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校运动员注意力与平衡能力的相关研究
本文关键词:体校运动员注意力与平衡能力的相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本文通过测定运动员的注意力和平衡能力综合水平,对注意力的不同品质能作进一步的区分与评价,探讨运动员的注意力与平衡能力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影响,通过数据分析为运动员的注意力和平衡能力研究提供实验依据,为运动选材、运动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测量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摔跤、投掷、自行车、赛艇共94名青少年运动员进行注意力和平衡能力测验,其中注意力选取殷恒蝉的4个注意力测量量表进行测验;平衡能力采用静态平衡能力和动态平衡能力测量,对所测数据采用Excel和spss对数据进行整理与统计,不同项目青少年运动员之间的注意力和平衡能力的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平衡能力与注意力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相关分析法。结果:经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果:(1)注意力方面:各运动队在注意的广度方面除投掷队和赛艇队女运动员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注意力的分配能力方面各运动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平衡能力方面:各运动队在静态平衡力方面除投掷队和赛艇队女运动员及自行车队和赛艇队男运动员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动态平衡能力方面各运动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将涉及注意力方面的四项测验和涉及平衡力方面的三项测验所有指标进行相关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所有指标相关系数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投掷队和赛艇队的女运动员在注意的广度和静态平衡能力之间差异有显著性(2)自行车队和赛艇队的男运动员平衡能力之间差异有显著性(3)运动员的注意力和平衡能力的之间没有相关性。
【关键词】:体校 运动员 注意力 平衡能力 相关性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07.7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1 前言9-14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9-12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2-14
- 2 文献综述14-25
- 2.1 概念的界定14-20
- 2.1.1 注意力14
- 2.1.2 注意力特征分类14-15
- 2.1.3 运动员注意力测评方法和工具15-16
- 2.1.4 平衡能力及其测试16-17
- 2.1.5 平衡与稳定的关系17-18
- 2.1.6 平衡及其影响因素研究18
- 2.1.7 平衡能力的优劣与运动性创伤的发生密切相关18-19
- 2.1.8 平衡训练是预防运动创伤的有效方法19-20
- 2.2 国内外运动员的注意力和平衡力研究现状20-25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25-29
- 3.1 研究对象25
- 3.2 研究方法25-29
- 3.2.1 文献资料法25
- 3.2.2 调查法25
- 3.2.3 测量法25-28
- 3.2.4 数理统计法28-29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29-50
- 4.1 注意力结果分析29-39
- 4.1.1 男运动员29-31
- 4.1.2 女运动员31-32
- 4.1.3 测验一、测验二在各队之间的两两比较32-39
- 4.2 平衡能力结果分析39-49
- 4.2.1 直线行走39-40
- 4.2.2 闭目原地踏步(秒)40
- 4.2.3 闭目单脚站立(秒)40-41
- 4.2.4 卡方检验41-42
- 4.2.5 曼-惠特尼秩和检验(Mann-Whitney U test)42-49
- 4.3 注意力与平衡能力之间相关性分析49-50
- 5 结论50-51
- 主要参考文献51-55
- 附录55-5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59-60
- 致谢60-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翠;耿磊;赵晓东;;脚斗士运动对青少年平衡能力的影响[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张葆欣;苟波;张根学;王勃;王煜;王刚;任超学;;国家散手运动员平衡能力的研究——以冬训阶段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3 肖春梅;老年人平衡能力的性别特征[J];体育科学研究;2001年02期
4 刘阳;;人体平衡能力测试方法及平衡能力训练的研究进展[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5 唐光旭;汪坤;董蘅葵;张有俊;尚军林;;广场健身对中老年人平衡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衡水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6 李艳辉;;对脚斗士、健美操、篮球运动员平衡能力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3年12期
7 张峰;;简述影响人体平衡能力的因素[J];武魂;2013年12期
8 陈敏雄;老年男性衰老过程中骨密度与平衡能力及握力的关系[J];体育学刊;2004年01期
9 余友林;;体育锻炼对人体平衡能力发展的影响[J];安徽体育科技;2009年02期
10 雷雨;;运动与平衡能力[J];当代体育科技;2013年3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邓军民;全海英;;人体平衡能力评定方法研究进展[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2 黄翠;耿磊;赵晓东;;脚斗士运动对青少年平衡能力的影响[A];第12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赵彦;孙飙;李北北;蔡立;;下肢缺血伴振动训练对爆发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A];2013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运动与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4 范超群;;人体平衡能力测试方法和相关指标选取的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5 郭艳艳;;两射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差异及其自组织适应机制[A];2013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运动与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6 耿磊;黄翠;赵焕彬;;压力平板法测试人体平衡能力工作原理及指标分析[A];第12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7 牛奔;范超群;;老年人平衡能力测试方法和CDP测试有效参数筛选的研究进展[A];第3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赵彦;孙飙;李北北;蔡立;;下肢缺血伴振动训练对爆发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A];2013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运动与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9 郭艳艳;;两射运动员平衡能力的差异及其自组织适应机制[A];2013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运动与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琨;人体站立平衡系统建模与平衡能力评价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1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志;悬吊训练干预对聋哑人平衡能力影响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秦洁;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艺术集体操学生平衡能力影响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姜立西;不同单腿闭眼站立平衡能力者对足底扰动时平衡响应的实验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4 刘双涛;健身气功·八段锦对老年人平衡能力影响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5 曾燕;坡上健身反向走对中老年人平衡能力的影响[D];南京体育学院;2014年
6 杜正;广场舞与太极拳锻炼对老年女性下肢肌力与平衡能力影响的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7 陈晓东;6-10岁儿童踢球动作发展与平衡能力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8 刘悦;不同频率振动训练对普通大学生动静态平衡能力和核心稳定性的影响[D];武汉体育学院;2016年
9 何鹏;健身气功·五禽戏对65岁以上女性年人群老平衡能力影响的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6年
10 郝靖;五禽戏对大学生核心力量和平衡能力的影响[D];成都体育学院;2016年
本文关键词:体校运动员注意力与平衡能力的相关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58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4158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