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赛季中超联赛中外优秀前锋球员进攻能力的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2014赛季中超联赛中外优秀前锋球员进攻能力的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超联赛 中外优秀前锋球员 进攻能力 比较研究
【摘要】:进攻能力是足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组成部分,更是评定作为承担球队射门得分为主要职责的前锋球员技术水平的重要依据。为了有效提高我国前锋球员的进攻能力,与同在中超联赛这个平台竞争的外籍优秀前锋球员之间进行比较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2014赛季中超联赛中外优秀前锋球员的五位代表:郜林、武磊、埃尔克松、许森、哈米德阿拉各自所在球队参加的76场比赛录像中所表现出的最具代表性的进攻能力:射门、传球、突破能力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他们的进攻能力进行比较研究,找出我国优秀前锋球员与国外优秀前锋球员进攻能力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中外优秀前锋球员的年龄集中在23—32岁之间,基本都处于个人的最佳竞技能力阶段;国内优秀前锋球员的劳雷尔指数偏低,客观上造成身体对抗能力不足。国内优秀前锋球员平均射门次数上远少于外籍优秀前锋球员,射正率最高的只有39.79%,低于外籍优秀前锋球员最低射正率43.59%,国内优秀前锋球员的射门质量较差,射门效果不佳,而且状态稳定性不高。国内优秀前锋球员场均进球数最高为0.43,外籍优秀前锋球员最低场均进球数为0.68,国内优秀前锋球员的进球数偏少,进球能力较弱;中外优秀前锋球员射门次数最多的区域都在三区,国内优秀前锋球员在三区的进球率低于外籍优秀前锋球员,且活动范围较小,在射门区域、力量、角度等方面均与外籍优秀前锋球员有明显差距。国内优秀前锋球员的进球时间较有规律,郜林的进球分散在各个时间段,武磊则只在上下半时的最后阶段取得进球,与各自射门射正时间段的比例失衡,说明进球的偶然性较大。国内优秀前锋球员主要依靠自己的惯用脚射门,但惯用脚的射门效果并不好,进球率低于非惯用脚和头球。国内优秀前锋球员在个人突破、定位球和利用对方失误进球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进球几乎全部来自队友的助攻。从传球能力比较来看,国内优秀前锋球员在助攻和传威胁球效率方面强于外籍优秀前锋球员,国内优秀前锋球员与队友配合默契度更高。国内优秀前锋球员的突破过人能力不强,脚下技术不够娴熟,场上应变能力有待提高。
【关键词】:中超联赛 中外优秀前锋球员 进攻能力 比较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4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1.前言9-18
- 1.1 问题的提出9-10
- 1.2 研究现状与综述10-16
- 1.2.1 对中超联赛外籍球员的相关研究10-12
- 1.2.2 对前锋球员的相关研究12-13
- 1.2.3 对足球进攻技术的相关研究13-16
- 1.3 理论基础16-18
- 1.3.1 场地划分16-17
- 1.3.2 研究对象的选定17-18
- 2.研究对象与方法18-19
- 2.1 研究对象18
- 2.2 研究方法18-19
- 2.2.1 文献资料法18
- 2.2.2 访谈法18-19
- 2.2.3 录像观察法19
- 2.2.4 数理统计法19
- 2.2.5 对比分析法19
- 3. 相关概念界定19-20
- 4. 结果与分析20-40
- 4.1 中外优秀前锋球员年龄与劳雷尔指数的比较分析21-22
- 4.2 中外优秀前锋球员射门能力的比较分析22-38
- 4.2.1 中外优秀前锋球员射门、射正、进球次数的比较分析22-27
- 4.2.2 中外优秀前锋球员射门、射正、进球区域的比较分析27-31
- 4.2.3 中外优秀前锋球员射门、射正、进球时间段的比较分析31-34
- 4.2.4 中外优秀前锋球员射门、射正、进球时触球部位的比较分析34-35
- 4.2.5 中外优秀前锋球员射门、射正、进球方式的比较分析35-38
- 4.3 中外优秀前锋球员传球能力的比较分析38-39
- 4.3.1 中外优秀前锋球员传威胁球的比较分析38
- 4.3.2 中外优秀前锋球员助攻次数的比较分析38-39
- 4.4 中外优秀前锋球员突破能力的比较分析39-40
- 5.结论与建议40-42
- 5.1 结论40-41
- 5.2 建议41
- 5.3 研究限制41-42
- 参考文献42-44
- 附件44-45
- 致谢45-46
- 研究生个人简历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超;;影响中超联赛改革因素的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2 胡思博;;关于中超联赛退赛的利益相关者分析[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3 王超;;中超联赛发展动力研究之根本动力——需求[J];价值工程;2011年13期
4 王超;;中超联赛发展动力研究之直接动力——改革[J];价值工程;2011年16期
5 王超;;中超联赛发展动力研究之内在动力——经济利益[J];价值工程;2011年15期
6 李燕领;王家宏;;中超联赛俱乐部准入制度研究[J];体育科研;2012年01期
7 金佳玉;;“中超之父”郎效农:迷恋“行政管理足球”是历史倒退[J];中国经济周刊;2013年13期
8 依博亮;;中超联赛发展的代价成因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13年03期
9 周毅;陈文正;;2012赛季足球中超联赛进球特征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3年36期
10 皮皮;;又是一年春柳绿——2005年中超联赛大巡礼[J];足球俱乐部;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丁林梅;牟向东;;中超联赛联合产权问题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2 王景波;樊占平;赵厚华;杨雷;;中超联赛市场运营现状及策略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3 王景波;何志林;;足球观众忠诚的形成与建立[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4 骆雷;;中超联赛产权界定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悦然;中超联赛左右国家队走势[N];中国足球报;2005年
2 记者 赵仁伟;在暴力与口水之中 中超联赛滑向深渊[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3 马成全;夺冠之战看到中超希望[N];中国足球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刘\,
本文编号:10533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1053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