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儿童随班就读教学探讨
本文关键词:智障儿童随班就读教学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班就读是实施特殊儿童教育的形式之一,随班就读有利于普及智障儿童义务教育和实现教育融合。但智障儿童随班就读教学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提高智障儿童随班就读教学质量的策略有制定适度的教学目标、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发挥助学伙伴和合作小组的作用、注重考核评估等。
【作者单位】: 广西教育学院;
【关键词】: 智障儿童 随班就读 教学 策略
【分类号】:G764
【正文快照】: 一、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作用目前我国实施特殊儿童教育的形式有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等。其中,随班就读作为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对特殊儿童实施教育的一种形式,在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求、提高特殊儿童的入学率、促进特殊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英;;智障儿童随班就读的四个需要[J];现代特殊教育;2008年09期
2 蔡建丽;;优化随班就读课堂的教学策略[J];现代特殊教育;2008年Z1期
3 陈国琴;曹丽丹;;走出随班就读教学的误区[J];现代特殊教育;2008年Z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熊琪;王辉;;我国智力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研究的现状与反思[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发钦;;智障儿童随班就读教学探讨[J];教育探索;2010年09期
2 李晓庆;;智障儿童随班就读交往研究[J];文教资料;2008年36期
3 海安县大公中心小学课题组;张春梅;;智障儿童优势智能开发的研究[J];南京特教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4 裴妮;;教育初体验——智障幼儿的随班就读[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年01期
5 吴永玲;;研教结合 提高随班就读教学质量[J];现代特殊教育;2009年02期
6 ;推进随班就读工作持续发展——山东省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回顾与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09年02期
7 胡君恺;;浅议随班就读中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同步发展[J];现代特殊教育;2000年01期
8 谢霞;谢岳兰;;宁波达敏学校 智障儿童的幸福起点[J];宁波通讯;2011年05期
9 赵娟;;智障教育的一盏明灯——读《小,就小了;弯,就弯了》[J];现代特殊教育;2010年10期
10 刘岩华;谈低视儿童随班就读教育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北京教育;1994年Z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德福;嵇艳鞠;凌振宝;孙淑琴;王应吉;于生宝;;宽口径电气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郭钧;;开放教室[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陈怀琛;;课程矩阵——论证教学计划的有效工具[A];中国电子教育学会高教分会2009年论文集[C];2009年
4 季鑫源;冒晓莉;肖韶荣;;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A];光电技术与系统文选——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5 谢英柏;王松岭;论立勇;;我校制冷与低温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制订[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6 顾春雷;胡国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第四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7 郭伟;陆振宇;;三个导向下的电气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探索[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8 李爱惠;;教学、实习、就业相结合的高职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A];2008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叶自雯;张荣生;;制定病案管理统一教学计划的必要性和可行性[A];第七次全国病案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10 蒋琬;;北京卫生学校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修订[A];中华医院管理学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2届全国病案管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陈晓蓓;让残疾儿童就学不再有障碍[N];中国教育报;2004年
2 李丽龙 记者 童顺鸣;农民工返乡 子女不辍学[N];四川日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荣肖磊 仝静海;特教学校期待更多支持[N];河北日报;2009年
4 记者 王笑梅;明年残疾孩子也有机会上普通学校[N];辽宁日报;2011年
5 通讯员 陈文燕 余小熊 张敏 记者 张向瑜 王倩;外国孩子随班就读带来双赢效应[N];杭州日报;2006年
6 记者卢文洁通讯员肖培坚;弱智儿随班就读是“混读”?[N];广州日报;2004年
7 记者 刘昊;各区县明年都将拥有特教学校[N];北京日报;2009年
8 记者 赵正元;北京明年所有区县都将开设特教学校[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林泽全;为残疾少儿撑起一片蓝天[N];自贡日报;2005年
10 通讯员 李江永;岳普湖县确保残疾人权益[N];喀什日报(汉);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晓萍;全纳学校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杨翠蓉;小学数学专家教师和新教师教学过程中的认知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王伟;全纳教育实践研究:英、美两国的经验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骆天庆;基于实践目的的中国景观专业生态教育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5 代建军;论我国当前中小学课程运作机制的转变[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晓琳;本体驱动的网络智能教学系统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张正江;中华人民共和国美育的命运[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昕红;专业主义视野下的美国工程教育认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张红;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的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吕雯慧;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历史考察(1987-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昱;随班就读的现状及改革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2 施春玉;融合运动对学龄期智障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超;智障儿童社会化的社会工作介入[D];吉林大学;2012年
4 刘淑霞;艺术治疗对提升智障儿童交往能力的研究[D];山东艺术学院;2011年
5 黄美贤;“随班就读”教师的专业培训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高珊;中度智障儿童家庭功能及与其适应行为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孙宏燕;随班就读教师差异教学能力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朱莉莉;小学轻度弱智随班就读生家庭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娟;小学随班就读外籍学生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10 乔梁;关于智能障碍教育的课程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智障儿童随班就读教学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63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506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