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教师群体激励因素的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不同教师群体激励因素的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教师群体 激励因素 竞争压力 相对报酬 比较研究
【摘要】:本研究选择云南曲靖和浙江宁波的两所师范学校作为研究对象,以教育人种学研究方法为基本方法,通过现象分析、个案访谈、问卷调查、文献分析等途径,对不同地区教师群体的工作积极性状态及其原因进行了实证性对比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竞争压力和相对报酬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决定不同教师群体工作积极性大小的两个关键因素。其中竞争因素的激励功能相对较强。竞争压力大小与相对报酬高低之间的相互关系影响着群体激励力量的大小。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基础教育学院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关键词】: 教师群体 激励因素 竞争压力 相对报酬 比较研究
【分类号】:G443
【正文快照】: 1问题提出教师工作是一种群体性工作,其工作积极性的调动,不仅要考虑个体的激励,更要考虑群体的激励。由于种种原因,本研究者之一分别在云南曲靖和浙江宁波的两所同样性质的学校分别工作了八年和五年,对自己工作过的两所学校的工作情景极为熟悉,并有切身体验,感觉到两所学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辛涛,邱炳武,申继亮;中小学教师工作积极性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1994年03期
2 施文龙,吴志宏;中学教师的需要现状和中学管理的激励策略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悦;教师需要与学校激励机制的建立[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2 郭胜利,于淑平;目标设置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运用[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3 陈春萍,龙静云;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伦理原则[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4 张力为;效度的正用与误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5 杨海平;对不同级别篮球运动员12项感知觉指标的测试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6 杜雪兴;建立人本主义的教师管理机制[J];巢湖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7 肖绍清;论强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中的竞争激励机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8 周敏;图书馆管理引入激励机制的思考[J];常熟高专学报;2002年01期
9 王惠东;中学教师管理策略浅谈[J];常熟高专学报;2002年06期
10 唐久来,范晓晨,唐茂忠,余世成,胡允文,郭晓东,毕良学;学前儿童和学龄儿童的品德发展测试量表编制和品德发展调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1994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赵伶俐;审美概念理解对审美感受和创造性思维影响的探索性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善良;现代认知压观下的数学概念学习与教学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3 李永瑞;不同注意类型高水平运动员注意瞬脱及注意能力特征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1年
4 李三福;教学的语用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迟立忠;运动人群与非运动人群注意特征比较及注意机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6 彭贺;人为激励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7 常斌;基于数值仿真试验的岩土工程智能化方法及应用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年
8 罗建河;论教育管理理论的知识论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辛朋涛;教师工作动机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新;国家青年队和高校队篮球运动员焦虑和气质类型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2 班春虹;数学建模培养高中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1年
3 翁乾明;关于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4 郑毅;解决“3+X”理科综合问题的元认知训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5 黄炳煌;中学化学教学中情感因素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1年
6 刘茂艳;中小学教师教学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1年
7 陈斐;语文教学信息加工的策略[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8 梁添祥;广西第九届运动会少年田径运动员竞赛成败归因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9 魏仁洪;论中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10 宫火良;河南省高中教师工作满意度现状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海燕;影响经济不发达地区中小学教师工作积极性诸因素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佩萍;;教师职业倦怠的自我调适略论[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8期
2 董方前;;学校管理中的教师群体激励[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7期
3 刘径言;;引领团队学习的教师课程领导者:特征与培养方式[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0年03期
4 饶淑园;;教师压力管理的“员工援助计划”模式探讨[J];教育学术月刊;2011年06期
5 姜新生;傅瑶;;传统教师文化的病理现象及现代教师文化构建[J];中国教师;2011年11期
6 赵小青;;师德 教育永恒的话题[J];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年07期
7 翁始兴;;浅谈校长应具备的激励因素[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0年05期
8 陈秀珍;;多措并举 打造“乐教善教”的教师队伍[J];中小学管理;2011年07期
9 毕宏玲;施黎莺;;提高小学中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水准的对策研究[J];大众心理学;2004年02期
10 王陆;张敏霞;杨卉;;教师在线实践社区(TOPIC)中教师策略性知识的发展与变化[J];远程教育杂志;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艳卉;;教师自身如何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压力[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2 罗四维;谭联凤;;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之民办学校师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湖北卷)[C];2010年
3 陈林;荣莹;;不再强迫——教师心理评估个案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袁东;;高心理健康水平教师的心理调整策略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辽宁卷)[C];2010年
5 单从凯;;论网络教育中的教师群体[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张长谦;陈小娴;;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的校本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7 周润智;;力量就是知识:教师职业文化的生产与再生产[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5-2006年度][C];2008年
8 谭金凤;;浅议教师情绪管理[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9 单从凯;;网络教育e-Educator呼之欲出[A];“网络时代的远程开放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张志立;;浅谈教师的心理障碍 探索心理的调适措施[A];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湖南教育报刊社 黄耀红;教育言说别故弄玄虚[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江苏省宿迁中学 王孝玲;重视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3 周 济;危难关头见精神关键时刻见真情[N];中国教师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魏宁 实习生 孙井贤;云龙区文教体局奏响科学发展“五部曲”[N];徐州日报;2009年
5 ;教师群体如何缓解心理压力[N];中国教育报;2011年
6 腊s,
本文编号:5946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ktjx/594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