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训练中运动饮料选用的初步分析
本文关键词:羽毛球训练中运动饮料选用的初步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北京体育大学羽毛球校代表队队员4周的训练,为其提供训练饮料进行补充,得出其队员生理生化指标,利用表格和曲线图分析出运动员疲劳恢复状况,为教练员科学安排训练内容训练计划提供帮助,并选出合适运动员的训练饮料补充方法。间接为比赛时的饮料选用及其补充方法做测试。方法:本实验以9名体育大学校代表队队员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测试不同运动饮料补充方式下每个人平静的血乳酸,肌酸激酶,心率,主观感觉疲劳度,及其运动后恢复值,检测其恢复效果。结果:根据不同运动饮料的补充方式,测得运动员血乳酸,肌酸激酶,心率的恢复曲线,以及通过spss进行数据分析。表明补充运动饮料的恢复效果明显高于补充白水的恢复效果,但是因为运动员有氧能力无氧能力各不相同,肌肉红白肌比例也不相同,导致不同补充方法的恢复效果各不相同,个体差异性较大。结论:根据运动员血乳酸,肌酸激酶,心率,主干感觉疲劳度的平静值与运动后即刻以及三分钟五分钟的恢复值可以看出运动员的代谢水平以及其恢复水平,反映其身体的疲劳状况。测试时每次训练课的训练强度相同,所以第二天的恢复取决于训练之中的补剂的使用,但不同个体在不同补充方式下表现的恢复效果不同,运动饮料的选用还要针对到个体。
【关键词】:羽毛球 运动营养 运动恢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847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前言10-11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0-11
- 2 文献综述11-15
- 2.1 羽毛球运动的特点11-12
- 2.1.1 羽毛球运动的运动类型特点11
- 2.1.2 羽毛球运动的供能特点11-12
- 2.2 运动饮料的特点12-13
- 2.2.1 运动饮料的成分12-13
- 2.2.2 运动饮料补充的时机和方法13
- 2.2.3 运动饮料补充的目的13
- 2.3 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控13-15
- 2.3.1 人体生理生化指标的作用13-14
- 2.3.2 生理生化指标对羽毛球运动的意义14-15
- 3 研究材料与方法15-17
- 3.1 研究对象15
- 3.2 研究方法15-16
- 3.2.1 实验过程与测试安排15-16
- 3.2.3 运动饮料选用16
- 3.2.4 测试指标与方法16
- 3.3 统计16-17
- 4 实验结果17-47
- 4.1 运动员bla血乳酸浓度的变化17-21
- 4.1.1 补充白水情况下运动员血乳酸浓度变化17-18
- 4.1.2 不同饮料补充方式后血乳酸浓度变化18-19
- 4.1.3 20分钟补充一次运动饮料每次120ml19-20
- 4.1.4 随机补充运动饮料(总量控制在400ml每小时)20-21
- 4.2 ck数值变化21-25
- 4.2.1 补充白水情况下运动员ck肌酸激酶的变化21-22
- 4.2.2 不同饮料补充方式后肌酸激酶浓度变化22-23
- 4.2.3 20分钟补充一次运动饮料每次120ml23-24
- 4.2.4 随机补充运动饮料(总量控制在400ml每小时)24-25
- 4.3 不同补充方式对运动能力影响25-33
- 4.3.1 不同补充方式对rpe的主观影响25-29
- 4.3.2 不同补充方式对hr心率的影响29-33
- 4.4 不同运动员各指标对比33-45
- 4.4.1 1号运动员BLA CK HR指标对比33-35
- 4.4.2 2号运动员各指标对比35-37
- 4.4.3 3号运动员各指标对比37-39
- 4.4.4 4号运动员各指标对比39-40
- 4.4.5 7号运动员各指标对比40-42
- 4.4.6 8号运动员各指标对比42-44
- 4.4.7 9号运动员各指标对比44-45
- 4.5 不同补充饮料方法时乳酸浓度的恢复45-46
- 4.6 不同补充饮料方法对肌酸激酶下降的影响46
- 4.7 不同补充饮料方法下对心率恢复的影响46-47
- 5 分析与讨论47-49
- 5.1 羽毛球运动训练的特殊性47
- 5.2 不同补充饮料方法下血乳酸 肌酸激酶 心率的变化47-48
- 5.2.1 乳酸的变化47-48
- 5.2.2 肌酸激酶的变化48
- 5.2.3 心率值的变化48
- 5.3 运动员个案分析48-49
- 6 结论49-50
- 致谢50-51
- 参考文献51-53
- 附录53-54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俊波;;运动饮料科学选购及使用探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2 许建国;;一种新的运动饮料[J];体育科研;1982年05期
3 ;“峨嵋山矿泉运动饮料”配方类型筛选报告[J];四川体育科学学报;1984年02期
