04)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研究设计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二) 研究假设
(三) 样本基本情况
三、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大学适应性问题的表现
(一) 学习方面
1. 学习自主性较差。
2. 学习压力较大。
(二) 人际交往方面
1. 语言障碍和习俗间隔。
2. 对原有社会支持系统的过度依赖。
(三) 心理方面
1. 缺乏归属感, 自尊与自卑交织。
2. 缺乏稳定感, 迷茫与焦虑并存。
(四) 生活方面
1. 饮食与汉族大学生存在差异。
2. 自然生活环境的改变。
四、高校少数民族预科学生适应性问题的改进策略
(一) 社会层面
(二) 学校层面
(三) 教师层面
(四) 在校普通大学生层面
(五) 少数民族预科生自身层面
五、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性研究[J]. 郭文波,王露. 改革与开放. 2017(11)
[2]文化的多元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适应[J]. 包根胜. 贵州民族研究. 2016(05)
[3]民族院校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思考[J]. 邓群,赵常兴,曾晓丽. 中国成人教育. 2014(13)
[4]内地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适应问题研究[J]. 李德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4(03)
[5]“90后”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及对策[J]. 黄艳,田辉玉.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21)
[6]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研究——从高中与大学衔接的视角[J]. 黄兆信,李远煦. 中国高教研究. 2010(05)
硕士论文
[1]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与对策[D]. 康立芳.华中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6168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361686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