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课堂教学论文 >

学校空间性及其基本内涵

发布时间:2019-01-08 17:38
【摘要】:学校空间是教育活动赖以发生的物质性基础,是必备的物资条件以及学校环境中各种共存性关系的总和。同时,学校空间又具有深刻的社会特性,是社会背景中的一个空间装置,处于社会结构之中并且呈现为一定的结构,与无所不在的弥散性的社会权力粘连以至本身成为权力的表征。为了包容吸纳以上的学校空间知识,又能不落其窠臼,全面理解学校空间性,一种深刻的空间三元辩证法就自然而然地进入学校教育问题思考的重心。
[Abstract]:School space is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on which educational activities are based, the necessary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the sum of all kinds of coexisting relationships in the school environ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school space also has the profound social characteristic, is a space device in the social background, is in the social structure and presents as the certain structure, Conglutinate with ubiquitous and diffuse social power and become a symbol of power itself. In order to absorb the above school space knowledge, and to understand the school space completely, a profound three-dimensional dialectics of space naturally enters the center of thinking about the school education problem.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分类号】:G4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环惜吾;英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和近况简介[J];比较教育研究;1981年01期

2 ;教育文摘[J];安徽教育;1982年05期

3 张朝阳;“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偏废啊!”——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毛礼锐[J];江西教育;1982年09期

4 吴有;教育社会学简介[J];比较教育研究;1982年01期

5 约热·戈鲁查尔 ,王爱珠;社会学的分类和研究的基本方法[J];社会;1982年02期

6 清水义弘;密平琪;;日本保谷市的一次教育调查[J];外国中小学教育;1982年01期

7 鲁洁;创建马克思主义的教育社会学刍议[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8 远方;美国社会学会举行第78届年会[J];社会;1983年05期

9 郭鲁晋 ,蒋梁贽;联邦德国社会学教授代表团访华[J];社会;1983年06期

10 R.施托尔贝格 ,立平;马列主义劳动社会学的对象与职能[J];国外社会科学;1983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钱民辉;开辟农村教育研究的新领域[N];中华读书报;2001年

2 张白;教育社会学的新视角[N];中国教育报;2002年

3 金勇;新教育社会学的滥觞——《知识与控制》[N];中华读书报;2002年

4 谢维和;故事、理性和精神[N];中国教育报;2003年

5 潘懋元;社会学眼光研究高等教育[N];光明日报;2003年

6 李全柱;衡量高校招生改革要用三把尺[N];光明日报;2003年

7 朱国华;当文化变成资本[N];社会科学报;2003年

8 庞丽娟;教师的光荣与梦想[N];中华读书报;2003年

9 马宏萍;中小学图书馆发展举步维艰[N];中国妇女报;2004年

10 王永振;现代化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N];人民武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洁;美国闲暇教育的发展及启示[D];河北大学;2000年

2 胡振京;教育正负功能观的社会学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3 徐瑞;学生越轨行为的成因及防范[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等等;教育功能观的社会学分析[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5 闫效鹏;美国教育权利社会保障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6 马超;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7 薛国凤;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8 李屏;“学生弱势群体”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9 生永明;江苏省发达地区农村社区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10 张艳华;借新声于异邦[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4049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24049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a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