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羽毛球世锦赛中国内外混双优秀运动员的技战术运用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3 04:03
本文关键词:2013年羽毛球世锦赛中国内外混双优秀运动员的技战术运用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羽毛球赛制的改革,各国羽毛球的水平在飞速的发展。中国羽毛球水平虽然仍处于世界的巅峰,但是其他国家与中国的差距已经微乎其微。如2013年世锦赛除男单、女双项目外,其他几项冠军均被国外选手获得。这充分说明当前羽毛球发展的趋势正处于差距逐渐缩小的阶段。印尼也在本次混双中获得了冠军,并击败了中国两队最有实力的混双选手。印尼队纳西尔的高频率滚网球令人印象深刻。可见对这次世锦赛进行研究分析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通过对2013年羽毛球世锦赛混双决赛到四分之一半决赛后的所有比赛技术统计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中外选手的接发球技术使用方式、主要得分技术、主动失分技术和各项技术使用频率,从而寻找中国运动员需要改进的地方。国内外有关专家虽然已经展开了对2013年羽毛球世锦赛的分析,但是相关的研究较少。因此提出对2013年羽毛球世锦赛混双的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技战术运用比较分析。本文的研究目的包括三点:1.研究2013年羽毛球世锦赛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技战术分优劣势;2.研究2013年羽毛球世锦赛两组中国队组合输给印尼队的原因;3.通过对2013年比赛数据分析,对中国队提出今后的训练对策。本文以2013年羽毛球世锦赛决赛到四分之一半决赛的所有比赛为素材,以这7场比赛中的每场比赛双方的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2013年世锦赛决赛到四分之一半决赛的所有比赛进行分析。通过对决赛到四分之一的比赛中各队的接发球技术使用数据分析,各队主要得分技术分析,各队主动失分技术分析,各项技术使用频率分析,研究本次世锦赛中国队的优势以及劣势,国外运动员的优势以及劣势,中国队的主要得分技术,国外运动员的主动失分技术作为中国队今后训练的参考。本文通过对以上数据进行整理、对比、分析,从而得出以下结论:1.国内运动员的主要优势技术是杀球、扑球和推球技术。徐晨的杀球能力要比张楠更有威胁,马晋比赵云蕾的扑球能力更有优势;但在稳定性和网前球的控制方面,张楠和赵云蕾做的更好。国内优秀运动员的劣势包含两点:包络网前搓球、放球质量不高、挑球失误较多。马晋的劣势包含网前的搓球、放球质量不高,徐晨的劣势是挑球的失误较多。张楠赵芸蕾组合的劣势是赵云蕾的网前球威胁不够,张楠在心态不好的情况下,挑球和发球失误都较多。2.印尼队纳西尔和阿马德队主要技术优势是搓球、杀球和吊球技术;韩国申白哲和严惠媛队技术优势是杀球、扑球技术;日本队的技术优势是推球和搓球技术;韩国柳延星张艺娜组合技术优势是杀球技术。印尼队纳西尔和阿马德队技术劣势是推球、挑球和抽球技术;韩国申白哲严惠媛技术劣势是推球、挑球和发球技术;波兰队的技术劣势是挑球、推球、搓球、放网球和抽球技术;日本队的技术劣势是抽球、杀球技术;印尼里贾尔苏和桑托组合技术劣势是推球、吊球、杀球、发球和挑球技术;韩国柳延星张艺娜组合技术劣势是挑球技术。3.国内优秀运动员的整体战术优势归纳为五点,包括后场进攻能力强、中场防守好、前场封网能力凶狠、移动快、稳定性高五点。徐晨的战术优势包含后场进攻能力强,中场防守好,各项技术全面;马晋的战术优势包含三点,在于前场封网能力凶狠,移动快,技术全面。这队组合的整体优势就在于前场的封网凶狠和后场杀球凶狠。张楠的优势包含后场的各项技术均衡,防守好。赵芸蕾的优势包含前场的连续性强,处理球的稳定性高。这队组合的整体战术优势就在于稳定性和防守迫使对方失误。国内优秀运动员的劣势包含两点:关键分把握能力不好、心态调整能力存在问题。马晋的劣势包含网前的搓球、放球质量还不高,徐晨的劣势是挑球失误较多和关键分的把握能力不好。张楠赵芸蕾组合的劣势是赵云蕾的网前球威胁不够,张楠在心态调整能力不好。4.本次世锦赛印尼队纳西尔和阿马德组合优势在于纳西尔的网前控制能力优秀,网前球质量高,对比赛节奏的掌控能力好和关键球把握能力突出。阿马德的优势在于后场的进攻凶,体力好和与纳西尔默契度高。印尼队整体的优势在于默契、心态调整好、关键分把握能力强和控制比赛节奏能力强。韩国队申白哲和严惠媛组合的优势在于申白哲在后场的稳定性好和防守稳定。这支韩国队的总体战术优势是迫使对手失误能力和作风顽强;波兰队优势是身体素质好、身材高大、后场杀球威胁大。欧洲女运动员由于比亚洲女运动员身高、力量有优势,在网前给对手的压迫感强。日本队的优势在于田儿贤一的技术细腻、网前球和后场的控制力均衡。日本队整体的优势就在于控制网前能力强、掌控节奏能力好、心态调整能力好、比赛进入状态快。纳西尔的劣势在于前场封网能力不够快,后场进攻能力差。阿马德的劣势在于后场进攻威胁小、失误高。韩国队劣势在于严惠媛经验欠缺、对自身站位的意识不清晰、后场进攻能力弱、心理调节能力不好、队员之间交流少,战术不够清晰。波兰队的劣势在于前场技术粗糙,失误多,前场运动员移动能力不够好、后场杀球的连续性差。日本队劣势在于日本队后场杀球的进攻能力弱、关键分把握能力弱、战术单一。5.中国队应在训练中加强处理网前球质量,提高挑球稳定性和运动员心理调节。中国队在训练中需要设置不同的情境去为队员模拟不同的环境来确保队员在比赛中这三项能力的稳定。可以通过队内队员相互之间的让分;模拟优秀国外运动员的技战术风格对练;在比赛中给队员施加各种压力和在队员出现心理波动情况下的心理引导,通过引导训练使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学会自己调节心理,冷静掌控比赛的能力。中国队需要加强对运动员的技术、战术进行全面的分析,明确自身的劣势,多方面的在队内比赛中侧重一些相对不太擅长的技术或战术来演练,丰富队伍的技战术打法,从而应对各种类型的选手。
