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部分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衔接现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1 23:17
本文关键词:上海市部分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衔接现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给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前景,“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人们意识到学校体育课程的开展必须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让每一个学生受益。新的课程标准给了学校和体育教师的更多内容选择的权力,有更大自由发挥的空间。这一现象对学校体育来讲,有着无限的发展前景和空间。但现实并非与愿景相吻合,学校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衔接在教学中远不能说是完美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问题,如何科学的选择和衔接体育教学内容是每个体育教师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对现行学校体育课程内容衔接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影响课程内容衔接的相关因素,探索体育课程内容选择和衔接的理论依据。尝试对当前的不足提出建设性意见。经研究本文认为: 1现行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对身体健康和运动技能的效果比较明显,对心理健康、运动参与和社会适应三方面的影响效果不够明显。一方面是因为心理健康、运动参与和社会适应三个领域没有具体标准,难以量化效果;另一方面是体育课程内容与这三个领域的内在联系还没有权威结论,难以。 2中小学生不同学段的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变化较大,对课程内容的要求和自身能力水平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初中学段内男女生对项目要求的差异性开始显现,到高中阶段这一差异性已经比较明显。所以有条件的学校应该主动采用分组、分层教学等手段进行区别教学,最大程度的满足广大学生的不同要求。 3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是体育课程内容衔接的第一步,应该遵循兴趣性、健身性、全面性、时效性、科学性等原则。体育课程是一门身体练习为主的课程,鉴于体育课程内容具有独特的身体运动性和情谊合作性,需要根据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理论基础来衔接体育课程内容。 4调查发现在学期内课程内容的衔接比较紧密,而学期间的内容衔接就不太紧密。学年间、不同学段间的体育课程内容衔接就更不紧密了。主要是因为学期和学年大多会有教学计划,而不同学段和学段间一般没有计划。课程内容衔接的紧密情况与课程计划的制定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体育课程内容 衔接 中小学体育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33.96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1 选题依据9
- 1.1 体育课程内容衔接是体育课程改革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9
- 1.2 体育课程内容衔接是现阶段体育教学实践的要求9
- 2 文献综述9-14
- 2.1 体育课程内容的概念9-10
- 2.2 体育课程内容衔接的含义10-11
- 2.3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2.4 国外研究的重点和特点13-14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14-16
- 3.1 研究对象14
- 3.2 研究方法14-16
- 3.2.1 文献资料法14
- 3.2.2 问卷调查法14-16
- 3.2.3 专家访谈法16
- 3.2.4 数理统计法16
- 4 体育课程内容选择与衔接的理论依据16-18
- 4.1 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16-17
- 4.2 体育课程内容的衔接的科学基础17-18
- 4.2.1 体育课程内容衔接的生物学基础17
- 4.2.2 体育课程内容衔接的心理学基础17-18
- 4.2.3 体育课程内容衔接社会学依据18
- 5 结果与分析18-31
- 5.1 体育课程内容的情况18-24
- 5.1.1 对上体育课积极性影响因素的情况18-19
- 5.1.2 体育课程内容符合学生兴趣的情况19
- 5.1.3 学习项目的个数的情况19
- 5.1.4 体育课程内容负荷强度情况19-20
- 5.1.5 对体育课程难易程度的反应情况20-21
- 5.1.6 学生掌握体育课内容情况21
- 5.1.7 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21
- 5.1.8 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标准21-22
- 5.1.9 学生喜欢运动项目的情况22-24
- 5.2 体育课程内容衔接的情况24-31
- 5.2.1 中小学体育教材衔接情况24-25
- 5.2.2 中小学体育课程目标衔接情况25-26
- 5.2.3 课程目标的要求与学生年龄的契合情况26
- 5.2.4 体育课程学习运动项目之间的关系情况26-27
- 5.2.5 教师喜欢教授的运动项目与学生喜欢运动项目的衔接情况27-29
- 5.2.6 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效果情况29
- 5.2.7 体育课程内容衔接对学生影响的情况29-31
- 6 结论31-32
- 7 建议32-34
- 7.1 根据学生实际需求科学选择教学内容32
- 7.2 构建合理的体育课程目标体系32
- 7.3 制定教学计划统筹课程内容的衔接32
- 7.4 根据学生水平和兴趣分班教学32-34
- 参考文献34-38
- 附件一38-43
- 附件二43-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武山,吴河海,甘清瑛;我国体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2 陈国成;对大中小学体育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8期
3 袁芳,郑沪娥,赵振东;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12期
4 汪鸽,潘宪民;中外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5 肖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新旧两种课程方案比较及实施要点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6 刘红,赵建强;21世纪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确定依据的探讨[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张绍翔,车海云;论我国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趋势及存在的问题[J];交通高教研究;2001年03期
8 蒙万宁;刘伟俊;;体育课程内容设计的生物学基础[J];教学与管理;2009年06期
9 李加奎;日、英、美三国体育教育专业比较之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10 宋惠娟,邰崇禧;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规格的多视角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本文关键词:上海市部分中小学体育课程内容衔接现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83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58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