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家校体育一体化指标体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家庭、学校、社会” 一体化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南京师范大学》 2015年
基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家校体育一体化指标体系研究
郭培鑫
【摘要】:近些年来,青少年体质状况不容乐观,学生体质健康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学校体育作为促进青少年体质最直接、最密切的手段,其地位和效用自然是不可低估的。然而,仅仅依靠学校体育的力量来提高学生的体质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家长们的配合与参与。必须加强家长与学校的联系,形成相互间的教育合力。由此“家校体育一体化”的概念和实践模式应运而生,也是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主题。本研究以国内外家校体育的相关研究作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评估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南京市四城区10所初中的家校体育一体化的实施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体育教师、学生及学生家长对家校体育一体化的认识与实践合作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美国学者Swap提出的“学校—家庭伙伴关系模式”为理论基础,构建基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家校体育一体化指标体系,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研究。研究结论:1.家校体育一体化的调查结果:学生对家校体育一体化的态度是积极的,乐于邀请家长和体育教师参与到合作活动中;体育教师认为与家长沟通合作是有必要的,家长在改善孩子的体质健康方面起着积极的影响。但是,家长与体育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都缺少主动参与。2.家校体育一体化现状调查发现存在以下几点不足:第一,家校体育沟通合作存在认识错误与意识淡薄;第二,家校体育合作内容相对局限且频率低;第三,家校体育合作被动且缺乏指导性。3.基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家校体育一体化指标体系初步由四个一级指标(“以学校为基石”的双向沟通、“以家长为媒介”的家校学习、“以提高为目标”的相互支持、“以完善为导向”的共同决策)和16个二级指标共同构成。4.基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家校体育一体化提升策略:第一,加强宣传力度,从家庭、学校多方面引起重视。第二,构建家校体育一体化沟通机制。第三,加快学校体育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增强家校体育合作能力。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9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燕;王鹏;;对河南省濮阳市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动发展的现状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2 贺青;;青少年家庭体育发展路径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24期
3 李小进;;制约我国家庭体育发展的因素及其对策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9年01期
4 吴玲;杨建国;;“学校、家庭、社会”体育一体化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郑先常;;对终身体育及其体系的若干思考[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6 张月霞;魏书哲;;衡水市初中生家庭体育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S3期
7 关道权;张永保;;家庭体育:我国体育事业科学发展的落脚点[J];四川体育科学;2012年02期
8 闫杰;宋盛林;;从终身体育角度看家庭、学校和社会体育一体化[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孔靖;解毅飞;;论婴幼儿体育、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一体化[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山灵团;;论学校体育与家庭体育的有效结合[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年1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童甜甜;上海市小学家校体育合作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李趁丽;“家庭、学校、社会” 一体化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欣;;家庭体育功能的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1年03期
2 于鸿雁;秦爱民;刘学明;;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和能力研究[J];成功(教育);2010年11期
3 尹开宁;;浅析婴幼儿健康体育教育[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年05期
4 徐霞;曲天敏;;学校、家庭、社区体育一体化网络模式的构建[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1期
5 张国胜;;河南省城市居民家庭体育现状调查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6 袁晓智;;浅析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现状及融合模式构建——以江西省吉安市为例[J];搏击(体育论坛);2013年04期
7 李顺英;;上海市中小学生家庭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年33期
8 李钦升;;适宜居住背景下泰安市家庭体育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14年03期
9 曹晓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开展家庭体育的必要性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年18期
10 汪绍鹏;;初中体育课堂深入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4年2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茂球;易鹏;;论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的互动发展[A];《西部体育研究》2010年第4期(总第120期)[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付雯雯;中国潍坊市与爱尔兰科克市大众体育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2 许欣;父母—儿童运动参与的知信行关系[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3 谢宜轩;基于社区体育俱乐部构建社区、学校、家庭青少年体育网络[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4 郑家鲲;健康城市背景下的学生健康体育行为培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鹏飞;上海儿童体育消费现状的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童甜甜;上海市小学家校体育合作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森;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高校大学生体质状况调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1年
4 张楠;体育强国目标下阳光体育运动现实误区及其规避[D];吉林体育学院;2011年
5 贺青;苏州市初中生参与家庭体育的现状分析和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6 张建生;通化市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操伊芬;现代家庭体育的价值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8 尤双从;河南省城市市区居民家庭体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D];河南大学;2007年