【关键词】:羽毛球 2013年羽毛球世锦赛 混合双打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47
【目录】:
- 摘要6-9
- abstract9-14
- 1 前言14-20
- 1.1 研究问题的依据14-15
- 1.2 文献综述15-18
- 1.3 研究目的18
- 1.4 研究意义18-20
- 1.4.1 理论意义18-19
- 1.4.2 实践意义19-20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20-22
- 2.1 研究对象20
- 2.2 研究方法20-22
- 2.2.1 文献资料法20
- 2.2.2 录像观察法20
- 2.2.3 数理统计法20-21
- 2.2.4 逻辑分析法21-22
- 3 研究结果与分析22-40
- 3.1 决赛中徐晨/马晋(中)VS阿马德/纳西尔(印)技术分析22-24
- 3.1.1 接发球技术分析22-23
- 3.1.2 双方主要得分技术分析23
- 3.1.3 双方主动失分技术分析23-24
- 3.1.4 决赛双方各项技术全场使用频率分析24
- 3.2 半决赛张楠/赵芸蕾(中)VS阿马德/纳西尔(印)技术分析24-27
- 3.2.1 接发球技术分析25
- 3.2.2 双方主要得分技术分析25
- 3.2.3 双方主动失分技术分析25-26
- 3.2.4 双方各项技术全场使用频率分析26-27
- 3.3 半决赛申白哲/严惠媛(韩)VS马晋/徐晨(中)27-29
- 3.3.1 接发球技术分析27
- 3.3.2 双方主要得分技术分析27-28
- 3.3.3 双方主动失分技术分析28
- 3.3.4 双方各项技术全场使用频率分析28-29
- 3.4 四分之一决赛徐晨/马晋VS马特乌斯亚克/兹巴(波)29-31
- 3.4.1 接发球技术分析29
- 3.4.2 双方主要得分技术分析29-30
- 3.4.3 双方主动失分技术分析30
- 3.4.4 双方各项技术全场使用频率分析30-31
- 3.5 四分之一决赛张楠/赵芸蕾VS柳延星/张艺娜(韩)31-32
- 3.5.1 双方接发球技术分析31
- 3.5.2 双方主要得分技术分析31-32
- 3.5.3 双方主动失分技术分析32
- 3.5.4 双方各项技术全场使用频率分析32
- 3.6 四分之一决赛阿马德/纳西尔VS早川贤一/松友美佐纪(日)32-34
- 3.6.1 双方接发球技术分析33
- 3.6.2 双方主要得分技术分析33-34
- 3.6.3 双方主动失分技术分析34
- 3.6.4 双方各项技术全场使用频率分析34
- 3.7 四分之一决赛申白哲/严惠媛(韩)VS里贾尔/苏桑托(印)34-36
- 3.7.1 接发球技术分析35
- 3.7.2 双方主要得分技术分析35-36
- 3.7.3 双方主动失分技术分析36
- 3.7.4 双方各项技术全场使用频率分析36
- 3.8 国内外优秀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的优劣势36-38
- 3.8.1 国内运动员技战术的优势与劣势36-37
- 3.8.2 国外运动员技战术的优势与劣势37
- 3.8.3 国内运动员取胜的主要得分方式37
- 3.8.4 国外运动员主要失分的技术37-38
- 3.9 中国队在训练需要加强的训练对策38-40
- 3.9.1 高质量的网前球技术对比赛的胜负起着重要的作用38
- 3.9.2 中国队应创造情境训练挑球以及调整落点追求38
- 3.9.3 中国队应加强心理调节38-39
- 3.9.4 中国队应加强比赛节奏的掌控能力39
- 3.9.5 中国队应丰富战术风格以及技术全面性39-40
- 4 结论与建议40-44
- 4.1 结论40-42
- 4.1.1 国内优秀运动员技术的优势与劣势40
- 4.1.2 国外优秀运动员技术的优势与劣势40
- 4.1.3 国内优秀运动员战术的优势与劣势40-41
- 4.1.4 国外优秀运动员战术的优势与劣势41
- 4.1.5 中国队弥补劣势建议41-42
- 4.2 建议42-44
- 致谢44-45
- 参考文献45-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海涛;舒伟;李明;;优秀男子羽毛球运动员后场反手击高远球的运动学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2 林祥芸;;22新赛制下羽毛球运动员体能变化的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9期
3 刁巍威;;2009年苏迪曼杯混双决赛技术分析与评价[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4 何年平;;羽毛球男双高水平比赛得分技术的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09年03期
5 何年平;;对羽毛球高水平女双运动员发接发球技术一般规律的探讨[J];福建体育科技;2009年04期
6 黄慧;;当今羽毛球混合双打比赛得失分特征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徐国琴;;羽毛球运动的生化分析及在训练中的应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张文端;;羽毛球男子双打优秀运动员过渡球的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9 何彦辉;;世界竞技羽毛球运动非均衡发展的社会学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10 王雅娴;隗金水;张欣然;潘t,
本文编号:473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tylw/473846.html