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体育论文 >

健身气功“三调合一”的心理学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7 23:14

  本文关键词:健身气功“三调合一”的心理学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健身气功动作和思想是汲取了我国传统文化而不断延续至今的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其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中医理论。其丰富的古代养生思想和现代心理学之间有着深入而广泛的联系。其中“三调合一”理念的提出就是较为典型案例。健身气功主要是通过肢体锻炼和对思维的暗示,实现身心一统,追求人、自然、社会的和谐平衡与统一。正是健身气功在身、心两个方面有着积极促进作用,才有了今天数以万计的不同群体参与其中。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以唯物主义视角,对“三调合一”理念运用现代心理学知识以及心理学要素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阐释。主要得出以下结论:“三调合一”理念是健身气功科学化发展和习练者坚持不懈的动力。古典哲学是其习练者科学掌握要义的思想源点。传统哲学是健身气功思想形成和健身动作的创编以及运动形式提供系统理论知识。健身气功“三调合一”主要是以心理学、中医学为主。以朴素唯物主义指导下实现人体机理相互协调,崇尚人与自然的完美和谐为终极目标。健身气功对不同群体情绪的调整有着积极作用。解决忧郁、紧张、焦虑等消极心理特征的有效手段。积极与消极情绪能够对人体产生众多影响。健身气功科学的呼吸和动作相结合,加之意念的引导,逐步将“三调合一”推向协调、合理。心理学要素中的心主神明则需少思寡欲,体现了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下健身气功的功效。主神则是水静恬明,仍然是心理暗示条件下对心绪的融和、中庸心态的诉求。主静则需游心于淡。三者为健身气功“三调合一”的基点。
【关键词】:健身气功 三调合一 心理学 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52.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前言10-19
  • 第一节 选题依据10-11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11-12
  • 一 传统养生理论体系的补充11
  • 二 对健身气功认识层面的提升11-12
  • 三 健身气功价值的提升12
  • 第三节 研究综述12-19
  • 一 健身气功与导引研究12-13
  • 二 健身气功思想研究13-15
  • 三 健身气功传承研究15-16
  • 四 导引养生术健身延年的研究16
  • 五 气功和健身气功内涵及其发展16-19
  •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19-22
  • 第一节 研究对象19
  • 第二节 研究方法19-22
  • 一 文献资料法19
  • 二 历史与辩证唯物主义法19-20
  • 三 专家访谈20
  • 四 逻辑分析法20-22
  • 第三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22-42
  • 第一节 健身气功原理溯源22-26
  • 一 贵和尚中,身心协调22-24
  • 二 人生之有,气血并重24-25
  • 三 阴阳互补,尚求互通25-26
  • 四 形神一统,唯物归一26
  • 第二节 健身气功“三调”机理26-31
  • 一 调身26-28
  • 二 调息28-29
  • 三 调心29-30
  • 四 “三调合一”30-31
  • 第三节 健身气功的心理学渊源31-35
  • 一 健身气功与人的情绪调节31-32
  • 二 健身气功与人的性格优化32-33
  • 三 健身气功与人际关系的改善33-34
  • 四 健身气功与性格特征34-35
  • 第四节 健身气功“三调合一”蕴涵的心理学要素35-37
  • 一 主心——少思寡欲35-36
  • 二 主神——水静恬明36
  • 三 主静——游心于淡36-37
  • 第五节 “三调”学说的生理学机制37-39
  • 一 调身的生理学机制37
  • 二 调息的生理学机制37-38
  • 三 调心的生理学机制38-39
  • 第六节 健身气功“三调合一”的心理价值39-42
  • 一 健身气功与现代心理治疗39-40
  • 二 乐而舒缓畅达40
  • 三 心理学训练方法的契合40-42
  •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42-44
  • 第一节 结论42
  • 第二节 建议42-44
  • 参考文献44-46
  • 附录46-47
  • 个人简历47-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守升;浅析健身气功防病治病机理与作用[J];搏击·武术科学(学术版);2005年07期

2 尹海立;惠艳;;浅析健身气功产业发展的条件和方向[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王敬浩;虞定海;;健身气功研究中现象学方法之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4 虞定海,李卫民;上海市健身气功发展战略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张斌;邓跃飞;;健身气功产业发展的条件和方向[J];博击(武术科学);2006年07期

6 尹海立;;未来十年山东省大中城市健身气功发展战略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姚琼;左家伟;牛爱军;;体育院校开设健身气功课程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8 王沂;;关于健身气功若干问题的思考[J];博击(武术科学);2007年02期

9 王沂;;健身气功与儒家环境教育思想思考[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10 费宏程;金相奎;王红;;“健身气功·六字诀”对大学生心肺功能影响的研究[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应荐;尚研研;李小青;张一和;;健身气功的医疗作用问题[A];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第四届理事会2010年年会暨医学气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莉;王润斌;;新时期中国健身气功社团组织发展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3 钟琳琳;虞定海;;健身气功推广模式的构建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4 胡家燕;;在大力弘扬先进文化推广普及四种健身气功研讨会上的讲话[A];大力弘扬先进文化、推广普及四种健身气功——中国反邪教协会第十一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5 连辑;;在“大力弘扬先进文化、推广普及四种健身气功”学术讨论会上的讲话[A];大力弘扬先进文化、推广普及四种健身气功——中国反邪教协会第十一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白志明;;在“大力弘扬先进文化、推广普及‘四种健身气功’学术讨论会”上的欢迎词[A];大力弘扬先进文化、推广普及四种健身气功——中国反邪教协会第十一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7 ;大力弘扬先进文化 推广普及四种健身气功[A];大力弘扬先进文化、推广普及四种健身气功——中国反邪教协会第十一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8 王渝生;;在“大力弘扬先进文化、推广普及四种健身气功”学术讨论会上的总结讲话[A];大力弘扬先进文化、推广普及四种健身气功——中国反邪教协会第十一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9 骆玉峰;;四种健身气功练功效果的调查[A];大力弘扬先进文化、推广普及四种健身气功——中国反邪教协会第十一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李克;;切实做好健身气功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A];大力弘扬先进文化、推广普及四种健身气功——中国反邪教协会第十一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键;什么是健身气功[N];今日信息报;2004年

2 钟键;什么是健身气功[N];人民日报;2004年

3 赵丽娜 秦顺欧;全省健身气功管理工作会议在蚌召开[N];蚌埠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谢漪珊;竞赛让健身气功更具活力[N];中国体育报;2007年

5 许珂邋蒲亚昆;昆明健身气功迅速普及[N];中国体育报;2008年

6 张旭光;突出实践特色 解决实际问题[N];中国体育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部国华;健身气功千人展演激情四溢[N];中国体育报;2008年

8 记者 罗京生;全国健身气功推广工作迈上新台阶[N];光明日报;2008年

9 部国华;健身气功:混合动力奏响和谐乐章[N];中国体育报;2008年

10 部国华;提升发展空间[N];中国体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林;健身气功推广策略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2 王言群;新编健身气功的理论构建[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3 许凤英;善治视角下中国健身气功社团的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尤杏雪;健身气功·六字诀对老年人生存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D];首都体育学院;2009年

2 张国明;北京市健身气功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3 蒋满意;健身气功科学知识普及课程开发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4 冯存敬;河北省本科高校健身气功的开展现状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雄锋;现阶段我国健身气功协会的发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6 陈晓卉;北京市健身气功推广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7 郝凤霞;河北省健身气功推广策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玉兰;健身气功国际交流比赛运作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9 刘会;健身气功对大学生体质影响的实验与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10 岳旭东;健身气功推广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健身气功“三调合一”的心理学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06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4306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3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