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家庭的女子道德教育及其特征
本文关键词:中国传统家庭的女子道德教育及其特征
【摘要】:围绕婚姻家庭生活这个道德实践场域,卑顺、卑弱成为对中国传统社会女子道德的总体品质要求。中国传统家庭女子道德教育还呈现和美育、智育、家务劳动相结合的特点,可资现代社会借鉴吸收。
【作者单位】: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中国传统家庭 女子道德教育 道德品质
【分类号】:G78;G41
【正文快照】: “古往今来,妇女在家庭教育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儒家价值在传承的过程中,在很多场合下是透过妇女对子女的教育环节而延伸的。妇女携带着大量的儒家文化的密码,通过身教与言教传给后代。”[1]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今天,有必要梳理、总结中国传统家庭女子道德教育思想,以兹借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丽娟;;“女子无才便是德”考述[J];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群;;中国古代法上的“义绝”:基于学术史的考察与反思[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2 邹永明;;服制刍议[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6年02期
3 高楠;王翠改;;我国古代法律文本中的嫁妆——以北宋仁宗和哲宗时代为中心[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钱泳宏;;清代夫权的法定与恣意——基于《大清律例》与刑科档案的考察[J];北方法学;2011年03期
5 强海燕;李闻戈;刘朝晖;;倾听“边缘”的声音,关注女生的成长——我国维吾尔族女童教育的访谈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6 李清雁;;女性主义对师生关系的阐释[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9期
7 刘文菊;;论社会性别意识与大学语文教育[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臧传鹏;靖国平;;教师应积极促进学生“双性化”人格的形成[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年07期
9 杜二敏;;论男女两性的共同解放及共同发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1期
10 孙国锋;孙玉珠;;金陵女子大学历次学生运动回顾1915-1951[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红;;性别视野中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郭红霞;樊慧英;;改革开放三十年女性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分析报告[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9)——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杜靖;;五服-姻亲与宗族——一个汉人社会研究的新框架[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六辑)[C];2009年
4 何燕侠;;日本的南宋女性财产继承权论争[A];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文化研究论集(第三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尹伟琴;民国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郑现U,
本文编号:749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jxjy/7499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