9 初少玲;家庭体育氛围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影响的调查与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艳芳;郑州市小学生家庭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爱武;家庭体育奠定儿童终身体育基础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2 周传志;武汉市家庭体育现状与发展建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3 陈启湖;对三峡大学体育与社区体育结合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4 宋亚军,李向东;对我国"学校、家庭、社区"体育教育一体化网络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5 徐伟;对建立高校与社区间健身网络工程的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6 李捷,宋勤;关于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融合和学校开放的意义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7 韩勤英;从终身体育看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8 唐东辉;刘静;陈庆果;刘森;王岩磊;张宗程;;北京市中小学生体质下降原因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9 李骁天;王凯珍;李璟圆;;我国城市社区与学校体育设施共享理论构建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10 张永保;田雨普;;“家庭体育”新释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陶开军;上海市初中生家庭体育开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雷哲;对制定我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规划的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张凤民;家庭因素对小学生体育参与影响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操伊芬;现代家庭体育的价值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尚礼;重庆市青少年体质现状与学校体育教学改革[D];西南大学;2008年
6 焦燕波;上海高中生生命科学素养现状调查与学业水平考试的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林秀春;和谐社会视野下福州城区家庭体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新红;山东省体育人力资源一体化实行机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张添胜;上海市徐汇区少年儿童参与家庭体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俊民;;体质与健康关系的定性分析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谢榭;王国旭;;浅析学生体质健康[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年08期
3 乔玉成;;进化·退化:人类体质的演变及其成因分析——体质人类学视角[J];体育科学;2011年06期
4 刘路;;影响体质水平的相关因素分析[J];运动;2011年06期
5 邢振超;;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信息;2012年02期
6 马逸奎;毛世玉;;中医体质分型理论对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年05期
7 吕楷;李帅;;影响大学生体质水平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的理论研究[J];运动;2012年10期
8 赵东生;李胜英;;医护人员体质健康现状与对策研究[J];继续医学教育;2013年06期
9 李莹;;关于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体育世界(下旬刊);2013年07期
10 李乃平;学生体质评价初探[J];体育教学与科研;198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向军;;北京与澳门居民体质水平的比较研究[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徐海鹰;;辽宁省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体质干预的理论与实践[A];第二十三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13年
3 李依璇;朱晓兰;雷厉;佟海青;;体质测定综合评价模型研究[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周丽珍;刘国荣;;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影响因素与干预策略研究[A];第十八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8年
5 张璇;赵夏娣;;普通高校中青年知识分子体质健康现状及干预策略[A];第十八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8年
6 邹志春;陈佩杰;庄洁;;国外青少年体质与健康促进的研究动态[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殷红珍;陈永华;;天津市宝坻区7-18岁学生体质监测数据分析[A];中华预防医学会儿少卫生分会第九届学术交流会、中国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分会第一届学校卫生学术交流会、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学校分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8 孙玉金;侯迎锋;刘黎明;林建军;;全国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总体分析[A];第十七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7年
9 梁波;;影响幼儿体质水平的遗传性因素分析[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庄洁;陈佩杰;刘翠鲜;刘欣;范本浩;段子才;;《上海市民体质简易测评指南(20-69岁)》的研制[A];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袁浩;[N];工人日报;2014年
2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 张洪潭;[N];东方早报;2012年
3 记者 陆健 通讯员 周大正;[N];光明日报;2013年
4 吴应海;[N];法制日报;2014年
5 北京市体育科学研究所 吴向军 国家体育总局科学研究所 蔡睿 江崇民 北京体育大学 李文慧 张一民;[N];中国体育报;2011年
6 叶康远;[N];温州日报;2011年
7 驻京记者 王乐;[N];文汇报;2012年
8 范峰 本报记者 李小伟;[N];中国教育报;2002年
9 宁波晚报记者 沈莉萍;[N];浙江日报;2004年
10 国家体育总局体科所 张莉萍;[N];中国医药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符明秋;重庆市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及体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2 周冠中;体质评估的关键因素探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余岚;大学生个性化体质健康促进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4 王利红;幼儿体质与健康促进家园共建模式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5 谢红光;体质健康信念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意向及行为习惯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6 王静;美国德克萨斯州儿童青少年肌肉体质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包海燕;阴虚体质与TDS辅助诊断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高刚;新时期优化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评价指标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9 杨漾;上海学龄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指标LMS曲线及相关参考标准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曼莉;重庆市人口体质与健康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2 郭培鑫;基于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家校体育一体化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史瑞杰;山西省成年男性肥胖特征与体育锻炼的相关性研究[D];中北大学;2015年
4 潘晓丽;学校体质健康促进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5 徐汉朋;青岛市成年人生活方式的现状及对体质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6 张占平;对高职高专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若干影响因素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7 姜艳;2003—2006江苏省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盛洁;云南省拉祜族(7-18)岁学生体质健康现状调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王雨霏;西安市高职院校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及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戴玉州;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与老年人体质变化的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家庭、学校、社会” 一体化促进阳光体育运动的长效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51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45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