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四川省乒乓球后备人才技战术训练效果评价体系构建

发布时间:2022-10-21 16:51
  为教练员在训练中更好指导运动员训练,文章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通过分析四川省乒乓球后备人才的特征,以训练大纲等为依据初步筛选评价指标,专家指标优化确定评价指标。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评价指标权重,建立指标体系,K-S检验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系统分析系统分析,百分位法确定评价标准,最终构建四川省乒乓球后备人才技战术训练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下结论如下:1.构建技术训练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含:一级指标3个(攻球类、弧圈类、技术组合类),二级指标包括:反手弹击、正手中远台攻球、正手攻下旋球、正手前冲弧圈球、反手前冲弧圈球、正手对拉弧圈球、正手三点连续拉、左推右攻、推挡侧身扑等9个。2.战术训练指标评价体系中一级指标4个(发球抢攻、接发球抢攻、拉攻、搓攻),二级指标包括:发近网短球正手抢攻、发近网短球反手抢攻、发半出台球在对方接发球后拉攻、反手拉半出台球、正手拉半出台球、台内攻球、拉长吊短扣杀、拉一角扣杀一角、搓长球结合搓短球抢攻、搓加转长球后抢攻等10个。3.技术训练评价体系中一级指标权重得分分别为:B1(攻球类)0.156,B2(弧圈类)0.224,B3(技术组合类)... 

【文章页数】:6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选题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后备人才
        2.1.2 效果
        2.1.3 训练效果
    2.2 训练监控的研究
        2.2.1 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性项群的监控研究
        2.2.2 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的监控研究
    2.3 训练效果评价的研究
    2.4 评价标准制定
    2.5 小结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逻辑分析法
        3.2.6 录像观察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初步构建四川省乒乓球后备人才技战术训练效果指标体系
    4.2 建立指标体系的原则
        4.2.1 科学性原则
        4.2.2 全面性原则
        4.2.3 可行性原则
        4.2.4 代表性原则
    4.3 四川省乒乓球后备人才技战术训练效果评价指标确定
        4.3.1 评价指标的收集
        4.3.2 评价指标的筛选
        4.3.3 专家指标优化
        4.3.4 评价指标确定
    4.4 四川省乒乓球后备人才技战术评价指标特征分析
        4.4.1 技术训练评价指标特征分析
        4.4.2 战术训练评价指标特征分析
    4.5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5.1 初步建立训练效果指标体系评价层次模型
        4.5.2 构造判断矩阵
        4.5.3 计算单排序权向量及一致性检验
        4.5.4 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个指标权重
    4.6 四川省乒乓球后备人才技战术训练效果评价标准的建立
        4.6.1 四川省乒乓球后备人才技战术训练效果评价测试项目内容
        4.6.2 评分标准的制定
        4.6.3 等级评价结果
    4.7 个案分析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5.3 展望
6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体育院校乒乓球运动等级量化标准的探讨[J]. 陈小华,黄莉芹.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1(04)
[2]优秀羽毛球运动员训练的生理、生化指标评价[J]. 唐辉.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5(08)
[3]中国优秀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水平综合评价[J]. 张瑛秋,甄九祥,王福文.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6(12)
[4]中国优秀青年乒乓球运动员技术特征分析[J]. 张瑛秋.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5(05)
[5]乒乓球运动员技战术训练质量定量研究[J]. 张瑛秋.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6(04)
[6]优秀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训练水平综合评价[J]. 张瑛秋.  体育科学. 2006(05)
[7]国家女网周课训练安排及训练效果实时监控分析[J]. 陈正,陈莉,孙江宁.  体育学刊. 2007(02)
[8]优秀网球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状态常用诊断与监控指标探讨[J]. 王义武,李志宏,周振华.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08)
[9]国家女子网球队冬训备战实时监控的初步研究[J]. 陈正,蒋宏伟,陈莉,汪黎明,孙江宁,杨麟,黄香伯,胡亚斌,路鹏.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8(01)
[10]羽毛球训练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的开发与研制[J]. 彭建军,黄步林,柯勇,杨意民,刘远海,王维民,樊林华.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9(08)

博士论文
[1]中国女足国家队运动员体能评价研究[D]. 崔冬冬.上海体育学院 2010
[2]我国优秀羽毛球运动员运动训练机能监控及其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 吴卫兵.上海体育学院 2009
[3]中国乒乓球队战术训练水平定量诊断方法及实践效用[D]. 张晓蓬.北京体育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业余羽毛球人群技术等级评价标准的研究[D]. 李睿驰.北京体育大学 2018
[2]陕西U-18男足备战12届全运会决赛阶段防守战术训练过程监控运用情况的研究[D]. 孙航.西安体育学院 2015
[3]“全民终身学习(体育)”网球的技术等级评价标准研究[D]. 乔倩倩.首都体育学院 2015
[4]对四川省8-12岁青少年网球技战术训练特征研究[D]. 李亚辉.成都体育学院 2014
[5]青少年篮球训练中心率监控的应用研究[D]. 黄岩.吉林体育学院 2014
[6]高校普通学生乒乓球项目运动能力等级评价标准研究[D]. 陈伟伟.上海交通大学 2013
[7]山东省男篮青年队冬训期间生理生化监控的研究[D]. 石伟.山东体育学院 2012
[8]乒乓球专项学生技战术教学与训练质量研究[D]. 周玉成.北京体育大学 2011
[9]网球运动员机能监控研究[D]. 巴洪冰.成都体育学院 2011
[10]“体育、艺术2+1项目”实验中乒乓球技能等级评价标准研究[D]. 王毅.河南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6960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36960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9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