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化与教师专业发展
[Abstract]:As a new way of life in modern society, network culture is characterized by openness of communication, transcendence of time and space, diversity of content, interaction of operators, high efficiency of transmission, duality of function, etc. It promotes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owards "self-renewal", forms a new cooperative learning community, promotes teachers to self-reflective teaching, and promot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achers' individual implicit and explicit knowledge. In the network culture environment, the new ways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re education blog, online education forum and QQ group.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
【分类号】:G4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吴晓东;;远程教育小组协同学习中QQ群的应用研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2 刘莉湘君;黄鑫;陈赋光;;反思性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实践之路[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3 郎笑;查杰慧;范萍;韩向民;朱小华;朱瑜冬;;从案例中学习——一次关于“案例”的QQ群聊[J];语文教学通讯;2006年2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何磊;骆丹旦;;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家园共育的实践研究——以义乌市宾王幼儿园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年04期
2 梁存良;王晓芳;;Blog与QQ群相结合的学生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年03期
3 刘胜芬;韩猛;;反思与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J];网络财富;2010年06期
4 赵家敏;王江;;基于即时通讯的远程自主学习初探[J];现代经济信息;2009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阎国忠;体验·反思·思辨——关于美学方法论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5期
2 李晓阳;关于开放教育小组学习的探讨[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07期
3 郑宁国,严月萍;协作学习小组活动模式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17期
4 蓝鹰,万平;远程教育中学习小组功能的社会学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5 吴支奎,王守恒;教学监控能力:教师反思性实践的重要维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9期
6 裴新宁;“学习者共同体”的教学设计与研究——建构主义教学观在综合理科教学中的实践之一[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3期
7 常波;西方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兴起背景综述[J];外国教育研究;2000年02期
8 胡波;浅谈反思性教学中的个体反思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会权;;高职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思考[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王晶晶;杨昌美;;论体育教师专业化成长途径[J];运动;2011年09期
3 刘吉振;;中小学新岗教师实现快速成长三途径[J];辅导员;2011年27期
4 严运忠;黄汩;;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思考[J];咸宁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5 王伟燕;;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J];好家长;2011年Z1期
6 任云峰;李增敏;;教师专业发展要回归原点[J];山东教育;2011年13期
7 本刊编辑部;;实践智慧: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关键词——周小山教授谈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科学论坛;2011年06期
8 汪永贞;;教研员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26期
9 金鑫;;浅析高职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10 周薇;;关于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专业素养的思考[J];英语新世纪;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金梅;;促进幼师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四条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河南卷)[C];2010年
2 孙蕾;;对创新教育的几点思考[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3 刘勇;;毕节试验区生态现代化实现途径探讨[A];毕节模式研究[C];2010年
4 马溪平;孙大鹏;;循环经济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赵英;陶义男;;白云铁矿富钾板岩综合利用途径的研究[A];2005年全国金属矿山采矿学术研讨与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鹿永华;关利军;曲永河;王学民;;青岛市新农村建设途径的研究[A];山东省科协农科学会群、山东省农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葛振国;;“五名”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有效途径[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8 陈传梁;;激光加工技术的发展及实现产业化的途径[A];第八届全国电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9 鹿永华;;从青岛市的实际情况探讨新农村建设途径[A];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2006年中国农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郁虹;;班级“博客” 网页__开创现代家园共育新形式[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瑜文;重庆渝中区:加大网站巡查力度 净化网络文化环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2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 毕景涛;助推教师专业发展要抓住四个问题[N];中国教师报;2009年
3 弓彩玲;复兴区着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N];邯郸日报;2009年
4 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学院附中校长 程和方;团队评价引领教师专业发展[N];中国教师报;2009年
5 山岚小学 唐亚;加强读书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N];六盘水日报;2009年
6 顾琴;让研究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梁杰;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阶梯[N];中国教育报;2009年
8 记者李国涛 实习生陈丽媛;第八届全国高中教师专业发展论坛在衡中举行[N];衡水日报;2010年
9 王大根 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由“积累”走向“转型”的教师专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10 通讯员 郑红丹;麻城二小多项措施促教师专业发展[N];黄冈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二军;教师专业发展中的自我认同[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大磊;共和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胡惠闵;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改革: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于兰;建构主义视阈下第二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陈静静;教师实践性知识及其生成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王立国;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师素质标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丹;幼儿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李志厚;教师校本学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李飞;引领与自主:学校变革中的教师领导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文昊;面向教师专业发展的案例学习支持框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柏良;新课程背景下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可;任务型教学背景下的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D];西南大学;2008年
3 钟桃英;四川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析[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4 熊频;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唐名丽;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个案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6 杨寒凝;教师眼中的教师专业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佳;基于教育生态学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8 廖青;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师徒结对”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9 王冠男;河北省高职院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杨慧;大连市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363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363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