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清末民初的军国民体育思潮之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17 01:56
   军国民体育思潮是指清末民初的中国,军国民体育发展被纳入教育制度、以体育训练国民,全民尚武以求抵御外侮、民族独立的体育思想潮流。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和历史语境法,对军国民体育思潮的产生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影响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发现军国民体育思潮是当时历史潮流下中华民族内外交困境遇中的应变性选择,虽然有其时代的局限性,但却是改变中华民族体育认知和国民精神面貌、推动中国体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军国民体育思潮的核心内容是尚武精神,源自于对中华民族传统尚武文化的承袭,以及对德国普鲁士精神、日本武士道及其军事体育思想的学习。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包括赴德、赴日留学生对德国和日本体育思想的引进,以及近代出版物对先进体育思想的传播都为军国民体育思潮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发展军国民体育于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中正式被纳入学校教育宗旨,伴随着其在学制中的不断发展,从军队到民间,尚武成为清末民初时代体育思潮的主旋律。后期随着新文化运动对于民主、科学的进一步探讨,以及西方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传入,军国民体育思潮在国人对德、日军国主义行径的反思和反对之声和中国体育界对“兵操存废”的大讨论中逐渐失去了其影响力。1922年“壬戌学制”颁布,军国民教育被彻底废止,军国民体育思潮此后影响逐渐消弭。但是到了军阀割据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体育在军事训练方面的功能逐渐受到重视,军国民体育思想又演变为体育军事化思想被广泛传播,并指导体育实践。军国民体育思潮改善了近代国民怯懦麻木之精神状态,对国民性的改造有着大贡献;提升了军队的士气和社会地位;推动了近代体育的发展;值得关注的是,军国民体育思潮还鼓励了近代中国女性群体参与体育活动,对女性的身心解放做出了极大贡献。军国民体育思潮中的核心理念尚武精神和对国民性格的塑造功能仍可为当今我国公民教育提供借鉴,而中国早期留学生群体积极引入、传播军国民体育思想的精神以及实践也启发着新一代留学生努力学习与交流,为体育发展贡献力量。
【学位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G812.9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
        1.2.1 丰富中国近代体育思想史的研究
        1.2.2 为中国当今公民教育、体育留学提供历史的借鉴
2 文献综述
    2.1 有关中国近代体育思想的研究
        2.1.1 相关专著
        2.1.2 相关期刊、学位论文、论文集等
    2.2 有关中国近代军国民体育思潮的研究
        2.2.1 产生背景
        2.2.2 特征与评价
    2.3 文献综述述评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
        3.1.1 文献研究法
        3.1.2 历史语境法
    3.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3.3 研究的相关界定
        3.3.1 国民
        3.3.2 军国民
        3.3.3 思潮
        3.3.4 体育思潮
        3.3.5 军国民体育思潮
4 研究过程与分析
    4.1 军国民体育思潮产生的背景
        4.1.1 时代背景
        4.1.2 思想基础
        4.1.3 思想媒介
    4.2 军国民体育思潮的发展过程
        4.2.1 制度化进程
        4.2.2 普及化进程
        4.2.3 军国民体育思想的演变
    4.3 军国民体育思潮的影响
        4.3.1 对国民性的改造
        4.3.2 对近代军事的推动
        4.3.3 对近代体育的推动
        4.3.4 推进中国女性解放进程
5 研究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伊林;;从里约奥运会热点看国民体育观念的转变[J];辽宁体育科技;2017年02期

2 宋猛;汤卫东;;民国时期《国民体育法》的制定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2年01期

3 周强;夏正清;;日本国民体育大会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年10期

4 贾文彤;戴永杰;郝军龙;;《国民体育法》修改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李远乐;张子沙;喻丹;;蔡锷的军国民体育思想初探[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6 崔颖波;;日本的国民体育政策[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7 黎泽重;;日本国民体育大会[J];当代体育;1986年05期

8 吴春成;;学校体育之于国民体育素质的责任[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郑志林,俞爱玲;洗刷“东亚病夫”耻辱的心声──读《国民体育学》[J];体育文史;2001年04期

10 李社旺;刘丹婷;;军国民体育的历史必然性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4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炎;清末民初的军国民体育思潮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9年

2 喻丹;蔡锷的军国民体育思想初探[D];湖南大学;2009年

3 庞念亮;近代中国军国民体育思潮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4 李胜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四川实施体育法律法规研究(1929-1945)[D];成都体育学院;2017年

5 陶羊羊;“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的对接[D];南京体育学院;2017年

6 杨磊;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国民体育价值观互动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7 赵卓;中国近代体育制度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8 张亚宁;我国体育保险市场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9 黄正岚;民国体育法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陈宇锋;全国运动会与国民体育[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8693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288693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c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