4 江百龙,张振贤;运动饮料《健体灵》机制与效果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8年03期
5 杨则宜;贺春晓;谢敏豪;赵京华;高红;钱丽萍;江彩秀;杨玉净;龚树立;文剑;王世万;焦颖;斗力;陈启源;;运动中补充西番莲、奥华运动饮料的效果研究[J];体育科学;1992年02期
6 张林,张庆燕;运动饮料与运动饮料的科学选用[J];山东体育科技;1995年03期
7 桥北;;如何选择运动饮料?[J];科学健身.健美先生;2005年01期
8 张翔;宋晓亮;;运动饮料研究新进展[J];少年体育训练;2006年06期
9 陈毕欣;;运动饮料 身体的充电器[J];网球天地;2007年07期
10 窦雅楠;花花;;全面破译运动饮料[J];第一健身俱乐部;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毛宗珍;葛新发;;运动饮料结构分析[A];中国营养学会第八届临床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三届营养与肿瘤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2 魏冰;张云龙;王文莹;逢金柱;焦颖;白厚增;;运动饮料对运动人体代谢和运动能力的作用[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毕广海;;微量元素用于运动饮料的尝试[A];北京食品学会1987年年会论文(摘要)[C];1987年
4 陈菽;乐超银;刘海军;邵伟;;含肽运动饮料的研制[A];“亚运食品安全与广东食品产业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2009年广东省食品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左旋肉碱—运动饮料的“新宠儿”[A];2010第二届中国食品安全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张援;陈颖;官凌菊;;蛋白配方运动饮料的生产工艺研究[A];2007广东省体育科学研究论文选[C];2007年
7 陆旭东;孔艳华;孟越;;高校运动员在比赛期的饮食营养及补液[A];第十四届全国高校田径科研论文报告会论文专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磊;运动饮料切莫盲目饮用[N];保健时报;2004年
2 叶斐;运动饮料该以何取胜[N];中国企业报;2003年
3 天星;运动饮料要选对的[N];中国质量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王纯;来一杯运动饮料![N];健康时报;2004年
5 小品;运动饮料引领健康生活[N];辽宁日报;2001年
6 许雷;运动饮料已成人类健康新资源[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4年
7 记者 张佳玮 实习生 培培 余庆;“运动饮料”不可随便喝[N];温州日报;2005年
8 浙江省饮料工业协会 许长卿;运动饮料——未来的饮品热点[N];消费日报;2003年
9 广日;专家欲联手制订“运动饮料”新标准[N];消费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张静波;运动饮料能否让人活力无限[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宋子昂;羽毛球训练中运动饮料选用的初步分析[D];北京体育大学;2016年
2 蒋辉;功能型刺葡萄运动饮料的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3 覃璐;摄入不同组成成分运动饮料对耐力运动某些糖、脂代谢指标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4年
4 付蕾;补充不同组成成分运动饮料对耐力运动体液平衡指标的影响[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5 冯然军;运动型饮料中禁用酸性染料的检测方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6 张梅超;牡蛎蛋白酶解液风味改善及其运动饮料的研制[D];中国海洋大学;2014年
7 胡芳豪;乳清蛋白在运动饮料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8 祝青哲;辅酶Q_(10)纳米脂质体的应用及辅酶Q_(10)前体脂质体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羽毛球训练中运动饮料选用的初步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44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444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